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中国梦”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

2014-10-08刘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化中国梦党建工作

刘朋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化更有利于其内容的展开。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与倡导,该思想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进行教育的重大主题,同时也为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发展机会。基于此,主要对用“中国梦”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20-02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样的号召作为又一个时代领袖伟大复兴的决心,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华民族儿女的使命感与动力感,也由此引发了全国人民“中国梦”的讨论与学习,并且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融入,才能在大的趋势中实现自我梦想、民族复兴梦想。针对新时代的接班人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的大学生,高校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才能强化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认识能力与对理想共同追求的能力。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深入理解与转化,不仅影响着自己以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贡献,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与民族的兴旺。因此,高校党建工作有必要围绕“中国梦”进行,对“中国梦”的正确解读,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具有共同目标的理想,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中国梦推进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又一个新时期,在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时,必须以中国梦作为总体性纲领,加强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同时要注重我国的党史与国情的继续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精神信念与党性认识的教育。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是要发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也代表了我国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性情怀与精神,以及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的改革创新精神[1]。民族性精神与时代性精神是一个国家与党的灵魂,我国人民要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以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持续向前,不断追求未来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解读,笔者可以将中国梦理解为“爱祖国”的民族梦。基于这样的理解,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应该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并要突出我国目前的时代特征和主题创新。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高校党员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不仅对社会主义理论充满信心,而且要相信国家的制度建设与道路方向的正确性,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中华民族找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以这样的梦之力量才能统领新时代学生的党员信念,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国家信念,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增强中国梦的正能量,具有不断激发学生在入党后艰苦奋斗的能力。对中国梦的详细解释本就是一个思想性教育的过程,包含了对我国社会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展望与创新。有学者针对北京大学的党员进行中国梦的话语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话题比较亲切,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与极大的动力,能够脱离一些较为枯燥的概念与理论,更易于不同层次人的交流、理解与传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较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2]。

二、以“中国梦”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制度建设

制度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保障因素,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制度能够保证党内建设的严谨程度。制度要能够体现实体性与规章性,即有明确的规章与违反处理方式,这样能够降低随意的度量空间,更大程度上实现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高校党建的制度建设必须要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建设中要结合多年的建设实践经验,在“中国梦”的总体统领下,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制度确立后还要做到积极培养高校学生遵守制度的习惯与意识,只有将制度内化于心,才能外施于行。同时,要注重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实效性,如果制定的科学、有效的制度不得到真正落实,那么也将失去其制定的意义,致使制度面临形式化的困境。“中国梦”作为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伟大梦想,高校党建要在这个理念的推进中不断完善科学的制度建设,才能将中国梦的正能量传递到无数的青年学子的内心深处,使其感受到前进的振奋与历史的责任。

三、以“中国梦”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方法建设

科学化的方法作为落实理论与执行制度的有效环节,需要进一步选择方法以及建立方法体系。毛泽东曾这样表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渡河,那么需要考虑搭桥或者造船,如果缺少了过河的工具,则过河也就成为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由此可见,在产生任务或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解决的方法。针对高校学生党建“中国梦”的任务,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反映方法建立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将党建任务作为一门学科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满足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看到党建工作的实践性,尤其是在组织的关于中国梦的大型活动中选用的方法的有效性与引导性。在组织的活动中涌现了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充分体现了同种形式下的多样化内容与活跃的氛围,如对中国梦主题的演讲、社会实践、高校文化建设、征文比赛等,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微电影制作等形式,通过多样化的内容来诠释“中国梦”内涵的活动,正是有效、科学的方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把握时代的特点,利用网络来传播信息更为有效,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方法,使党建工作的开展更为快速与方便[3]。

四、以“中国梦”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力

创新作为社会进步的阶梯,任何民族发展、国家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因素的注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我国民族对创新的理解。青年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社会各年龄阶段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决不能在生活中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或因循守旧,应该将创新视为人生追求的动力,不断在创新中追求机遇与发展。也只有将创新作为党建工作开展与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才能使党建跟上时代的步伐、永葆青春。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突破现实阻碍,寻求创新精神。endprint

在网络信息传播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加大网络党建的宣传力度,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网民数量到2012年底调查显示为5.64亿,这样庞大的队伍已经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民中大学生比例不可小觑,而且高校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较强、对网络的熟悉度高,常常能快速捕获大量的信息,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与信息真实度的不稳定性,致使涉世不深的高校学生并不能在自己的范围内判断信息的真实度,往往存在意气用事的现象,高校党建工作要注重网络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学校网络中开辟一块阵地,或者创建自己的论坛、网站以及解读博客,通过各类科技方法的创新以及内容上的创新来阻止不真实信息的传播,使没有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学会搜寻、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被虚假的信息蛊惑失去自信或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党建工作中大胆创新,以更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党员认识能力的提高[4]。首先,可以不再局限于班集体的党建工作,而是顺应高校学分制的改革,能够将校园文化融入党建中,将党建活动组织注入社团中,这样更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融入一个大的组织团体中实施学习与自我管理。其次,将党建教育尝试性地置于生活教育中,任何个体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教育若离开了生活就凸显出其不完整性,应该将党建活动融入生活中,才能有“政治生活化”的感受,试想如果党员都不懂得什么是生活,怎样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将无法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与模范作用,无法做到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意义深刻的阐述,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而且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梦想。高校学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也是我国新时期的接班人,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他们形成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围绕着一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着自我发展的高度,更是影响着“中国梦”的复兴与实现。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考虑高校学生的特点,科学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在“中国梦”的推进中实现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孙曼娇,孙晓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98-99.

[2]赵康民.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J].改革与开放,2009,(11):32-35.

[3]郑珺珺.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长处理工大学学报,2013,(1):10-11.

[4]习近平.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J].党建,2013,(4):1.2014年9月1第33卷第9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Sep.20141Vol.33 No.9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化中国梦党建工作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