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能决定未来电工行业的制高点?

2014-09-26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电工升级制造业

文/本刊记者 贾常艳/

在外资撤退,成本优势一去不复返的时候,中国的电工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迫切的需要展开一场突围之战,简单的“消化、吸收”的路子已经无法逾越当前的障碍,只有骨子里的改革,血脉里的创新与升级才能指引行人找到真正的出路。

雪是冬天的精灵,可是这个冬天,雪却成了奢侈品,听到很多人带着祈求的口吻说,怎么还不下雪呢?就是在众人的祈盼中,2013把接力棒交给了2014,高调而隆重。说它高调是因为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祝福堵塞了各种通道,说它隆重是因为但它们都承载着同一个行走的梦想——为祈求的人们带来点儿惊喜,为一直在路上的奋斗带来新的希望,为未来的日子带来更多美好的可能……站在更高起点上的2014更接近了我们的梦想,站在更高起点上的2014也更加重了我们肩上的重量,一如既往的呐喊和传承多年的期盼,让2014的使命感变得更富有新的内涵。这一年,用不一样的崭新来开年,我们也看到不同于以往的风景线。于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曾说,实现“中国梦”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它的“由大变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正是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整个工业“由大到强”的步伐才变得更加坚实。2013年下半年,有两次重要的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两次“承上启下”的大会,让2014年呈现了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的面貌。

2014关键词:稳中求进

2013年上半年,有两次重要的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明确了属

从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起,“稳中求进”就成了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调,维护适度经济增长底线成为长期以来工作的前提条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将“稳中求进”作为掌控全局的总基调,GDP保持了较长时间近两位数的增长后,现在逐渐趋缓,进入成熟的理性阶段,而会议中也在不断的释放着信号:“稳中求进”成为2014年的一个航标,承担着基础指引的重要作用。

仅从2013年全年来看,整个机械工业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继续向预期方向调整,向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升级有新进展,在需求趋缓、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价格下行压力下利润率下降,“稳、调、升、降”的态势也预示着2014年行业的增长速度仍将以平稳为主。电工行业虽然也出现了缓慢的复苏,但行业困难短期内难以缓解,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工行业在2012年已经跌破曾经年10%的增长速度,甚至有些产品出现负增长,加之现在市场需求低迷、部分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老化、产能过剩等使得电工行业一直在低谷里艰难的爬坡,而爬出低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走上坡路的累还要伴随行业较长时间,整个电工行业回升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的稳固。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同时指出,“稳”和“改”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而“改”就是“稳”的延伸,“改革创新”是对“稳中求进”内涵的拓展。

2014关键词:改革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也正式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深化改革小组组长,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渐拉开序幕。这一次的改革有别于以往,仅从“全面深化”四个字就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场。整个社会更大多数人形成改革的共识,改革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内,此乃“全面”,打破利益的固化,直入各个板块的深处,此乃“深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成了无庸置辩的“改革年”。但是俗话说,事宜缓成,事因急败。改革之事亦是如此。因此,改革的速度和节奏成了改革成败的关键。而“稳中求进”应该是最好的节奏。

对于企业来讲,改革是一项冲破阻碍,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以来,企业改革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的改革不再是最初的改制,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

2013年吹起的改革之风,在压缩政府权力的同时,也在要求释放市场。这一次对市场化的迫切呼唤是远远超越先前的。国资国企一直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对此,上海确立了国资国企改革的一大目标,将国资系统80%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化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这一改革方案既符合上海的经济发展,又强调了市场化、国际化、证券化的特点,其改革力度明显大于以往。因此,释放市场是地方政府改革的基本思想,也是避免地方出现产业趋同的指挥棒。

创新和升级是当下改革的代名词。在2014年能源工作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2014年要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这一版本也正是与“改革年”相匹配的。同时强调,要围绕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等四项重大任务,着力做好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绿色发展优化布局,推进煤炭煤电大基地和大通道建设;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国际合作,拓展我国能源发展空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能源市场监管;加强能源行业管理,转职能改作风抓大事解难题办实事建机制。改革只有深入到能源工作的各个角落,才能实现升级达到中国能源的2.0版。

不仅能源行业,电工行业的创新与升级也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的升级已经从提高生产能力转变为提高技术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电工行业主产品的国产化率已经大大提升,特别是特高压、核电等,但是部分行业的国产化率依然较低。而且,在技术装备水平进步的同时,产能也在进一步的加大,造成了行业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产能过剩。在“改革年”,作为装备制造业主力军的电工行业更应该加大创新与升级的力度,从过去的“多”“快”(量大、一窝蜂)调整到“好”“省”(质优、省资源)。在我国,电线电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行业,但是总摘不掉“千年老二”的帽子,为什么不能做世界第一?行业的创新与升级做的不到位摆脱不了干系。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中说:“制造业是将原材料制造为新产品以迎合新需求的艺术和科学。在新时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确识别已有的生产制造模式将会如何变化,掌握如何从这些变化中获取最大的利益。”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创新要升级就要转变生产方式,电工行业及整个装备制造业亦是如此。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标志,也是影响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外资撤退,成本优势一去不复返的时候,中国的电工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迫切的需要展开一场突围之战,简单的“消化、吸收”的路子已经无法逾越当前的障碍,只有骨子里的改革,血脉里的创新与升级才能指引行人找到真正的出路。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蓝海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颠覆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成就的时代。这就是一个让人有无限潜能去释放的时代,这就是一个让企业有更多舞台去施展的时代,这就是一个让一切都充满可能的时代。此时此刻,我们深知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任务,我们都清楚的意识到“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将会决定谁能占据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这个不争的事实,那我们也必能意识到谁才能决定未来电工行业的制高点,怎么才能唱响让人引以为傲的中国装备!

猜你喜欢

电工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特变电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回暖与升级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