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及趋势

2014-10-09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

电器工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多晶硅出口政策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 王勃华/

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及趋势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 王勃华/

在过去,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市场在外,95%以上的产品出口,但是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还不能说是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已经从过去的不足5%的国内市场,增长到43%左右,也就说,以前95%以上出口现在只有57%。去年的装机量达到12.9GW,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市场。

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概况

近十年是中国光伏产业成绩斐然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并且连续七年蝉联第一。但是同时也是发展非常曲折的十年。以多晶硅价格作为参照,在2004~2008年期间行业发展状况很好,多晶硅每公斤价格一度升高到400美元/公斤以上,最高的时候接近500美元/公斤。到了2008~2009年的调整期,一下子跌了十倍,变成了40美元/公斤左右。到2009~2011年的时候,行业有一个小的爆发期, 2011年装机量超过100%,价格又达到90美元/公斤,到2012年一下到谷底,甚至低到15美元/公斤以下,当然现在又在小幅回升。

由此可以看出,这十年对光伏产业发展来说是历经坎坷,大家经历了非常困难的一段时期。但这也是中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最快的十年,特别是在第一次调整期,也就是2008年之后,中国光伏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进步明显。在技术进步的情况和前提下,从2008~2013年,我国每千吨多晶硅投资由原来7~11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4亿元,并且突破了千吨、万吨级产量,每兆瓦晶硅生产线投资已经下降到最低100万元之内。多晶硅企业每公斤多晶硅综合能耗由300度降到200度以下,可以说“十二五”目标提前实现。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电池的转化效率也有大幅度提高,部分企业相应的指标已经全球领先。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多晶硅成本已经降到每公斤16美元以下,晶硅电池生产成本已经降到每瓦0.5美元以下,用硅量已经从9~10克降到5.2克左右。在装机成本方面,2008~2013年,我们从过去每瓦20元以上,降到每瓦8~9元。截止到去年底,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16家,总产能16.4万吨,产量8.64万吨,同时集中度也在提高,前十家里面有四家进入世界前十强。硅片方面产能超过40GW,产量29.5GW,前十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3%,而且前十家里面有8家是全球前十名,电池片方面,25.1GW产量,产量占全球总产量62%,前十家里面有六家进入全球十强。组件方面24GW,出口101.5亿美元,集中度方面,前十名有六名进入全球前十。

在过去,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市场在外,95%以上的产品出口,但是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还不能说是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已经从过去的不足5%的国内市场,增长到43%左右,也就说,以前95%以上出口现在只有57%。去年的装机量达到12.9GW,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市场。

二、2014年一季度市场概况

今年一季度多晶硅的产量2.9万吨,去年是1.1万吨,从企业情况来看,企业已经部分开始盈利,预计二季度多晶硅产量要超过3万吨。组件方面一季度产量7.5GW,去年是5GW。多晶硅一季度进口2.94万吨,同比略有增长,在进口国别方面,德国进入第一位。出口方面,一季度涉及出口企业有七百家以上,出口国家达到140个以上,1~4月出口额超过47亿美元,出口量6GW左右。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基本形势,从国外市场方向来看,1~4月份,日本市场非常好,出口到日本2.3GW,加上其他地区到日本去的,日本全年可能会达到10GW,但是下半年会不会持续下去,这是一个疑问,我们也担心日本由于政策变化,会有急刹车的情况。现在双反的威胁形势不容乐观,另外是市场的多元化,去年和前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过去的欧洲主导,变成了中国、日本、美国快速崛起,但是集中度仍然比较高,除了日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以外,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只占20%多,所以未来新兴市场崛起情况怎么样值得观望。

国内市场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情况是,分布式能不能完成8GW,6GW大电站中国能不能控制住,还有地方保护主义能不能避免,光伏的应用模式能否再继续进行持续创新。

在制造业方面,产能仍然在继续扩大,不管是多晶硅还是电池片,现在扩大的幅度还是不小,在市场加速回暖的情况下,会不会催生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值得思考。另一方面是质量保证问题,最近的质量调查还是不容乐观的。另外是价格继续承受压力很大,可能还会有下降。成本下降的空间水分越来越干,可能成本下降的空间也有限。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快,比如多晶晶硅切割,更新电池的技术,当然政府也在加大引导力度,像过去出现的新兴技术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包括过去的准单晶现在也碰到技术困难,今后有一些新的技术进步情况怎么样,还是未知数。这是我们面临的基本形势。

三、光伏产业政策分析

2013年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所以有人把2013年称为光伏产业的政策年或者政策元年。随着24号文件的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密集出台,配套非常完整。这从某方面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碰到问题了,国家为了整个产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及长远发展,所以要出台政策加以扶持。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当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市场不确定性,一个是成长中的产能过剩问题,长远来讲,还有技术创新,发展不规范,环境不完善,质量问题等等。

我个人体会,这些政策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或者说最值得赞许的一点,就是政策是综合政策,是配套性政策。这些政策各自从各自的侧面,互补性非常强,整个目标是为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比如化解产能过剩,我们配套政策采取消化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淘汰一批,抑制一批。比如消化一批,靠过去5%的市场消化不了,就整合一批,现在正在制定整合重组的文件。转移一批,对外部门也正在大力推进企业走出去,淘汰一批。光伏规范条件,实现一定准入。抑制一批,就是单纯扩大产能的不鼓励发展。

当前面临市场不确定的问题,这也是光伏产业为什么前几年一下子到了谷底的原因,因为光伏产业的市场不在自己手里。其他产业都是以中国非常大的广阔的国内市场作为最基本市场,然后辅之以国外市场,而我们的光伏是反过来。所以要破解光伏的问题,必须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去年以来出台关于扩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是很多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等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数量上来讲,也是最多的。

另外一点就是规范发展,抑制过剩,化解过剩。国家已出台了光伏制造行业的规范条件,目前已经两批了,第一批已经公布了109家,第二批已经公示,现在作为政府引导往这些方向发展。推进行业兼并重组,24号文件还没有出来,整个原因就是工业部门有推进产业兼并重组的大文件,但是这个文件还没有出台,作为光伏产业的兼并重组文件很多要参照大的文件,并且大文件规定好以后,小文件照着做就可以了。另外还有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方面,包括行业组织建设。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的讲话整理,未经作者审核。)

猜你喜欢

多晶硅出口政策
政策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争议多晶硅扩产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基于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磷扩散工艺
多晶硅进口量价双重压制 国内企业再陷生存困境——2015年3~4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