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渠道开展音乐欣赏活动

2014-09-29李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幼儿园游戏

李萍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并非仅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它旨在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注意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音乐欣赏是一种体验音乐美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手段来体验和领略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音乐欣赏与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分不开,它指的是幼儿倾听音乐,对音乐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包括如下:幼儿喜欢唱的歌曲,有标题、主题鲜明、结构适中、有一定内容、情节的器乐曲;还可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以及结合生活专门创编的,可供感知音的高低、节奏、速度、强弱及音色的乐曲与歌曲等。

如何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使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真正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此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利用多渠道参与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

一、注重多种环境的参与

1.家庭环境的参与。

家庭作为幼儿的重要情感归属,应注重发挥其特有的条件和作用。

父母为幼儿创造音乐环境,让幼儿生活在愉悦的适合成长的音乐中。如:为幼儿购买一些自由探索音乐和声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音乐。幼儿在做其它事或玩时都配上合适的音乐播放。要让幼儿心中有音乐,让幼儿正确地感受音乐的重要性。

父母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如:引导幼儿听音乐故事,这样既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又可以根据音乐的进行特点推断故事情节中的情感。又如:欣赏乐曲前,可先把有关该段乐曲的生动故事或感人之处讲给幼儿听。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父母还可以和幼儿一起为某段音乐创编情境,一起表演,一起为音乐增加歌词等,选择某种适合的方法共同表现音乐。

2.幼儿园环境的参与。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环境,在幼儿时期这种环境的塑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中进行较多的音乐欣赏活动,因此我们要注重幼儿园环境对幼儿音乐欣赏的作用。

注重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欣赏教育。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都有音乐元素的存在,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如:早操、晨间活动、幼儿进餐、游戏等时间内都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为幼儿提供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作品必然是最重要的条件,通过欣赏,幼儿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眼界,感知和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美。

为幼儿创设音乐角、音乐区等,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运用已具备的条件,在区角投放相关的材料或头饰,让幼儿自主地根据音乐表现,这种方式的创设也会对音乐欣赏产生一定的帮助。综上所述,只有家园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综合运用

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应贯穿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方面的进行培养。

1.肢体动作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动作在幼儿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欣赏音乐这门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艺术时,可以请动作帮忙,较快地使幼儿认识音乐、感知音乐、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借助身体动作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性质、情感和特点。比如,让幼儿坐着听一段描写小鸟的音乐,他不一定能理解,但若同时让他们学做小鸟飞翔,或许能明白。在听音乐做动作时教师尽量少做,让幼儿自由创造。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再听音乐,使欣赏音乐形成一个良性发展轨迹,提高兴趣。

2.简单图谱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理解能力。

“音乐和绘画有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借助简笔画的参与,用简单的波浪线或者代表音乐节奏的线条和图案,勾画出音乐的内容。比如,《金蛇狂舞》音乐中有唢呐和鼓的声音,老师在图谱中画了鼓和唢呐,这种方式就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

3.语言讲述锻炼幼儿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在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听音乐,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自由地表达出来,我们不断地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就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不同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表现。如开展这样的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心情怎么样?想做些什么呢……幼儿的回答也就体现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4.组织游戏培养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进行感知和理解各项活动最重要的形式,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本身就有自然的音乐节奏在内,在幼儿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合适的游戏便于幼儿理解作品。比如,大班的音乐欣赏“幽默曲”,教学活动前教会了幼儿三组简单的手指游戏,在结束环节让幼儿把游戏加入到音乐中,幼儿有节奏的表现把音乐的结构很好地体现出来,游戏的参与使活动更加有趣,易于接受。

总之,只有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熏陶,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以艺术为创造力的审美心理结构。教师应注重发挥多渠道参与音乐活动的作用,尝试运用多种环境、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才能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一切美好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音乐作品,精心设计,进一步丰富幼儿在作品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发现音乐活动带来的魅力和快乐。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幼儿园游戏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爱“上”幼儿园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爆笑游戏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