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科学活动:甜甜的糖果

2014-09-29秦锋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糖纸糖果小河

秦锋

活动设计: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我尝试运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多方位形式来感知、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让他们在探索中得到自己的见解,最后又结合故事让幼儿知道吃完糖果要漱口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知道糖果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

2.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多种方式感知糖果。

3.愿意参与探究糖果的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重点:

认识不同种类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活动难点:

愿意参与探究糖果的活动,自主探索,快乐学习。

活动准备:

1.自制PPT:故事《小河马的牙》

2.自备材料: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好糖果,并告诉幼儿糖果的类别。

(2)幼儿入园后,将自己的糖果放在规定的器皿里。

(3)魔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找故事中的“糖”

1.教师播放PPT《小河马的牙》,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请你们看一部动画片,这是什么动画片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在动画片中找一找,哪里有糖?要把看到的糖牢牢地记在心里!”

3.引导幼儿回忆、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你们发现糖果在什么地方?和谁呆在一起?小河马怎么会有糖的呀?”

4.在幼儿的谈论声中,引出活动。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将糖果放在展桌上,大家自由参观、评说和交流。

师:“这里有好多漂亮的糖果宝宝,你们都认识它们吗?”

请幼儿和自己的小伙伴说说自己认识的糖果宝宝。

2.教师与幼儿边参观边讨论,了解他们知道哪些糖果,最喜欢吃的糖果是什么。

3.集体交流糖果

(1)教师将每种糖果放一个在魔袋里,引导幼儿猜想。

教师摇晃魔袋让糖果发出碰撞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游戏活动:摸糖果

请幼儿上来摸糖果并大声告诉同伴:“我摸的糖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并举起来让大家共同欣赏,带此糖果的幼儿一起说出这种糖的名称。游戏反复进行,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直到每位幼儿都手拿一颗糖。

4.教师小结:“我们发现了糖果的颜色、大小、形状和外面的包装都不相同。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捏一捏,用鼻子闻一闻,还有什么感觉呢?”

三、品尝并分享糖果

1.品尝糖果的味道

师:“糖果会是什么味道的呢?请每位幼儿选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并尝一尝。”(鼓励幼儿剥开糖纸,自己探索)

2.师生互动

师:“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的?糖果吃到嘴里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合适的概括和提升。

师:“这种甜味是橘子味还是苹果味?”

师:“噢,是不是原来觉得嘴里干干的,一吃糖,嘴里就有水了?品一品,这种水又到哪里去了?”

3.结合故事进行回忆,加深幼儿的认知。

在幼儿吃糖果时,教师再次播放《小河马的牙》让幼儿欣赏。

当播放到河马因为吃糖不刷牙,牙齿疼的情节时,教师把画面定格下来,观察幼儿的反应——再继续播放下去……

自然谈论到吃糖和刷牙的关系,了解幼儿吃糖的时间。

师:“你们吃糖果的时间是在晚上、早上、中午?是饭后还是饭前?怎样才能既吃到美味的糖果又不让蛀虫蛀牙呢?”

4.大家一起来漱口。

师:“别忘了吃糖以后要漱口哦!不然就像小河马一样,会有可恶的蛀虫在你牙齿上跳舞呢!”

四、活动结束

幼儿在音乐声中有序地漱口

延伸活动:

1.亲子活动:请家长培养幼儿吃完东西要漱口的好习惯。

2.生活活动:每天进餐结束、吃完食物后,教师指导幼儿拿茶杯、接水、漱口。

3.区角活动:美术区用糖纸粘贴蝴蝶,表演区用糖纸装饰童话剧《小河马的牙》服装。

猜你喜欢

糖纸糖果小河
清澈的小河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一张陪伴余生的糖纸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雨季里的糖果湖
困难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糖纸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