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4-09-25韩久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心理护理

韩久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术前状态焦虑指数高于对照组,术前10 min血压低于对照组,术前10 min心率快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妇产科择期手术;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67-03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除普通妇产科学范围外,还承担着妇科肿瘤学、围产医学的治疗[1],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糜烂等都在其防治范畴内。所涉及人群较广,年龄跨度较大,因而各类妇产科手术的数量也较之以往有所增加。一些高危妊娠患者、难产患者、肿瘤患者均需手术治疗,而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现代生活观念的改变及孕妇的自身要求或其他原因使临床剖宫产率已超过顺产[2]。手术是妇产科一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需要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手术效果如何与临床护理实施的方法密切相关,产后孕妇的状态也与手术状态相关,如何使手术患者得到康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择期手术患者而言,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患者所需要的,也是现代医疗的特点及病情所要求的。实践发现,常规的医疗、护理服务远不能满足择期手术患者的病情和诊治需要,迫切需要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的医护服务,需要护理实质的升级提升[3]。本院近年来在实践中对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包括子宫肿瘤14例,卵巢肿瘤11例,剖宫产9例,其他2例;对照组36例,年龄25~67岁,平均46岁,包括子宫肿瘤15例,卵巢肿瘤10例,剖宫产8例,其他3例。两组的年龄、病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择期手术的护理措施,主要为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检查生命体征,进行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术中病情变化,进行术后护理。

1.2.2 观察组

对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基础措施 提高护士素质,进行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培训,转变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向妇产科手术患者介绍病区结构、室内设置与功能;在开展护理前应详细问诊,包括健康史及有无停经、月经过期或月经不正常史等,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全面体格检查,明确腹痛部位、腹膜刺激的程度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等;加强科室管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1.2.2.2 健康教育 择期手术患者非常需要健康教育指导。应告知患者女性解剖特点及分娩的生理心理反应,使女性患者加强对自身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减少疾病的干扰和侵袭;对手术相关事宜进行阐释指导,使其术前从心理上接受这种反应,顺应其发展,为后期手术及术后各项工作做好准备;可采取集中宣教、示范和个别宣教的形式,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术前营养和饮食、术前行为训练、术前注意事项、手术及麻醉方式、手术时需要患者配合的手术体位、术中疼痛、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镇痛泵使用等各种疑虑进行讲解,让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达到较佳的心理状态。

1.2.2.3 心理护理 因病情和阶段的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及心理干预,采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术前完善准备工作,与患者认真沟通,将各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术中应用鼓励性语言沟通,协助麻醉师摆好体位,经常巡视触摸患者四肢,消除紧张心理;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关注身心变化,注意切口护理,对疼痛患者进行引导;一些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化疗,应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放化疗;剖宫产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应告知产妇胎儿情况,稳定产妇情绪,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密切观察恶露量,避免产后出血。术后6 h采用半卧位,降低腹部肌肉张力,减轻腹部伤口疼痛。术后3 d内是切口疼痛的关键时期,应适时给予合理护理,诱导患者自我放松,保持轻松心态。

1.2.2.4 心理情志康复 手术常常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特别是择期手术患者,有一定时间的等待期,需要帮助患者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体会到家人的关爱,使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即将到来的手术治疗。

1.3 评价标准

状态焦虑指数(SAI)量表用于测试手术前的焦虑程度,作为评价焦虑的指标,SAI的得分最低为20分,最高为8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术前SAI高于对照组,术前10 min血压低于对照组,术前10 min心率快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endprint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而特殊的分科,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妇科肿瘤的患病率逐步提高,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妇产科患者总体手术率日益增长[4]。对围术期患者而言,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顾虑等,可导致应激能力下降,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5],诱发各类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等,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明显高于术后,患者血清皮质醇、白蛋白等也呈动态改变。妇产科择期手术是妇产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对于人体既是一个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创伤过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使妇产科手术相关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顺利实施。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或片面掌握部分知识,术前恐惧、焦虑,患者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同,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化,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6]。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在认识上形成准确的期待,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7]。

以往临床实践发现,一些高危妊娠患者、难产患者、肿瘤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各类妇产科手术患者迫切需要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与之交流并获得信息,但限于有限的医疗资源,患者获得的信息不够详尽丰富。手术是妇产科一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本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担心手术效果、担心术后体型改变、担心术中及术后疼痛难忍、担心手术费用过高等等[8],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实施有效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才能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有助于其平稳渡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发生[9]。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患者需求的提高,心理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患者及医务人员逐渐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在心理护理实践中,护士不仅应关心疾病,而且要关心其康复、心理等,术前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并将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剖宫产患者,应该以让产妇感到舒适、安心且积极配合为目标,而肿瘤对于妇女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心理护理时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积极沟通和协调,为患者准备口味好、对康复起帮助作用的食物等。心理因素可视为应激反应源,可诱发良性和劣性两类应激反应,可增加围术期处理的麻烦或延误手术时机,而心理学干预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已得到肯定。研究显示,积极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症状,调节其失衡的心理,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1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有助于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云美.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93-994.

