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化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2014-09-25吴学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吴学敏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n=4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相关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餐后2 h血糖、尿蛋白排泄率等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DN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药方剂;糖尿病肾病;中医症候积分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57-0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病变范围涉及肾小球以及肾小血管,以蛋白尿过滤及排泄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糖尿病后期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2]。DN是一个从正常、微量蛋白尿逐渐发展为临床蛋白尿的病理过程,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3]。早期诊治可有效阻止或延缓肾病病程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病情。本研究采用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早期DN,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符合WHO有关DN的诊断标准[4],中医证候诊断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5]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5~69岁,平均(48.75±13.27)岁,病程1~24年;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4~67岁,平均(48.78±15.16)岁,病程1~23年。两组的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宣教,给予一般低糖、低蛋白饮食控制,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FBG)水平,口服阿卡波糖片50~100 mg,3次/d;二甲双胍片250~500 mg,3次/d,必要时可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益气化瘀处方:生黄芪30 g、元参30 g、当归30 g、苍术15g 、山药15 g、葛根15 g、丹参15 g、地龙15 g、红花15 g、生地黄15 g,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500 ml,煎取150 ml。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餐后2 h血糖(2 h PBG)、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5]制订的中医症候记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疗效进行判定。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恢复正常或下降幅度>1/2,血糖、HbA1c恢复正常或下降>1/3;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UAER、血糖、HbA1c有所下降,但未达显效标准;③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后未改善或反而恶化,实验室相关指标无变化或反升高。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DN为糖尿病后期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由于临床症状常不明显而易被患者忽视,一旦进展为临床蛋白尿阶段,肾功能将无法逆转,呈进行性恶化,有着较高的临床死亡率,因此,DN的早期诊治和病情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中医学认为,DN病变早期症候多属阴虚燥热,继而发展为气阴两虚,最后形成精枯血燥、阴阳两虚的状态[7]。笔者多年中医临床实践发现,早期DN症候表现多为气阴两虚,同时合并有脉络疲阻,患者多伴有肢体麻木、舌象紫黯、脉细涩等脉络瘀阻、气血两虚的征象。现代医学病理研究[8]发现,DN发生与生化内分泌代谢紊乱、微血管结构损害、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最终形成肾动脉硬化,血液黏度水平升高,导致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本病。故中医临床治疗上宜用益气化瘀[9]、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大法。

本研究所选方剂中,重用黄芪益气健脾,现代研究[10]发现,黄芪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从而能够改善微循环;可改善早期DN高灌注以及高滤过的病理状态。当归、丹参、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扩张血管,使患者纤维蛋白溶解量明显增强,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改善微循环;配合地龙,通行经络,可改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益气药山药、元参、苍术等与活血化瘀药相配伍,有补气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血流量。现代医学研究[11-12]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本方山药与葛根合用,升发脾阳,养脾阴摄精液。生地具有降压、降糖、降低白蛋白的作用。诸药相合,可改善DN患者的肾脏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减少蛋白尿排出,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DN病变的进展。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推测,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DN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晴心.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91-92.

[2] 张佩江,郭建中.益气化瘀利水方对HIV-AID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311-317.

[3] 张萌佳,张洁.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7):95-96.

[4] 刘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肾病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中医学报,2010,25(4):672-673.

[5] 郭家安,王红燕.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48-1349.

[6] 李新华,徐贵银,周勇.益气养阴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22-623.

[7] 陈利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J].中医研究,2013,26(2):37-38.

[8] 谢绍锋,黄莉吉,余江毅.湿热瘀血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关系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06-508.

[9] 林霞,李鹏.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70-72.

[10] 倪炼.黄芪芡实治疗肺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2):92-93.

[11] 林道强,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94-395.

[12] 吴新泉,彭建.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82.

(收稿日期:2014-06-06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推测,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DN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晴心.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91-92.

[2] 张佩江,郭建中.益气化瘀利水方对HIV-AID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311-317.

[3] 张萌佳,张洁.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7):95-96.

[4] 刘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肾病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中医学报,2010,25(4):672-673.

[5] 郭家安,王红燕.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48-1349.

[6] 李新华,徐贵银,周勇.益气养阴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22-623.

[7] 陈利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J].中医研究,2013,26(2):37-38.

[8] 谢绍锋,黄莉吉,余江毅.湿热瘀血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关系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06-508.

[9] 林霞,李鹏.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70-72.

[10] 倪炼.黄芪芡实治疗肺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2):92-93.

[11] 林道强,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94-395.

[12] 吴新泉,彭建.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82.

(收稿日期:2014-06-06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推测,益气化瘀中药方剂治疗DN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晴心.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91-92.

[2] 张佩江,郭建中.益气化瘀利水方对HIV-AID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311-317.

[3] 张萌佳,张洁.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7):95-96.

[4] 刘秀萍,李建民.糖尿病肾病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中医学报,2010,25(4):672-673.

[5] 郭家安,王红燕.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48-1349.

[6] 李新华,徐贵银,周勇.益气养阴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22-623.

[7] 陈利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J].中医研究,2013,26(2):37-38.

[8] 谢绍锋,黄莉吉,余江毅.湿热瘀血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关系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06-508.

[9] 林霞,李鹏.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70-72.

[10] 倪炼.黄芪芡实治疗肺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2):92-93.

[11] 林道强,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94-395.

[12] 吴新泉,彭建.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82.

(收稿日期:2014-06-06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试论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