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效果分析

2014-09-25陈朝龙杨庆

软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政府投资经济增长

陈朝龙+杨庆

摘要: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存在差异:短期内,政府投资作用有限,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长期看,政府投资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大于民间投资。因此,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而为了长期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长期有规划的投资。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投资;民间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F0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7-0015-05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Private Investment Stimula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CHEN Chaolong,YANG 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0054)

Abstract: This paper herein intends to full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investments,private investments and GDP growth,through such measurement approaches as cointegration test,Granger causality test,VEC model,IRF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government investments and private investments play a varied role in push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a shortterm perspective,government investments play a limited role while private investments play a greater role in comparison; while from a longterm angle,government investments perform better than private investments in driving 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 investments; private investments

引言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喻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主要包括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及外商投资,其中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占据我国总投资的主体地位,且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型。从2002年到2011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连续10年维持在40%以上,2009年更是高达876%,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发改委表示,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8%,高于上年目标,暗示中国仍将高度依赖投资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我国的投资拉动主要是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尚未被真正调动起来。继2009年中央实施“四万亿”投资计划之后,数据显示直接政府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例已有所下降,但进入财政预算的投资项目只是全部政府投资中的小部分,财政预算之外的大部分,如各类国企投资是“更自由的”政府投资。

中国的政府主导型投资模式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发展,但重政府投资、轻民间投资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因为政府投资周期性强,滞后作用明显,其投资对象一般固定资产比例高,经济波动对其影响大,经营风险大,这加剧了经济周期性波动与政策反复调整,使经济出现非正常波动,不利于长期持续和谐的发展。

同样,西方国家采取的重民间投资、轻政府投资的政策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民间投资的前瞻性不如政府投资,由于政府的提前调节能力有限,一旦出现不利因素的累积,将会促使危机的发生与加剧。其次,民间投资带有很大的趋利性质,容易产生不利于民生的投机行为(如房地产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中国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紧急出台了两年内财政投资4万亿的救援计划,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如此,每当遇到经济不利时,加大政府投资已成为我国屡试不爽的法宝。已有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等特殊环境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对短期内快速复苏经济、开启民间资本具有重大意义[1]。但是仅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减少但无法避免危机,并且我国政府投资主要用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周期长,短期内很难收到效益。因此,一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政府投资,更需要刺激民间投资的扩大,以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纵观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的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计划,均试图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政府投资,如两年内实现四万亿投资,大修高速公路、铁路等;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家电下乡”等。而这些刺激经济的手段中,重点放在投资方面,尤其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拉动,投资效益是未知的,运作不好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又增加了成本。因此,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在扩大内需的前提下,如何优化投资结构,使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协同发展,更有效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1文献综述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大部分研究侧重于考察某一种投资与GDP的关系,或只考察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较少将两种投资结合起来共同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少数研究要么仅限于理论分析,要么实证分析不全面。

11国内文献综述

汪碧瀛等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探究,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带动力度不够,而若通过带动私人产出来刺激经济,其影响较大[2]。张宏霞通过协整、Granger检验等实证研究,深入考察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认为地方政府投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3]。张洁等对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民间投资能拉动经济增长,但二者之间仅仅为单向的因果关系[4]。陈兆荣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民间投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度不同,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5]。王吉恒等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6]。陈时兴通过IS-LM模型,对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既存在“挤入”效应也存在部分“挤出”效应,但累积挤出效应并不存在[7]。马宁等通过建立VAR模型,对西部地区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府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民间投资[8]。陈真玲通过VAR模型等计量分析,对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小于民间投资,原因是政府投资效率低下等负面效应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陈真玲并没有建立VEC模型,忽略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

12国外文献综述

Auschauer用回归分析发现,美国的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产出弹性为039[9]。Fisher用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政府预算盈余与私人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增加政府支出会减少预算盈余(增加预算赤字),从而挤出私人投资[10]。Kelly认为,政府投资能对民间投资起补充作用,进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尤其是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国防等领域的投资作用尤为明显[11]。Barron、Levine等用实证分析方法表明,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12,13]。Khan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投资相比民间投资而言,效率更低[14]。Jakob通过因果关系研究认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方面;而经济增长对民间投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房屋建筑方面[15]。Stansel等利用美国所有大城市区域的一个综合数据集,研究了地方政府的花费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最终证实了地方政府的总体花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然而,地方政府的投资与修建高速公路花费的百分比,都与经济增长有积极显著的关系[16]。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图进行改进: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结合起来共同探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为全面地从长期、短期两个方面考察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的最终成果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澄清了一些实践中的不妥当做法,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实证过程分析

