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9-25肖承年梁海山黄鹏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依达拉奉

肖承年+++梁海山+++黄鹏+等

[摘要] 目的 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其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49例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静脉滴注30 mg,2次/d,研究组40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6 ml/次,1次/d。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4、14 d后的ESS积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有轻微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疏血通;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9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上升,且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功能不断下降,极易并发脑梗死、脑血栓疾病。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形成血栓或阻塞,导致患者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患者的脑部功能丧失,继而发生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有效治疗老年脑梗死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难点。本研究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76~90岁,平均(80±1.2)岁;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77~87岁,平均(79±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脑血管学术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疾病,并经MRI或头颅CT确诊脑梗死。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尼莫地平(山东东方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796)、阿司匹林(中山尼克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899),参照组加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6 ml 疏血通与5%葡萄糖液或25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并发症,针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水肿疾病实施常规的降血糖、扩张冠脉、降压以及脱水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4、14 d后,根据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均于发病后评价Barthel指数[2];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的不良反应(用药后是否存在过敏、皮疹、局部刺激、发热、胃肠道反应、畏冷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ESS评分积分>96分,Barthel指数显示为100分,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为治愈;ESS评分积分>85分,Barthel指数>90分,可自理生活,为显著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病情明显改善,为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明显恶化,为无效[3]。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ESS积分的比较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参照组治愈12例(24.5%),显著改善13例(26.5%),改善15例(30.6%),无效9例(18.4%),有效率为81.6%,研究组治愈19例(47.5%),显著改善13例(32.5%),改善5例(12.5%),无效3例(7.5%),有效率为92.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治疗期间,参照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静脉局部发红、轻度灼热感1例,放慢滴速后患者的耐受性以及症状消失,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研究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率为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最为常见的脑梗死症状表现为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比较多发,多在活动中突然发作,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在数秒至几分钟内局灶型神经体征会达到高峰,多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完全性卒中[4]。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为脑梗死周围的缺血半影区和缺血中心区或缺血半暗带区形成梗死病灶系。缺血中心区因有完全缺血或脑血流量严重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在缺血半影区内,其中存在的侧支循环,可获取部分的血液供给,虽在短期内伤及神经细胞,但仍有存活,处于可逆状态。若在有效期间内可保证血液供应的正常恢复,则脑代谢障碍情况可明显改善,同时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早日恢复[5],因此,成功救治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救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为溶栓疗法,但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不良,并发症较多,不适宜实施溶栓治疗[6],因此,考虑采用非溶栓方法治疗恢复神经功能(治疗老年脑梗死的重点)。依达拉奉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剂,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同时改善脂质过氧化情况,有效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组方为地龙、水蛭,经过加工提取制作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水蛭素样物质、蚓激酶样物质。其中水蛭素样物质为一种强效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抗凝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7]。蚓激酶是从石洞地龙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物具有溶栓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浓度,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利于脑血流量增加[8-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有效率,治疗4、14 d后的ES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彦荣.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49-150.

[2] 杨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09-1710.

[3] 林义忠.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3):68-69.

[4] 张军花.老年脑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11):1179.

[5] 李佳琦,刘海燕.老年脑梗塞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11(11):884-886.

[6] 李俊英.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37-238.

[7] 李琴芝,王一军.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26):144.

[8] 邹荣成.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383-385.

[9] 胡良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65-166.

[10] 熊杰.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37.

[11] 潘丹红,瞿笑丰,沈燕.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内皮素-1和D-二聚体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9):702-705.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摘要] 目的 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其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49例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静脉滴注30 mg,2次/d,研究组40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6 ml/次,1次/d。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4、14 d后的ESS积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有轻微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疏血通;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9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上升,且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功能不断下降,极易并发脑梗死、脑血栓疾病。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形成血栓或阻塞,导致患者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患者的脑部功能丧失,继而发生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有效治疗老年脑梗死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难点。本研究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76~90岁,平均(80±1.2)岁;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77~87岁,平均(79±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脑血管学术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疾病,并经MRI或头颅CT确诊脑梗死。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尼莫地平(山东东方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796)、阿司匹林(中山尼克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899),参照组加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6 ml 疏血通与5%葡萄糖液或25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并发症,针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水肿疾病实施常规的降血糖、扩张冠脉、降压以及脱水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4、14 d后,根据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均于发病后评价Barthel指数[2];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的不良反应(用药后是否存在过敏、皮疹、局部刺激、发热、胃肠道反应、畏冷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ESS评分积分>96分,Barthel指数显示为100分,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为治愈;ESS评分积分>85分,Barthel指数>90分,可自理生活,为显著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病情明显改善,为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明显恶化,为无效[3]。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ESS积分的比较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参照组治愈12例(24.5%),显著改善13例(26.5%),改善15例(30.6%),无效9例(18.4%),有效率为81.6%,研究组治愈19例(47.5%),显著改善13例(32.5%),改善5例(12.5%),无效3例(7.5%),有效率为92.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治疗期间,参照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静脉局部发红、轻度灼热感1例,放慢滴速后患者的耐受性以及症状消失,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研究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率为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最为常见的脑梗死症状表现为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比较多发,多在活动中突然发作,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在数秒至几分钟内局灶型神经体征会达到高峰,多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完全性卒中[4]。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为脑梗死周围的缺血半影区和缺血中心区或缺血半暗带区形成梗死病灶系。缺血中心区因有完全缺血或脑血流量严重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在缺血半影区内,其中存在的侧支循环,可获取部分的血液供给,虽在短期内伤及神经细胞,但仍有存活,处于可逆状态。若在有效期间内可保证血液供应的正常恢复,则脑代谢障碍情况可明显改善,同时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早日恢复[5],因此,成功救治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救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为溶栓疗法,但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不良,并发症较多,不适宜实施溶栓治疗[6],因此,考虑采用非溶栓方法治疗恢复神经功能(治疗老年脑梗死的重点)。依达拉奉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剂,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同时改善脂质过氧化情况,有效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组方为地龙、水蛭,经过加工提取制作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水蛭素样物质、蚓激酶样物质。其中水蛭素样物质为一种强效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抗凝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7]。蚓激酶是从石洞地龙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物具有溶栓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浓度,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利于脑血流量增加[8-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有效率,治疗4、14 d后的ES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彦荣.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49-150.

