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4-09-25杨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

杨琳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卵巢情况、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 结果 治疗后的BMI、WH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痤疮、多毛、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症状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78-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HA)、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胰岛素血症(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1]。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的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临床上多用来治疗PCOS[2]。本研究对38例PCOS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6岁,平均(24.97±4.35)岁;病程0.7~2.2年,平均(1.2±0.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PCOS的诊断标准,入院时伴有一定的月经稀少、毛发增多、不孕、体重增加、痤疮等临床症状;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内未经过任何激素或药物治疗,并排除甲状腺内分泌器官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3年As-RM于Rotterdam会议制订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①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②HA及雄激素水平增高的临床表现;③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检查显示卵巢上直径为2~9 mm的卵泡数>12个,或者卵巢体积>10 ml;④符合以上标准至少2项,并排除其他导致HA及排卵异常的疾病。

1.3 方法

于患者月经周期的第3~5天(无月经周期的患者除外)静脉采血,测量患者的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于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江苏德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1252)口服,500 mg/次,3次/d,疗程3个月或出现排卵时停药。

1.4 评价指标

①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②患者治疗前后的卵巢情况,包括卵巢体积、多囊卵巢症状的改善及月经情况,包括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的变化;③患者的E2、T、FSH、LH、FSG、FINS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BMI、WHR、痤疮及多毛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2.2 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及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E2、T、FSH、LH、FSG、FINS水平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1周内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3 讨论

PCOS多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HA、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3],常伴有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体重增加、毛发增多、痤疮等症状,发病率高达6%~8%,随着病程进展,可导致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4]。PCOS患者的E2、T、FSH、LH、FSG、FINS等水平有明显增高趋势,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5-6]。研究表明,50%以上的PCOS患者表现为INS,INS会刺激卵巢和肾上腺,使细胞色素酶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雄激素分泌量增加[7],因此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对PCO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多用来调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症状;同时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生成,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8-11]。对于PCOS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的BMI、WHR显著下降,痤疮、多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明显下降,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中激素水平,恢复卵巢功能,改善月经不调;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仁梅,吴亚菊,沈丽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68-69,71.

[2] 徐明霞,王爱琴,李淑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18):85-86.

[3] 张艳萍,王彩凤.二甲双胍和妈富隆联合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77-78.

[4] 李曾一,李玉秀.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药品评价,2012,9(25):15-18.

[5] 李蓉,曾玖芝,杜昂鹰.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2):207-209.

[6] 赵欣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90-192.

[7] 梁秀文,李雪云,何雁红.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66-267.

[8] 宣飞兰.复方去氧孕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21-1622.

[9] 王雁,高莉.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8):1218-1219.

[10] 罗永芳,黄丽.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2):277-279.

[11] 梁文红.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6):88-90.

(收稿日期:2014-06-19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卵巢情况、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 结果 治疗后的BMI、WH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痤疮、多毛、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症状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78-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HA)、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胰岛素血症(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1]。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的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临床上多用来治疗PCOS[2]。本研究对38例PCOS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6岁,平均(24.97±4.35)岁;病程0.7~2.2年,平均(1.2±0.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PCOS的诊断标准,入院时伴有一定的月经稀少、毛发增多、不孕、体重增加、痤疮等临床症状;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内未经过任何激素或药物治疗,并排除甲状腺内分泌器官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3年As-RM于Rotterdam会议制订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①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②HA及雄激素水平增高的临床表现;③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检查显示卵巢上直径为2~9 mm的卵泡数>12个,或者卵巢体积>10 ml;④符合以上标准至少2项,并排除其他导致HA及排卵异常的疾病。

1.3 方法

于患者月经周期的第3~5天(无月经周期的患者除外)静脉采血,测量患者的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于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江苏德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1252)口服,500 mg/次,3次/d,疗程3个月或出现排卵时停药。

1.4 评价指标

①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②患者治疗前后的卵巢情况,包括卵巢体积、多囊卵巢症状的改善及月经情况,包括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的变化;③患者的E2、T、FSH、LH、FSG、FINS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BMI、WHR、痤疮及多毛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2.2 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及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E2、T、FSH、LH、FSG、FINS水平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1周内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3 讨论

PCOS多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HA、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3],常伴有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体重增加、毛发增多、痤疮等症状,发病率高达6%~8%,随着病程进展,可导致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4]。PCOS患者的E2、T、FSH、LH、FSG、FINS等水平有明显增高趋势,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5-6]。研究表明,50%以上的PCOS患者表现为INS,INS会刺激卵巢和肾上腺,使细胞色素酶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雄激素分泌量增加[7],因此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对PCO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多用来调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症状;同时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生成,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8-11]。对于PCOS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的BMI、WHR显著下降,痤疮、多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明显下降,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中激素水平,恢复卵巢功能,改善月经不调;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仁梅,吴亚菊,沈丽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68-69,71.

