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影响

2014-09-25袁俊漆伟男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胆红素急性脑梗死

袁俊+++漆伟男

[摘要]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脑保护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粉防己碱片剂口服。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升高,治疗后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治疗组治疗后7、14 d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粉防己碱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升高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和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粉防己碱;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55-03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etrandrine;Bilirubin

有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人群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相对较高的胆红素水平是脑梗死的一个保护因素[1]。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预后良好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的。因此,适当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粉防己碱是千金藤属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主要活性成分,属双苄基异喹啉类,已有临床实验证明有一定疗效[2-3]。本研究探讨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符合最新指南修订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40例,年龄在45~75岁,发病在24 h内,伴有一侧肢体无力,肌力在0~Ⅳ级的意识清醒,排除伴有出血和复发的脑梗死以及后循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其他组织器官疾病。其中男80例,女60例,入院时发病时间均>6 h时间窗,不适合溶栓治疗。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用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该项研究,而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批准同意该项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如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脑保护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粉防己碱片剂(浙江金华制药厂提供,规格0.02 g)口服,2片/次,3次/d,观察2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一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根据患者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肌瘫痪程度、言语能力、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8个方面进行评分,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与同组前一时间点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与同组前一时间点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

3 讨论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近来研究发现胆红素是体内一种抗氧化剂,适量的胆红素对脑等组织具有保护作用[4]。胆红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在体内能阻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自由基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损伤,还能保护脂溶性蛋白不被氧化,此外,胆红素还可抑制补体的炎症反应,而这些均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5]。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及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6]。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程度的一个辅助性指标[7]。还有研究[8]显示大脑局部缺血有利于胆红素发挥抗氧化作用,适当浓度的胆红素对神经有保护作用。脑梗死后胆红素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保护神经元,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阻止病情加重,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脑梗死急性期病灶局部因缺氧造成氧自由基生成,可加重局部损伤及增加梗死面积,而胆红素水平适当升高可以起到降低血脂、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组织的作用[9-11]。

粉防己碱是一种天然的非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脑组织细胞损伤的基础。粉防己碱可以通过对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来减轻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内钙超负荷,进而达到减少脑组织损伤的作用[3]。粉防己碱还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而达到抗脑血管痉挛及减轻炎性损害的作用[12]以及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3]。粉防己碱还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而这些都能减轻脑组织损伤,保护急性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

本研究发现,粉防己碱可以在正常范围内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抗脑组织损伤,保护脑组织,进而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而且粉防己碱本身也具有减轻脑组织损伤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因此,粉防己碱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婷,苗玲.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0):513-517.

[2] 高树华.粉防己碱治疗50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41-142.

[3] 袁俊,胥宾芬,曾俊峰.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9(13):44-45.

[4] 黄齐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29-30.

[5] 杨承志,孟新颜,黄文娟.血清胆红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70-1771.

[6] 刘娜,任中秀,徐树军.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60-61.

[7] 吴志忠,黎兰芳,詹细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10,45(8):795-796.

[8] 潘瑞华,库建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6):26-27.

[9] 张元晓,李正仪.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2,7(2):148-150.

[10] 曹红元,刘雨辉,李惠允,等.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51-54.

[11] 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55-59.

[12] 刘力强,耿少梅,焦保华.粉防己碱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5):363-366.

[13] 王裕勤,曹雪滨,冯义柏.粉防己碱抑制心肌细胞磷酸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57-59.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郭静娟)

[参考文献]

[1] 李婷,苗玲.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0):513-517.

[2] 高树华.粉防己碱治疗50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41-142.

[3] 袁俊,胥宾芬,曾俊峰.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9(13):44-45.

[4] 黄齐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29-30.

[5] 杨承志,孟新颜,黄文娟.血清胆红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70-1771.

[6] 刘娜,任中秀,徐树军.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60-61.

[7] 吴志忠,黎兰芳,詹细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10,45(8):795-796.

[8] 潘瑞华,库建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6):26-27.

[9] 张元晓,李正仪.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2,7(2):148-150.

[10] 曹红元,刘雨辉,李惠允,等.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51-54.

[11] 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55-59.

[12] 刘力强,耿少梅,焦保华.粉防己碱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5):363-366.

[13] 王裕勤,曹雪滨,冯义柏.粉防己碱抑制心肌细胞磷酸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57-59.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郭静娟)

[参考文献]

[1] 李婷,苗玲.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0):513-517.

[2] 高树华.粉防己碱治疗50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41-142.

[3] 袁俊,胥宾芬,曾俊峰.粉防己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9(13):44-45.

[4] 黄齐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29-30.

[5] 杨承志,孟新颜,黄文娟.血清胆红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70-1771.

[6] 刘娜,任中秀,徐树军.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60-61.

[7] 吴志忠,黎兰芳,詹细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10,45(8):795-796.

[8] 潘瑞华,库建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6):26-27.

[9] 张元晓,李正仪.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2,7(2):148-150.

[10] 曹红元,刘雨辉,李惠允,等.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51-54.

[11] 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55-59.

[12] 刘力强,耿少梅,焦保华.粉防己碱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5):363-366.

[13] 王裕勤,曹雪滨,冯义柏.粉防己碱抑制心肌细胞磷酸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57-59.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胆红素急性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