APP下载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2014-10-11陈月莞王娇妹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肿瘤内科海南三亚572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6期
关键词:肺癌情绪实验组

陈月莞,杨 菲,王娇妹(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肿瘤内科,海南三亚 572000)

老年人肺癌是一类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原发于支气管肺癌,在目前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肺癌是世界上目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属于恶性肿瘤。此疾病男性的患病率要远远高于女性[1]。早期的肺癌主要是由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出现受损,其次出现纤毛的上皮消失,导致杯状的细胞出现急剧的增长[2]。对于老年肺癌患者来说,其主要的并发症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和上腔静脉压综合征等几类疾病。老年肺癌是一类较为严重的疾病。为更好地研究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和情绪影响,本院选取近两年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整理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2~72岁,平均(43.8±5.8)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9~68岁,平均(49.8±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主要方法如下:(1)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向患者的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家庭背景,对于患者的情绪状态,应密切关注,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便于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感,充分做好术前疏导患者疑虑的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2)术后疼痛护理。对实施完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正确指导,采取有效地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正确指导患者采用各种转移的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减少疼痛的主观感觉。并且告诉患者在不同的状况下,采取何种体位能够减轻疼痛的感觉,同时可以为患者配合药物使用,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3)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患者建立较好的关系,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和医护人员产生较好的信赖和依从性,医护人员必须做到对患者热情大方,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感。(4)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并且指导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相应了解,并且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各方面进行系统性了解,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等均需要详细了解,饮食方面和自我保健方面等应全部对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够对病情和自身全面知晓。

1.3 观察指标 分别通过观察患者入院时、手术后1、2、4周时患者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来检测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情绪状态等。SAS、SDS是由30道试题组成,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生存质量评分0~100分,包括整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各项功能指标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SDS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住时的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第1、2、4周时的SDS均比入院时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SDS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DS比较结果(,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DS比较结果(,分)

手术后(分)组别 n 入院时1周 2周 4周对照组 30 42 .29±8.33 35 .43±7.69 27 .43±7.56 28 .53±6.14实验组 30 44 .85±9.34 29 .54±7.23 23 .67±6.26 26 .68±5.32

2.2 两组患者的SAS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第1、2、4周时的SDS均比入院时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SAS变化则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AS比较结果(,分)

表2 两组患者的SAS比较结果(,分)

手术后(分)组别 n 入院时1周 2周 4周对照组 30 45 .22±9.57 40 .74±5.73 34 .77±4.63 31 .96±5.68实验组 30 46 .73±8.37 36 .84±6.28 24 .80±5.57 25 .35±6.73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的评估比较 护理后两组整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有提升,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生存质量指标的评估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生存质量指标的评估比较(,分)

整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组别 n±6.8对照组 30 31 .3±3.4 41 .6±5.6 44.4±2.0 51 .3±4.8 32.0±3.6 45 .6±4.7 35.6±4.3 45 .7±4.3 34.6±3.6 43 .6±4.9 t 0.11 8.73 0.19 11.64 0.11 9.22 0.18 9.48 0.11 11.04 P 0.91 <0.05 0.85 <0.05 0.91 <0.05 0.86 <0.05 0.92 <0.05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0 31 .2±3.5 56 .9±7.8 44.3±2.1 67 .8±6.1 32.1±3.5 58 .7±6.2 35.4±4.2 58 .9±6.3 34.5±3.7 60 .5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3 讨 论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发病率占第2位,病死率占第2位。老年肺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呈现增长的状况。老年肺癌又称为原发性的支气管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疾病,为人体带来了极大地伤害。对于此疾病,男性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此病主要是由于吸烟和职业以及饮食等方面导致的,烟雾中的尼古丁和苯丙比亚硝胺等元素对于人类来说,均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吸烟的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对于患者患有肺癌的发病率就越大,病死率也就越高[3]。此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上腔静脉压综合征、肿瘤随伴综合征等各类病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许多患者在出现肺癌之前,会有慢性的咳嗽、局限性的哮鸣音、反复部位肺炎以及肺脓肿等多重病情的表现,此疾病对于人类有较大的危害[4]。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健康教育的保障,护理人员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医疗护理技能和语言沟通技巧,勤于和患者进行及时沟通,以便能够很好地掌握患者的及时情况和病情的变动情况,医护人员也应随时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运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老年肺癌知识的普及和传授,其中包括关于概念、临床表现等一般临床知识,给予患者身心同步的治疗,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要着眼治疗癌症患者对防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患者了解的越充分,其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就越好,为医护人员也减轻了负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更好恢复[5]。

对于性格孤僻、抑郁状态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前咨询病情,与患者交流要耐心、诚恳,告知患者负性情绪阻碍恢复病情,鼓励患者进行负性情绪的表达,适时鼓励、安慰、同情、关心患者,配合家属关怀,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6];对恐惧焦虑型患者的心理护理:简单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肺癌的病因、疾病发展过程,找出患者对疾病的偏差认识,认真分析,使患者从另一角度考虑疾病,指导患者做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告知其恐惧、紧张情绪对疾病不利[7];焦躁型患者:耐心鼓励及劝导,平复患者焦躁情绪,告知患者用药效果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行为偏激型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及交流,对其心理教育有耐心,对患者进行多开导鼓励,健全各种家庭支持,平稳病人情绪[8]。

两组患者入住时的SDS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第1、2、4周时的SDS均比入院时降低。实验组患者的第1、2、4周时的SDS均比入院时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SAS变化则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整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有提升,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身心有一定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1]徐琪,郑茂根,赵艾君,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25-3726.

[2]王凤梅.肺癌化疗患者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826.

[3]朱芹,杨默.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1):2853-2854.

[4]郑玉琴,赖妙娟.心理护理对早中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14-616.

[5]潘虹,闵国美.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0):62-63.

[6]徐琪,郑茂根,赵艾君,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3725-3726.

[7]勒海荣.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0):826-827.

[8]陈亚平,沈红芳.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853-2854.

猜你喜欢

肺癌情绪实验组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