21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本文选取我国1980~2011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以GDP、政府投资(GI)、民间投资(PI)和劳动力投入(L)为内生变量构建VEC模型。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投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而技术进步内生于经济增长,因此暂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内生影响,而变量劳动力投入L只为平衡模型,不作分析探讨。政府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有经济投资,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因素影响,得到以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政府投资。而民间投资是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国有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的国内非政府投资,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平减处理,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民间投资。对GDP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GDP。选择就业人数表示劳动力的投入。变量GI、PI 、GDP、L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均为非平稳序列。此外,考虑到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所有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记为lnGDP、lnGI、lnPI和lnL。

22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221单位根检验

在构造误差修正模型以前,首先应该对每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才能够避免不平稳而造成伪回归。本文采用的是传统的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形式

(C,T,K)ADF值P值5%临界值结论lnGDP(C,T,1)-18900635-3568不平稳DlnGDP(C,0,1)-37290008-2968平稳ln GI(C,0,2)-01730931-2968不平稳Dln GI(C,0,1)-37010010-2968平稳lnPI(C,T,1)-18650647-3568不平稳DlnPI(C,0,0)-42740002-2964平稳ln L(C,T,0)-02540989-3563不平稳Dln L(C,0,0)-39580005-2964平稳注:D表示一阶差分,检验形式中的C、T 、K 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选择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

结果表明,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lnGDP 、Dln GI、DlnPI 、Dln L的ADF检验值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稳定的,说明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I(1),满足协整关系的前提。

222协整检验

由于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因此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的方法,以检测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对变量DlnGDP 、Dln GI、DlnPI 、Dln L的反复试验构建VAR模型,根据VAR模型的AIC、SC及LR等准则,判断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4,结果见表2。然后,协整检验的滞后期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减1,即可判断出协整检验的滞后期为3,结果如表3、表4所示。表2VAR最优滞后期选择准则

Lag LogLLRFPE AICSC HQ062006NA 187e-07-4143-3953-40851208657240911168e-11-13475-12523-131832223510 20171197e-11-13394-11681-128703249342 27677121e-11-14096-11627-13340429573236449*221e-12*-16267*-13031*-15278*表3JJ协整检验结果

原假设特征根迹统计

量值5%的

临界值P值不存在协整关系*0950139510478560000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079555590297970000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029911201154950191最多存在三个协整关系0045127538420259注:*表示在5%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表4标准化后的协整向量

lnGDPln GIlnPIln L1000-0393-0375-0363(0104)(0045)(0178)由表3可知,变量lnGDP、ln GI、lnPI和ln L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因此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表达式为:

lnGDP=0393lnGI+0375lnPI+0363lnL

通过协整关系式,可以看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及劳动力投入都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政府投资每增加1%,GDP则增长0393%;民间投资每增加1%,GDP则增长0375%。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一定条件下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虽然由协整检验可知,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并不能得知各变量之间是否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前,最重要的是确定其滞后期,考虑到Granger因果关系实质是利用VAR模型来进行一组系数显著性检验,因此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即为Granger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期,从而得出本文的Granger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期为4。

由表5可知,政府投资与GDP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政府投资能很好促进GDP的增长,而GDP增长也能有效促使政府投资的增加。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发达,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而政府投资一般又偏向于通信、教育等对经济促进较大的领域;经济的发展又刺激了这些领域的需求,促进了政府投资的增加。

民间投资与GDP之间仅为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民间投资非GDP的格兰杰原因,而GDP是民间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一方面,民间投资对GDP影响不明显,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增长还受到消费、出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推动民营企业的兴起,促进了民间资本的发展。

表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原假设F统计量P值结论ln GI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 4544*0010拒绝lnGDP不是ln GI的格兰杰原因 4658*0009拒绝lnPI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05430706接受lnGDP不是lnPI的格兰杰原因 3254*0034拒绝lnPI不是ln GI的格兰杰原因18310165接受lnGI不是lnPI的格兰杰原因17320185接受lnL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06310646接受lnGDP不是lnL的格兰杰原因17670177接受注:*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

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存在“零和”效应。由于政府投资一般由政府调控,市场对其影响非常小,从而政府投资受民间投资影响也非常小。

24误差修正模型

前文所做的协整检验仅验证了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其短期动态关系还需要进行深入考察。因此为进一步分析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需建立VEC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一般可表示为:ΔYt=p-1i=1ΓiΔYt-i+αECMt-1+εt,其中ECMt-1表示根据协整方程计算的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间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非均衡误差;系数矩阵α是调整参数,反映变量当期的变化消除非均衡误差的速度。

下面是在协整的基础上构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ΔYt=087-008-044-0001

