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4-09-25胡祝女宋勤戴顺姿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护理

胡祝女+++宋勤+++戴顺姿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4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程序护理,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护理程序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对促进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护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72-0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上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技术,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其微创、高效、可重复性好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胰胆管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ERCP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存在的风险不可避免,且相较于其他内镜技术,其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护理作为临床诊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ERCP的实践开展中,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其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程序是近年来护理学上倡导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本文以本院收治的64例行ERC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4例行ERC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8例,女26例;年龄25~65岁,平均(47.4±5.5)岁;胆总管结石24例,恶性胆道梗阻18例,胆道末端或乳头良性狭窄12例,化脓性胰腺炎10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不合作者;③急性胆道感染而不宜行ERCP者。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文化程度及一般体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治疗性ERCP,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注意事项交代;术中常规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生活行为指导等。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 评估护理需求

不同患者因病情特点、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对临床护理的需求也不同。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有效评估,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环节。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首先采用病例资料收集联合同患者或家属交谈形式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理状况、个性特征、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等。②一般体征:生命体征、腹痛部位及程度、伴随症状等;了解患者的相关生化检验资料,如血常规、尿淀粉酶、心肺及肝肾功能肝及凝血酶原时间等。③基础病情:患者疾病类型、病程、治疗史等;然后,在综合分析患者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初步了解;最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合理评估,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式及护理期望值[2]。

1.2.2 制订护理计划

1.2.2.1 制订护理目标 ①术前目标:完善手术基础准备,为ERCP的高效、安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提高患者ERCP的治疗依从性。②术中目标:加强手术配合,加快手术进程,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加强患者体征监测,防止手术意外事件发生;加强插管护理,提高造影成功率。③术后目标:密切观察体征,警惕不良事件发生;注意饮食护理,保证患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视并发症护理,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3]。

1.2.2.2 制订护理内容 以患者护理需求的评估及护理目标的制订为依据,为每位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同时,将护理内容制成护理路径图和设计相关执行项目的表格,以保证各项内容均得到完整、高效实施[4]。

1.2.3 实施护理方案

1.2.3.1 术前护理 ①手术基础准备:除常规血压、凝血功能及检查外,护理人员还应在了解患者心脑肾肺等基础疾病上,加强分析这些疾病因素可能对ERCP造成的影响,并予以患者危险因素解除护理,如营养支持、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扩血管、降血糖等,以提高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ERCP的顺利进行[5]。②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ERCP开展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可靠性,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

1.2.3.2 术中护理 ①手术配合:护理人员积极跟进手术医师的操作步骤,加强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辅助医师顺利开展各项手术流程,加快手术进程。②患者体征监测:加强患者脉搏、意识、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发现异常时立即告知医师予以处理,防止手术意外事件发生[6]。③插管护理:准备好造影导管后,严格根据插管步骤,以专业的技能加强插管护理,提高造影成功率。

1.2.3.3 术后护理 ①体征观察:除常规体征监测外,密切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皮肤黄染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大便的性状、颜色、量等,一旦有异常发生,警惕不良事件的发生,立即告知医师予以处理[7]。②饮食护理:根据术后康复需要,加强患者由禁食到低脂流质饮食,再到正常饮食的过度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③并发症预防护理:主要包括胆管胰管感染、急性胰腺炎、出血等。

1.2.4 评估护理效果endprint

于护理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护理效果的评估,并将测定结果与制订的护理目标相对照,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2 护理满意度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三个项目,各项目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ERCP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其能否成功和安全开展手术受患者耐受性、基础病情、解剖结构及操作者经验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作为临床诊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ERCP开展过程中予以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9]。护理程序作为当前临床护理学领域所倡导的新型护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以护理流程管理为核心,在评估患者护理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制订科学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进而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有效性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措施[10]。相较于常规护理,护理程序主要特色及优势如下。①提高护理针对性:在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一般体征及基础病情的了解,能够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病情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护理需求,制订、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11]。②提高护理的有效性、系统性: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护理计划的制订,能够明确护理目标,科学规划护理内容,按照目标性、计划性原则设计护理方案,从而促进护理实施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12]。③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程序化护理下,对护理效果的评估,能够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而提高护理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程序应用于ERCP中对促进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琛琛.系统化护理教育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55-56.

