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研究

2014-10-08夏源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

夏源梓

摘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隐喻,并进而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概念。从本质上说,语言是隐喻的。因此,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也具有隐喻性。英语习语包罗万象,应用广泛,已深深深扎根于英语民族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之中,形成了受人们思维规则支配的体系。基于此,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为切入点,来研究英语习语的汉语翻译,进而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以期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英语习语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58-02

引言

隐喻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一种修辞格,近年来,隐喻研究又有了新的视角——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因此,隐喻不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1]131。英语习语纷繁复杂,浩瀚广阔,同时又生动形象,可以说,“不使用习语就很难用英语说话或写作。”[1]1因此,地位至关重要的习语中必然包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隐喻,而隐喻也使习语更加生动有趣。

一、习语与概念隐喻理论

(一)习语的定义和分类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2]13。由于习语数量的庞大和内容的广泛性,它成为人们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用语,也是人们乐于研究的对象[3]。

(二)概念隐喻的定义

从传统观点来看,隐喻是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与明喻、提喻、拟人等属于同一类别。而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首先是思维问题,隐喻语言只是派生的,也就是说,隐喻性语言是隐喻性思维的表现。隐喻概念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或倾向性[4]118。由此说来,隐喻是由思维产生的一种认知现象,通过人们的表达,进而转换成语言。

(三)概念隐喻的分类

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位教授将概念隐喻分为了三大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结构性隐喻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5]409。方位性隐喻是运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5]410。本体性隐喻是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以往的经验。本体性隐喻又可以分为:(1)实体和物质隐喻:把经验视作实体或物质,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就可对经验做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2)容器隐喻:将本体(不是容器的事物)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3)拟人隐喻:将事体视为具有人性[4]410。

二、概念隐喻下英语习语的汉译

习语是人们以日常生活为基点对世界的概念化理解,它通过概念隐喻体现出人们的世界观,而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为习语的生成提供了理据。本文将以概念隐喻的三大分类为角度,来研究英语习语的汉语翻译。

(一)结构隐喻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

结构隐喻中,人们用低层次的、熟悉的概念去构建高层次、抽象的概念,最常见的结构隐喻是Life is a journey(生命是旅程),因为生命如同旅程一般,既有起点,又有终点,途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历林林总总的事情。因此,就有Life is a pilgrimage,人生就好比一场朝圣,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这个短语可以译为“人生多坎坷”。而from China to Peru,中国到秘鲁长路漫漫,要经过许多地方,那么就是“遍布天下”了。

关于时间的习语也有很多,常见的是Time is money(时间视金钱),no time like the present,译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6]。另外,也可以说Time is a discover(时间是发现者),比如Time discloses all(时间揭露一切),Time brings all to light(时间使一切见光)[7]412。除此之外,英语中也有很多习语要表达Argument is a war(争论是战争)。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7]138,译为“你的说法站不住脚”,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7]138,译为“他对我论点的所有弱点一一攻击”。

(二)方位隐喻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

人类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和认识世界,因此,在习语中有很多有关方位、空间的隐喻。在人们的概念中,up一般表示积极,而down则表示消极,因此,Happy is up, sad is down(开心为上,伤心为下)。例如,在句子His face lit up when he recognized an old friend in a crowd of strangers[1]144中,light up这一习语表示的是呈现高兴的情绪,那么整句话可以翻译为“当他在一群陌生人中认出一位老朋友时,他变得高兴起来。”相应地,The plot of the film is good but the end let you down[1]144就译为“电影的情节不错,但结局却令人失望”。

同样,above通常表示光明正大的、高高在上的,below则表示暗地的、低一等的。所以,“光明正大为上,暗地私自为下”,“地位尊贵为上,身份卑微为下”。那么,to do something above aboard是“光明正大地做某事”,to be above suspicion是“(太尊贵、太诚实以至于)不容置疑”,to marry above ones station则是“(婚姻上的)高攀”[8]。而在below的习语中有to hit/strike below the belt是“暗中伤人”,below ones breath是“低声地”,to marry below ones station就是“(婚姻上的)低就”[8]172。endprint

(三)本体隐喻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

本体隐喻就是将人们体验世界的经验或经历作为“物体”或者“物质”[1]161,本体隐喻之下又分为了三类隐喻:实体与物质隐喻、容器隐喻,以及拟人隐喻。

1.实体与物质隐喻

饮食习俗对英语习语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英语国家常用黄油、面包等食物来喻指“谋生之道”。例如,earn ones bread是“赚钱糊口、赚钱养家”,tak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用从别人嘴里抢面包这一形象的说法来指“抢别人的饭碗”,还有know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如果知道面包的哪一面涂了黄油,那就了解了应该把哪一面递给别人吃,也就是“知道如何笼络人心”[2]66-69。由于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其航海业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有很多与航海相关的习语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状态等。all at sea,当船舶在海上失控时,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所以,人们会感到“不知所措”;raise the wind,在帆船的航海时代,风是主要的推动力。没有风就无法出海,同样,没有钱就寸步难行,于是,这一习语后来引申为“筹钱”。

2.容器隐喻

人体器官可以被看作是容器,比如在Hes so big-hearted that you could ask him for anything[1]162中,将heart当作了一个可以承载所有东西的大容器,也就是说“他那么洒脱,你可以问他任何事情。”have rocks in ones head是把head作为一个容器,脑袋里装了石头,那一定会变得沉重,影响正常的思考,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是“有毛病”。另外,out of the mouths of babes (and sucklings)译为“小孩口中吐真言”。

除此之外,“视野”、“比赛”、“活动”等也可视作容器。I have him in sight[1]164,视力所及的范围被看作了一个大容器,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到他了”。比赛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活动,可视为容器。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1]164的意思是“你周日参加比赛吗?”而活动可以被当作装有能量、精力等的容器,I put a lot of energy into washing the window[1]164可译为“擦窗户耗费了我大量体力。”

3.拟人隐喻

拟人隐喻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生命特征,例如在习语Love and ambition admit no fellowship中,love(爱)和ambition(野心)本身是抽象的概念,并不能发出admit(承认、接受)的动作,而人类恰恰可以,所以这是一种拟人的说法,那么本句的意思是“爱情和野心都容不下他人。”同样地,Gambling is the son of avarice and the father of despair也是将gambling(赌博)、avarice(贪欲)和despair(绝望)三个词拟人化,本句可以译为:赌博是贪欲之子,绝望之父。

结论

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视角,分别研究了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对英语习语汉译的影响,可以看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让译者在翻译英语习语以及各类英语语篇时有理可循、有据可用。同时,读者在运用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等背景,更加丰富自身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镇华,等.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4-25.

[4]陈道明.从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能力观[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朱俊峰.概念隐喻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3.

[7]沈一向,沈超英.英语谚语词典[K].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8]郭荣义.英语习惯用语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167.2014年9月1第33卷第9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Sep.20141Vol.33 No.9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