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探究

2014-10-08何静赵琳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词汇

何静 赵琳琳

摘要: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强调学生在大量真实的词语使用实例中,自我探索和发现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规律,对有效学习并记忆词语各个层面的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以及产出自然地道的语言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词语搭配、语义韵、同义词辨析和多义词四个方面,探讨语料库方法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关键词:词汇;自主学习;语料库方法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51-03

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是指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真实的语言使用实例自我探索和发现词语的特征(即: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规律)。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1]。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语料库手段学习词汇是对词汇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全面掌握词汇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鉴于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本文对这一新型的词汇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词汇学习的传统方法

词汇学习的传统方法注重词汇量的增长,把英文词汇和中文解释对应起来机械记忆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学习内容一般涉及词语最基本的意义,词语意义的其他层面以及词语使用层面的内容不在学习范围内。学生通常学习记忆的是概念意义,对词义的其他层面——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却鲜有涉及。有关词语使用层面的知识,如词语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则是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种只注重词汇量增长不注重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的学习方法费时低效,学习的结果必然不尽如人意。即使学生的词汇量已经很大了,语言理解和产出也很困难。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被学生视为完全“对等”的词语其意义不完全一样,它们的意义由它们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位置决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不当造成他们的词汇知识严重不足,在使用词语时也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不当和用词不准确(使用在语义上有差别的同义词)等问题尤其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抛弃传统的以扩大词汇量为中心的词汇学习方法,寻求注重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词汇学习的语料库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自主学习活动首先提出问题(即:明确需要学习的词语),然后从语料库调出该词的使用实例,对其语境进行观察、分析和分类,逐步概括出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使用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指导的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对词语进行“深度加工”的学习过程。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具有词汇学习的传统方法没有的优势,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词汇知识的深度发展。

语料库具有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特征。语料库的这些特征以及强大的计算机检索工具为词汇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运用索引软件在语料库中查询特定词项的使用实例,查询结果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行的中间是检索词,检索词前后的若干词即该词的语境。结合词项在各类语境中出现的频率,学生能归纳出该词的特征。把语料库以及检索工具运用于词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词语特征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以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使用实例为学习材料,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分类和概括,挖掘出词语特征,该特征也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能反映该词语在实际使用中的真实面貌。这是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独有的优势。

三、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J. 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在J. Piaget的理论基础上,O. Kernberg,R. J. Sternberg,D. Katz以及Vogotsgy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对新信息的理解;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注重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语料库手段进行词汇自主学习是一种与建构主义理论高度吻合的理念。

四、语料库方法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词汇学习内容涉及词语意义的不同层面以及词语搭配和语义韵等词语使用层面。在词汇学习的各个层面中,容易把握的是基本意义,而其他层面的知识却较难掌握。运用语料库手段学习词汇,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从词语搭配、语义韵、同义词辨析和多义词四个方面,来探讨语料库方法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词语搭配

搭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在文本中短距离内的共现”[2]。搭配知识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是词汇学习的重要内容。首先,搭配知识决定着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度。本族语者的表达之所以准确流利,正是因为他们能熟练地、频繁地使用短语结构。其次,搭配知识对产出自然地道的语言至关重要。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学生经常会创造出一些本族语者很少使用甚至从来不用的搭配,使其表达不地道。学习词语搭配能有效消除母语迁移造成的搭配不当和搭配错误,克服中式表达。另外,词语的意义取决于它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了解一词的搭配倾向,对掌握该词的确切意义和准确用词有着积极意义。运用语料库手段学习词语搭配的具体操作,是使用语料库的检索工具从语料库中将检索词的所有搭配词提取出来,通过检索词与搭配词共现的频率确定该词的搭配倾向,归纳出它的搭配模式。语料库为学习搭配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料,对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度和流利度,以及产出自然地道的语言有着重要意义。endprint

2语义韵

语义韵概念首先由Sinclair提出[2]。援引Sinclair和Louw的定义[2~3],卫乃兴指出:“一定的词项会习惯性地吸引某一类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构成搭配。由于这些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与关键词项在文本中高频共现,后者就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整个语境内就弥漫了某种语义氛围,这就是语义韵。”[4]简言之,语义韵就是关键词项的典型搭配词在其语境中营造出的语义氛围。语义韵分为消极语义韵、积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5]。在消极语义韵里,关键词的搭配词几乎都具有明显消极语义特点,语境内因此弥漫一种强烈的消极语义氛围。在积极语义韵里,关键词的搭配词几乎都具有积极语义特点,由此形成一种积极语义氛围。在中性语义韵里,关键词既吸引一些消极含义的搭配词,又吸引一些积极含义和中性含义的搭配词,由此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语义氛围。语义韵是词汇学习的难点。研究表明,学生使用典型搭配的能力非常有限,学生英语中有大量的中间语搭配实例和异常搭配实例[6]。典型搭配总是符合关键词的语义韵,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中间语搭配语义韵较弱,缺乏语言地道性;异常配词的语义特点与语义韵冲突,地道性被破坏殆尽。无疑,了解词语搭配行为的语义趋向可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目的语。传统的词义解释和基于语言直觉的同义词辨析难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语义韵信息,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快捷提取词项的所有搭配词语,分析并概括出现频率较高的搭配词的语义特点,却能洞悉词语的语义韵。

3同义词辨析

记忆与已知词语意义相近的词是学生常用的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之一。毋庸置疑,这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其弊端也是显见的。其缺点在于学生通常把同义词看作是意义完全一样的词语,忽视了它们在意义的各个层次上以及词语使用上存在的差异,导致语言表达用词不准确。借助词典对词义的解释和词典提供的数量有限的例句区分同义词的方法效率低且效果不佳。运用语料库手段辨析同义词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语料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境共现的索引行,便于学生在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境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4多义词

词汇意义有多个层次,除去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还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和主题意义等层次的词义。这些层次的意义只有在充分理解大量真实的词语使用实例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语料库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关键词检索的结果把该词在不同真实语境中使用的实例同时呈现在一个界面上,有助于学生分析、归纳出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意义和用法,并增强学生的语感。

五、结语

语料库及其快捷的检索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探索词汇的意义和使用规律,使学习的过程变成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词汇自主学习的语料库方法强调对词语特征的建构,这种对词汇的“深度加工”不仅在学习词语各层面的知识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还能增强词汇记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33.

[2]Sinclair J.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Louw B. 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C]//In M. Baker G. Francis & E.Togn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r of John Sinclai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3:156-159.

[4]卫乃兴.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5]Stubbs M. 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6]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6,(5):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