[2] 付影婷.护理程序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5(12):3748-3749.

[3] 陈萍,李生,郭萍.全程护理干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8):1435-1436.

[4] 陈涛,张炳印,汤礼军,等.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45-248.

[5] 陈凤琴,张竞秋.专科护士在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79-781.

[6] 吴莉君,聂占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1-153.

[7] 董章霞.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5):559-560.

[8] 韦凤美,韦凤琴,王志凡.美国护理程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21):35-38.

[9] 张先翠,匡霞.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1):78-79.

[10] 李玉銮,黄少容.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213-214.

[11] 温秋云,王巧珍,李惠香.舒适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42-43.

[12] 王文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19-120.

[13] 邹小英,薛琼霞,赖爱芹.预见性护理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56-58.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于护理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护理效果的评估,并将测定结果与制订的护理目标相对照,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2 护理满意度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三个项目,各项目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ERCP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其能否成功和安全开展手术受患者耐受性、基础病情、解剖结构及操作者经验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作为临床诊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ERCP开展过程中予以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9]。护理程序作为当前临床护理学领域所倡导的新型护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以护理流程管理为核心,在评估患者护理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制订科学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进而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有效性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措施[10]。相较于常规护理,护理程序主要特色及优势如下。①提高护理针对性:在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一般体征及基础病情的了解,能够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病情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护理需求,制订、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11]。②提高护理的有效性、系统性: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护理计划的制订,能够明确护理目标,科学规划护理内容,按照目标性、计划性原则设计护理方案,从而促进护理实施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12]。③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程序化护理下,对护理效果的评估,能够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而提高护理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程序应用于ERCP中对促进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琛琛.系统化护理教育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55-56.

[2] 付影婷.护理程序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5(12):3748-3749.

[3] 陈萍,李生,郭萍.全程护理干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8):1435-1436.

[4] 陈涛,张炳印,汤礼军,等.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45-248.

[5] 陈凤琴,张竞秋.专科护士在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79-781.

[6] 吴莉君,聂占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1-153.

[7] 董章霞.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5):559-560.

[8] 韦凤美,韦凤琴,王志凡.美国护理程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21):35-38.

[9] 张先翠,匡霞.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1):78-79.

[10] 李玉銮,黄少容.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213-214.

[11] 温秋云,王巧珍,李惠香.舒适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42-43.

[12] 王文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19-120.

[13] 邹小英,薛琼霞,赖爱芹.预见性护理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56-58.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于护理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护理效果的评估,并将测定结果与制订的护理目标相对照,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2 护理满意度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三个项目,各项目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ERCP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其能否成功和安全开展手术受患者耐受性、基础病情、解剖结构及操作者经验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作为临床诊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ERCP开展过程中予以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9]。护理程序作为当前临床护理学领域所倡导的新型护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以护理流程管理为核心,在评估患者护理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制订科学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进而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有效性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措施[10]。相较于常规护理,护理程序主要特色及优势如下。①提高护理针对性:在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一般体征及基础病情的了解,能够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病情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护理需求,制订、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11]。②提高护理的有效性、系统性:程序化护理下,通过对护理计划的制订,能够明确护理目标,科学规划护理内容,按照目标性、计划性原则设计护理方案,从而促进护理实施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12]。③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程序化护理下,对护理效果的评估,能够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而提高护理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程序应用于ERCP中对促进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琛琛.系统化护理教育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55-56.

[2] 付影婷.护理程序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5(12):3748-3749.

[3] 陈萍,李生,郭萍.全程护理干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8):1435-1436.

[4] 陈涛,张炳印,汤礼军,等.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45-248.

[5] 陈凤琴,张竞秋.专科护士在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79-781.

[6] 吴莉君,聂占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1-153.

[7] 董章霞.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5):559-560.

[8] 韦凤美,韦凤琴,王志凡.美国护理程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21):35-38.

[9] 张先翠,匡霞.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1):78-79.

[10] 李玉銮,黄少容.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213-214.

[11] 温秋云,王巧珍,李惠香.舒适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42-43.

[12] 王文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19-120.

[13] 邹小英,薛琼霞,赖爱芹.预见性护理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56-58.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