[2] 杨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09-1710.

[3] 林义忠.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3):68-69.

[4] 张军花.老年脑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11):1179.

[5] 李佳琦,刘海燕.老年脑梗塞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11(11):884-886.

[6] 李俊英.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37-238.

[7] 李琴芝,王一军.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26):144.

[8] 邹荣成.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383-385.

[9] 胡良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65-166.

[10] 熊杰.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37.

[11] 潘丹红,瞿笑丰,沈燕.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内皮素-1和D-二聚体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9):702-705.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摘要] 目的 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其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49例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静脉滴注30 mg,2次/d,研究组40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6 ml/次,1次/d。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4、14 d后的ESS积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有轻微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疏血通;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9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上升,且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功能不断下降,极易并发脑梗死、脑血栓疾病。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形成血栓或阻塞,导致患者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患者的脑部功能丧失,继而发生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有效治疗老年脑梗死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难点。本研究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76~90岁,平均(80±1.2)岁;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77~87岁,平均(79±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脑血管学术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疾病,并经MRI或头颅CT确诊脑梗死。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尼莫地平(山东东方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796)、阿司匹林(中山尼克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899),参照组加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6 ml 疏血通与5%葡萄糖液或250 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并发症,针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水肿疾病实施常规的降血糖、扩张冠脉、降压以及脱水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4、14 d后,根据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均于发病后评价Barthel指数[2];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的不良反应(用药后是否存在过敏、皮疹、局部刺激、发热、胃肠道反应、畏冷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ESS评分积分>96分,Barthel指数显示为100分,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为治愈;ESS评分积分>85分,Barthel指数>90分,可自理生活,为显著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病情明显改善,为改善;ESS评分积分<50分,Barthel指数<70分,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明显恶化,为无效[3]。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ESS积分的比较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参照组治愈12例(24.5%),显著改善13例(26.5%),改善15例(30.6%),无效9例(18.4%),有效率为81.6%,研究组治愈19例(47.5%),显著改善13例(32.5%),改善5例(12.5%),无效3例(7.5%),有效率为92.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治疗期间,参照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静脉局部发红、轻度灼热感1例,放慢滴速后患者的耐受性以及症状消失,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研究组有1例恶心,1例头晕,不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率为5.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最为常见的脑梗死症状表现为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比较多发,多在活动中突然发作,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在数秒至几分钟内局灶型神经体征会达到高峰,多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完全性卒中[4]。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为脑梗死周围的缺血半影区和缺血中心区或缺血半暗带区形成梗死病灶系。缺血中心区因有完全缺血或脑血流量严重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在缺血半影区内,其中存在的侧支循环,可获取部分的血液供给,虽在短期内伤及神经细胞,但仍有存活,处于可逆状态。若在有效期间内可保证血液供应的正常恢复,则脑代谢障碍情况可明显改善,同时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早日恢复[5],因此,成功救治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救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为溶栓疗法,但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不良,并发症较多,不适宜实施溶栓治疗[6],因此,考虑采用非溶栓方法治疗恢复神经功能(治疗老年脑梗死的重点)。依达拉奉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剂,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同时改善脂质过氧化情况,有效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组方为地龙、水蛭,经过加工提取制作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水蛭素样物质、蚓激酶样物质。其中水蛭素样物质为一种强效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抗凝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7]。蚓激酶是从石洞地龙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物具有溶栓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浓度,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利于脑血流量增加[8-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有效率,治疗4、14 d后的ES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彦荣.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49-150.

[2] 杨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09-1710.

[3] 林义忠.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3):68-69.

[4] 张军花.老年脑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11):1179.

[5] 李佳琦,刘海燕.老年脑梗塞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11(11):884-886.

[6] 李俊英.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37-238.

[7] 李琴芝,王一军.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26):144.

[8] 邹荣成.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383-385.

[9] 胡良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65-166.

[10] 熊杰.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37.

[11] 潘丹红,瞿笑丰,沈燕.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内皮素-1和D-二聚体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9):702-705.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老年脑梗死依达拉奉
奥拉西坦与丹参多酚酸盐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