[2] 徐明霞,王爱琴,李淑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18):85-86.

[3] 张艳萍,王彩凤.二甲双胍和妈富隆联合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77-78.

[4] 李曾一,李玉秀.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药品评价,2012,9(25):15-18.

[5] 李蓉,曾玖芝,杜昂鹰.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2):207-209.

[6] 赵欣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90-192.

[7] 梁秀文,李雪云,何雁红.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66-267.

[8] 宣飞兰.复方去氧孕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21-1622.

[9] 王雁,高莉.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8):1218-1219.

[10] 罗永芳,黄丽.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2):277-279.

[11] 梁文红.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6):88-90.

(收稿日期:2014-06-19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卵巢情况、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 结果 治疗后的BMI、WH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痤疮、多毛、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症状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78-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HA)、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胰岛素血症(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1]。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的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临床上多用来治疗PCOS[2]。本研究对38例PCOS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8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6岁,平均(24.97±4.35)岁;病程0.7~2.2年,平均(1.2±0.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PCOS的诊断标准,入院时伴有一定的月经稀少、毛发增多、不孕、体重增加、痤疮等临床症状;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内未经过任何激素或药物治疗,并排除甲状腺内分泌器官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3年As-RM于Rotterdam会议制订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①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②HA及雄激素水平增高的临床表现;③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检查显示卵巢上直径为2~9 mm的卵泡数>12个,或者卵巢体积>10 ml;④符合以上标准至少2项,并排除其他导致HA及排卵异常的疾病。

1.3 方法

于患者月经周期的第3~5天(无月经周期的患者除外)静脉采血,测量患者的雌二醇(E2)、睾丸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于月经周期第3天或黄体撤退性出血的第3天,给予二甲双胍(江苏德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1252)口服,500 mg/次,3次/d,疗程3个月或出现排卵时停药。

1.4 评价指标

①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②患者治疗前后的卵巢情况,包括卵巢体积、多囊卵巢症状的改善及月经情况,包括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的变化;③患者的E2、T、FSH、LH、FSG、FINS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BMI、WHR、痤疮及多毛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2.2 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及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E2、T、FSH、LH、FSG、FINS水平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1周内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3 讨论

PCOS多见于育龄妇女,是一种以排卵次数减少或无排卵、HA、I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疾病[3],常伴有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体重增加、毛发增多、痤疮等症状,发病率高达6%~8%,随着病程进展,可导致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4]。PCOS患者的E2、T、FSH、LH、FSG、FINS等水平有明显增高趋势,HA和INS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PCOS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5-6]。研究表明,50%以上的PCOS患者表现为INS,INS会刺激卵巢和肾上腺,使细胞色素酶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雄激素分泌量增加[7],因此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对PCO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多用来调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症状;同时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生成,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8-11]。对于PCOS患者来说,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卵巢排卵,调节月经不调,降低体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部38例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的BMI、WHR显著下降,痤疮、多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多囊样卵巢、卵巢体积增大、月经稀少、继发性闭经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T、FSH、LH、FSG、FINS等检验结果明显下降,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中激素水平,恢复卵巢功能,改善月经不调;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提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仁梅,吴亚菊,沈丽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68-69,71.

[2] 徐明霞,王爱琴,李淑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18):85-86.

[3] 张艳萍,王彩凤.二甲双胍和妈富隆联合用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77-78.

[4] 李曾一,李玉秀.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药品评价,2012,9(25):15-18.

[5] 李蓉,曾玖芝,杜昂鹰.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2):207-209.

[6] 赵欣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90-192.

[7] 梁秀文,李雪云,何雁红.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66-267.

[8] 宣飞兰.复方去氧孕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21-1622.

[9] 王雁,高莉.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8):1218-1219.

[10] 罗永芳,黄丽.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2):277-279.

[11] 梁文红.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6):88-90.

(收稿日期:2014-06-19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说说“胰岛素抵抗”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