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大腿根部的疼痛

2014-09-27沈艳

科学生活 2014年9期
关键词:移植术腓骨游离

沈艳

采访嘉宾

张长青,男,1962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6年于兰州医学院本科毕业,1996年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委、JBJS(Br)特邀审稿专家等多个杂志编委。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12部、主译专著5部,其中,《Wiesel骨科手术学》获得2014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主要致力于骨科疑难疾病和骨科生物材料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的临床工作,目前已完成超2000例病例,成功率达80%以上,名列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手术已在国内推广,解除了大批股骨头坏死病人的疾苦。全年手术量已超过美国杜克大学,处于国际第一的位置。在国内首先引入PRP技术,经十年努力,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市场,并实现产业化,解决大量疑难病的治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转化医学成功项目。

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次、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次。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殊荣。

经典案例

南京的小孙在小学六年级时被查出患上了免疫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长期的激素保守治疗之后,又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右侧Ⅰ期,左侧Ⅱ期。

为了治病,小孙从南京赶到北京,从中医看到西医,从国家准字药到民间各种偏方,他还借助网络广泛咨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生,并与股骨头坏死患者交流治疗心得,尝试过理疗、电磁治疗等各种新方法。然而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持续加重。

所幸命运之神向小孙抛出了橄榄枝。某一天,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播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运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专题节目。看到节目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了六院,找到了张长青教授。

经诊断,小孙的双侧股骨头坏死,病情较最初已进展许多,右侧已达到Ⅱ期,左侧关节面已出现轻微的塌陷,需要尽快手术。张长青教授为他详尽地排了一张康复时间表:“术后半年内不能下地活动,患肢不能负重,在床上坚持功能锻炼。大约一年到一年半内可以恢复如常。”小孙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手术的过程非常顺利,大约3小时双侧手术完成,没有输血。手术后的恢复也出乎意外的好,术后2周小孙便可以自己抬腿锻炼了。半年之后,可以靠双拐下地活动。7个月后,他开始弃拐行走,走了一两百米后髋部也不会疼,慢慢地,他可以走500m、1000m……术后一年再次随访时,他的一切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已完全得到控制。

这一刻,小孙如释重负。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股骨头坏死被称作“不死的癌症”,虽然不会致命,却能使患者的髋关节因为缺血而坏死,承受身体重量的骨小梁或断裂或被吸收,关节因为失去承受身体重量的能力而塌陷,关节间隙狭窄,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终丧失劳动和自理能力。

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是疼痛,早期病人的疼痛部位往往是大腿根部、臀部深处,或者是大腿前方,甚至膝关节。这种疼痛活动时明显,休息后会有所缓解,夜间翻身时也会出现。有些病人的疼痛会在一段时间后突然缓解,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又会再度出现,并且持续加重。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跛行。再进一步发展,患侧髋关节活动能力会越来越差,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髋关节发出响声甚至伴随腿肚抽筋现象,最后,髋关节完全丧失功能,只能借助轮椅或是拐杖。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张教授指出,如果早期出现大腿根部的疼痛,尤其是有长期的激素服用史或长期饮酒者,并且经过1~2周观察仍不见好转,就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并注意日常生活的防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30%左右的患者是有自限性的,早期的股骨头坏死现象会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发展,从而避免了手术。

如果经过随访发现坏死有进展,这时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在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上,传统的方法往往都是一刀切,无论发展程度早晚与否,大多是开刀切除坏骨,换上人工骨。这种方法价格昂贵,而且置换后每隔10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人工骨,不仅“翻修率”高,而且存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问题,会严重影响病人、特别是中青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事实上,这种人工置换的方法只适合晚期无任何办法治疗、功能无法恢复的病人。

神奇的“游离腓骨移植术”

对于早期和中期的患者,年龄小于55岁的,以及终末期青少年股骨头坏死,经过观察确定病情呈发展趋势者,其实可以有更佳的选择,即"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

相比人体不可缺少的股骨头,腓骨是位于小腿的非持重骨骼,它的主要功能是组成了小腿稳定脚踝的结构,腓骨下端的1/3才有重要的肢体功能,其他段的作用非常小。加之腓骨本身很直,且血供丰富,以之替代坏死的股骨头,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尽管在美国,杜克大学已经将“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推广成在美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规范,但与之相比,张长青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这项手术的并发症和手术时间都明显低于前者,这是由于他们在手术技术上走了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endprint

传统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获取带血管蒂腓骨切口长、时间长、对病人的损伤大;小腿供区和髋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技术难度大、需要两组医师同时手术等。对比国外的同类治疗,张教授创新性地运用“切取游离腓骨三步法”进行手术:即先离断腓骨;再解剖周围结构;最后显露血管并切取腓骨,三步法将取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从平均1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

而且由于整个手术都是围绕肌间隙操作,且在取出小腿腓骨的同时,周围的血管都进行了结扎,所以,手术中病人基本没有大血管的出血,术中也无需输血。目前,这些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也是六院的“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并发症低于杜克大学。

另外,传统的腓骨移植术存在清理坏死病灶路径过长、股骨头容易被打穿的问题,而这正是导致髋部并发症的诱因。张长青教授首次建立髋前入路腓骨植入技术,改变了切口位置,减少了手术创伤,简化清理坏死灶步骤,减少了髋部并发症的可能;并且,六院的腓骨移植术采用了人体可吸收螺钉,创伤较小。

如今,“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已经被写入《国际股骨头坏死疾病治疗指南》,《指南》中写到:“中国专家所施行的‘游离腓骨移植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技术的确有效。需要根据主刀医师的技术熟练度及移植技术特点进行选择。”

虽然“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原则上只适合中、低程度的患者,但是由于年轻人特别是25岁以下的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较强,即使股骨头坏死已经处于晚期,还是可以运用腓骨移植手术帮助股骨头修复。外科技术是以外力给予股骨头生长的活力,而年轻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是其自身的一种内力,两者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张教授曾经接诊过16岁就股骨头严重坏死的小病人,经过手术治疗,至今8年依然行动自如。

这项手术也大大降低了这部分病人的治疗费用,张教授介绍,关节置换的费用在20万左右,而重建手术的费用仅在3万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张教授又在国际上率先打破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必须分次手术的弊端,开创了双侧坏死一次手术的治疗方式,明显降低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恢复时间并节省了治疗费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经张教授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已达3000余例,其中,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效率可达80%~90%。

编辑/清风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植术腓骨游离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
椎管内阻滞在干细胞输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