-077044006035

047-016059021

-064-015003-024ΔYt-1+018-042008-033

-041-052-058-018

038028-051-041

-093-036054050ΔYt-2

+047-191129023

002-026-039-022

030-135110020

009039-162047ΔYt-3

+-069

083

-039

084ECMt-1+003

042

-003

037;

ΔYt=D(lnGDP)

D(lnGI)

D(lnPI)

D(lnL)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t-1=lnGDP-014lnGI-043lnPI-133lnL+1046。

上述模型的对数似然值较大为29013,而AIC=-1587、SC=-1263,其值较小,表明模型的整体效果较好。从短期看,在VEC模型的lnGDP方程中,滞后三期的政府投资、滞后三期的民间投资对其影响显著,系数分别为-191、128;在lnGI方程中,滞后一期的GDP、滞后二期的民间投资对其影响显著,系数分别为-077、-058;在lnPI方程中,滞后三期的GDP、滞后三期的政府投资对其影响显著,系数分别为030、-135。以上结果表明,短期内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促进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也会带动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的增加。

2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并且判定变量与变量间的影响是正还是负,以及此种影响在变量之间到底能持续多久,本文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4)为基础,采用“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全面的分析,图中实线表示变量受冲击后的走势,两侧虚线表示走势的两倍标准误差。针对本文的研究重点,仅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结果如图1至图4。

图1表明,GDP对政府投资标准新息的脉冲响应从第5期才开始有响应,说明政府投资前5年对GDP作用不明显,体现了政府投资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从第5期开始逐渐上升,第7期时达到顶点,随后逐渐下降。

图2表明,GDP对民间投资标准新息的脉冲响应第2期开始有响应,并且稳步上升,第7期到达顶点后开始下降,第8期后出现负值,说明民间投资对GDP短、中期内具有正面的冲击效应,但在第8期后产生负向效应。

图3表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标准新息的脉冲响应呈现出了周期性波动,在前5期内民间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政府投资的负向发展,但从第5期后对政府投资的影响就会呈现出正向效应。即民间投资在短期内对政府投资有一个“挤出”效应,第5期后又变为“挤入”效应。

图4表明,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标准新息脉冲响应从第1期开始就保持着一定的正向波动,并一直持续下去,在第7期、第8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说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正面的冲击效应,即所谓的“挤入”效应。

26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根据各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即定量地分析计算各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由于能够把VAR模型中一个变量的方差分解到各个扰动项上,并捕捉到各扰动项作用于每个变量的相对程度,便于了解不同结构冲击的相对重要性。由此,本文运用Cholesky 分解法来考察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GDP方差的贡献率。

如图5所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在前2年对GDP的贡献率都不大,从第2年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并且从第3年至第6年,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在第5年的贡献率达到最大3865%,之后稳定在32%左右。而第6年以后政府投资开始发挥主要作用,对GDP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民间投资,最高达到509%左右。这与之前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一致。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从第3年至第6年间,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第6年以后,政府投资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民间投资。

3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成果相比以往的研究有所区别,通过计量模型的探究将结果细化到了具体的年份,如在3~6年间,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第6年后,政府投资对经济的作用开始大于民间投资。这些结论的细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启示:研究发现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呈现互补效应,因此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态的不同,调控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投资时间、规模及投向等,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具体结论归纳如下:

(1)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协整分析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政府投资每增加1%,GDP则增长0393%;民间投资每增加1%,GDP则增长0375%。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在短期内,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的增加。

(2)政府投资对短期GDP刺激有限,而民间投资能有效刺激短中期经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政府投资在前5年对GDP的影响作用不大,验证了政府投资的“滞后效应”。而民间投资在短、中期对GDP具有正向影响,能很好地刺激短期经济发展。此外,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挤入”效应;而民间投资在短期内对政府投资先呈现“挤出”效应,之后转变为“挤入”效应。

(3)长期看,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能够发挥主导作用。从方差分解的贡献度看,从第3到第6年间,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第6年以后,政府投资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民间投资。

由于政府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刺激未来的长远经济计划,时滞期长,对刺激短期经济作用不明显。而民间投资机制活、效率高、见效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投资的局限性,对刺激短期经济增长效果较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对象、时间及效率方面都没有冲突,且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追求二者的共同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首先是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发展;其次是加快民营企业的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其顺利投资;此外,政府应引导民间投资合理流向西部地区,为其提供更广泛的生产扩张空间。

(2)对于长期经济的发展,仍需政府投资来调控,并且要保持政府投资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刺激长期经济增长,首先要明确政府投资的投向,加大投资铁路、通信等基础性产业以及环保、教育等公共部门,防止市场失灵;其次,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减少投资结构性矛盾等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陈真玲.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汪碧瀛,周源.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1):138-141.