[2] 黄祥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21(4):234.

[3] 丁小君,刘振英.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25):112-114.

[4] 杨青.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43-44.

[5] 卢环娥.妇产科围术期整体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 24(15):147-148.

[6] 翁丽丽.妇科择期手术术前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2,12(6):125-127.

[7] 田玉青,马印慧,马玉兰.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3):269-270.

[8] 陈璐,康琳,江锦平,等.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癌性疲劳的康复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0,32(19):134-136.

[9] 龚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42.

[10] 汪海燕.妇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28(11):238-240.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而特殊的分科,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妇科肿瘤的患病率逐步提高,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妇产科患者总体手术率日益增长[4]。对围术期患者而言,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顾虑等,可导致应激能力下降,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5],诱发各类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等,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明显高于术后,患者血清皮质醇、白蛋白等也呈动态改变。妇产科择期手术是妇产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对于人体既是一个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创伤过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使妇产科手术相关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顺利实施。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或片面掌握部分知识,术前恐惧、焦虑,患者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同,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化,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6]。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在认识上形成准确的期待,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7]。

以往临床实践发现,一些高危妊娠患者、难产患者、肿瘤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各类妇产科手术患者迫切需要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与之交流并获得信息,但限于有限的医疗资源,患者获得的信息不够详尽丰富。手术是妇产科一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本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担心手术效果、担心术后体型改变、担心术中及术后疼痛难忍、担心手术费用过高等等[8],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实施有效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才能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有助于其平稳渡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发生[9]。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患者需求的提高,心理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患者及医务人员逐渐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在心理护理实践中,护士不仅应关心疾病,而且要关心其康复、心理等,术前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并将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剖宫产患者,应该以让产妇感到舒适、安心且积极配合为目标,而肿瘤对于妇女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心理护理时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积极沟通和协调,为患者准备口味好、对康复起帮助作用的食物等。心理因素可视为应激反应源,可诱发良性和劣性两类应激反应,可增加围术期处理的麻烦或延误手术时机,而心理学干预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已得到肯定。研究显示,积极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症状,调节其失衡的心理,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1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有助于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云美.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93-994.

[2] 黄祥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21(4):234.

[3] 丁小君,刘振英.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25):112-114.

[4] 杨青.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43-44.

[5] 卢环娥.妇产科围术期整体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 24(15):147-148.

[6] 翁丽丽.妇科择期手术术前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2,12(6):125-127.

[7] 田玉青,马印慧,马玉兰.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3):269-270.

[8] 陈璐,康琳,江锦平,等.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癌性疲劳的康复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0,32(19):134-136.

[9] 龚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42.

[10] 汪海燕.妇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28(11):238-240.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而特殊的分科,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妇科肿瘤的患病率逐步提高,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妇产科患者总体手术率日益增长[4]。对围术期患者而言,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顾虑等,可导致应激能力下降,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5],诱发各类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等,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明显高于术后,患者血清皮质醇、白蛋白等也呈动态改变。妇产科择期手术是妇产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对于人体既是一个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创伤过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使妇产科手术相关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顺利实施。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或片面掌握部分知识,术前恐惧、焦虑,患者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同,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化,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6]。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在认识上形成准确的期待,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7]。

以往临床实践发现,一些高危妊娠患者、难产患者、肿瘤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各类妇产科手术患者迫切需要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与之交流并获得信息,但限于有限的医疗资源,患者获得的信息不够详尽丰富。手术是妇产科一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本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担心手术效果、担心术后体型改变、担心术中及术后疼痛难忍、担心手术费用过高等等[8],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实施有效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才能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有助于其平稳渡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发生[9]。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患者需求的提高,心理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患者及医务人员逐渐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在心理护理实践中,护士不仅应关心疾病,而且要关心其康复、心理等,术前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并将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剖宫产患者,应该以让产妇感到舒适、安心且积极配合为目标,而肿瘤对于妇女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心理护理时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积极沟通和协调,为患者准备口味好、对康复起帮助作用的食物等。心理因素可视为应激反应源,可诱发良性和劣性两类应激反应,可增加围术期处理的麻烦或延误手术时机,而心理学干预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已得到肯定。研究显示,积极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症状,调节其失衡的心理,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1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有助于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云美.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93-994.

[2] 黄祥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21(4):234.

[3] 丁小君,刘振英.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25):112-114.

[4] 杨青.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43-44.

[5] 卢环娥.妇产科围术期整体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 24(15):147-148.

[6] 翁丽丽.妇科择期手术术前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2,12(6):125-127.

[7] 田玉青,马印慧,马玉兰.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3):269-270.

[8] 陈璐,康琳,江锦平,等.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癌性疲劳的康复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0,32(19):134-136.

[9] 龚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42.

[10] 汪海燕.妇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28(11):238-240.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心理护理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