[3]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34.

[4]张洁,刘科伟.我国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6):65-67.

[5]陈兆荣.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教育,2007(4):60-61.

[6]王吉恒,王微微.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1(1):70-71.

[7]陈时兴.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1980~2010年的中国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2(10):169-176.

[8]马宁,邹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分析——基于VAR模型的研究[J].2009(4):60-62.

[9]Aschauer D. Does Public Capital Crowd Out Private Capital?[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171-188.

[10]Fisher S.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in Growth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485-512.

[11]Kelly Trish.Public Investment and Growth: Testing the Non-linearity Hypothesi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1997,11(2):249-262.

[12]Barron R.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5):407-443.

[13]Levine,Renelt.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4): 942-963.

[14]Khan,Kumar.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 and the Growth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59:69-88.

[15]Jakob B Madsen.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Letters,2002,74:157-163.

[16]Stansel,Dean.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J].The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and Economic Studies,2009,34(2): 244-259. (责任编辑:张勇)

由于政府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刺激未来的长远经济计划,时滞期长,对刺激短期经济作用不明显。而民间投资机制活、效率高、见效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投资的局限性,对刺激短期经济增长效果较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对象、时间及效率方面都没有冲突,且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追求二者的共同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首先是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发展;其次是加快民营企业的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其顺利投资;此外,政府应引导民间投资合理流向西部地区,为其提供更广泛的生产扩张空间。

(2)对于长期经济的发展,仍需政府投资来调控,并且要保持政府投资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刺激长期经济增长,首先要明确政府投资的投向,加大投资铁路、通信等基础性产业以及环保、教育等公共部门,防止市场失灵;其次,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减少投资结构性矛盾等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陈真玲.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汪碧瀛,周源.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1):138-141.

[3]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34.

[4]张洁,刘科伟.我国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6):65-67.

[5]陈兆荣.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教育,2007(4):60-61.

[6]王吉恒,王微微.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1(1):70-71.

[7]陈时兴.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1980~2010年的中国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2(10):169-176.

[8]马宁,邹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分析——基于VAR模型的研究[J].2009(4):60-62.

[9]Aschauer D. Does Public Capital Crowd Out Private Capital?[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171-188.

[10]Fisher S.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in Growth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485-512.

[11]Kelly Trish.Public Investment and Growth: Testing the Non-linearity Hypothesi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1997,11(2):249-262.

[12]Barron R.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5):407-443.

[13]Levine,Renelt.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4): 942-963.

[14]Khan,Kumar.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 and the Growth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59:69-88.

[15]Jakob B Madsen.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Letters,2002,74:157-163.

[16]Stansel,Dean.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J].The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and Economic Studies,2009,34(2): 244-259. (责任编辑:张勇)

由于政府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刺激未来的长远经济计划,时滞期长,对刺激短期经济作用不明显。而民间投资机制活、效率高、见效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投资的局限性,对刺激短期经济增长效果较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对象、时间及效率方面都没有冲突,且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追求二者的共同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首先是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发展;其次是加快民营企业的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其顺利投资;此外,政府应引导民间投资合理流向西部地区,为其提供更广泛的生产扩张空间。

(2)对于长期经济的发展,仍需政府投资来调控,并且要保持政府投资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刺激长期经济增长,首先要明确政府投资的投向,加大投资铁路、通信等基础性产业以及环保、教育等公共部门,防止市场失灵;其次,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减少投资结构性矛盾等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陈真玲.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汪碧瀛,周源.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1):138-141.

[3]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34.

[4]张洁,刘科伟.我国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6):65-67.

[5]陈兆荣.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教育,2007(4):60-61.

[6]王吉恒,王微微.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1(1):70-71.

[7]陈时兴.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1980~2010年的中国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2(10):169-176.

[8]马宁,邹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分析——基于VAR模型的研究[J].2009(4):60-62.

[9]Aschauer D. Does Public Capital Crowd Out Private Capital?[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171-188.

[10]Fisher S.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in Growth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485-512.

[11]Kelly Trish.Public Investment and Growth: Testing the Non-linearity Hypothesi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1997,11(2):249-262.

[12]Barron R.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5):407-443.

[13]Levine,Renelt.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4): 942-963.

[14]Khan,Kumar.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 and the Growth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59:69-88.

[15]Jakob B Madsen.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Letters,2002,74:157-163.

[16]Stansel,Dean.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J].The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and Economic Studies,2009,34(2): 244-259. (责任编辑:张勇)

猜你喜欢

政府投资经济增长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如何有效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监管方式方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