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闹市区超深地铁车站的顺逆作结合施工技术

2014-09-20

建筑施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衬土方车站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漕宝路站位于徐汇区漕宝路与漕溪路(上为沪闵高架)地下,车站东端设换乘通道下穿漕溪路,与漕溪路东侧的既有1号线漕宝路站采用通道换乘。

本车站为地下4 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外包尺寸150 m×22.8 m,标准段开挖深度约为28.6 m,端头井开挖深度约为30.1 m(西端)和30.4 m(东端),主体结构基坑面积为3 610 m2。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漕宝路下方管线众多,而且管线铺设年代也比较久远,对于基坑产生的变形比较敏感。车站主体南侧、离车站地下连续墙最近的为1 根Φ1 200 mm合流污水管距离基坑4 m,埋深7 m,为闵行、徐汇两区污水输送主干管线,且管线铺设于上世纪80年代,保护要求极高。另外还有煤气、上水、雨水等众多管线,也都在基坑1 倍开挖深度内。

车站基坑东侧,有沪闵路高架及运营中的轨交1号线漕宝路车站,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

2 顺逆作结合施工方案

车站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且地下连续墙也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

车站基坑采用顺逆结合施工,沿基坑共设置9 道支撑,第1道为混凝土支撑,第2、3、4道为钢支撑,第5道为逆作板,第6道为钢支撑,第7道为逆作板,第8、9道为钢支撑,8~12轴间设置4 道混凝土支撑,既发挥顺作法的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地下3、4层楼板逆作又增加了支撑的刚度,减少了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图1为车站支撑体系示意。

图1 车站结构支撑体系

3 顺逆结合施工要点

3.1 施工工序[1-5]

地下连续墙施工→开挖地下1、2层土方→施工混凝土支撑及钢支撑(随挖随撑)→施工地下2层逆作板→暗挖地下3层土方→施工地下3层逆作板→暗挖地下4层土方→施工大底板→施工地下4层逆作墙、柱→施工地下3层逆作墙、柱→施工地下2层墙、柱及地下1层板→施工地下1层墙、柱及顶板→主体结构完成

3.2 土方开挖

逆作法施工的特点是利用结构梁、板本身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替代临时支撑,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有效地保证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为确保本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基坑土体分9 皮土开挖,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进行挖土、支撑施工,做到了“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施工要求。地下1、2层的土采用2 组机械由两端向中间逐层明挖施工,开挖至B2、B3板下1.3 m处浇筑厚200 mm C30早强混凝土作垫层,搭设短排架,浇筑逆作板。逆作板下采用分层分块开挖,先中间后两侧顺序开挖。对于车站端头井,首先撑好标准段内的2 根对撑,再挖斜撑范围内的土方,最后挖除坑内的其余土方。

3.3 逆作法墙、柱施工

3.3.1 内衬墙、柱插筋施工

(a)针对逆作板上下柱截面变化特点,对原有接驳器留置在板顶、梁底的方案进行优化,分别在板梁上下留出一定距离插筋,解决接驳器留置歪斜而无法使用的弊端;

(b)先进行逆作板钢筋的施工,待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再进行插筋位置的确定;

(c)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钢筋,观察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位;

(d)为确保工程质量,在预留插筋直螺纹丝头套塑料保护套,防止施工过程中螺纹丝扣损坏,并在钢筋上涂刷水泥砂浆进行保护。

3.3.2 墙、柱混凝土施工

(a)结构柱混凝土施工。在浇筑地下2层、3层逆作板时,采用在结构柱的4 个角上预留浇捣口,待该板下结构柱的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使用,用泵管从浇捣口送入,并高出接触面至少300 mm,由Φ35 mm的振动棒采用内侧振动、外侧敲打的方式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图2)。在施工中采用了高流动性细石混凝土,解决结构柱尺寸较小、配筋较密、层高较高等不利于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b)内衬墙混凝土施工。逆作板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处,在上下水平施工缝处都预埋钢板止水带,结构板内每隔1 500 mm设置浇捣口,钢板止水带内侧增加Φ50 mm的注浆管,按照2 000 mm间距设置。在下方内衬墙施工时,注浆管作为出气孔,引导混凝土尽量充填止水钢板内侧区域。内衬墙施工完毕后,采取后注浆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下方施工缝因逆作法浇捣而导致的施工缝不密实的问题(图3)。

图2 逆作柱节点

图3 内衬墙浇捣节点

3.4 逆作板下临时钢支撑施工

因逆作板施工完毕后,达到100%强度、完全发挥支护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本工程超深基坑逆作法板施工时(B2、B3板),在下方安装1 道临时钢支撑,在逆作板撑强度达到要求前,起到临时支护作用。在开挖下皮土方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钢支撑时,通过预留在逆作板下的吊环,用电动葫芦将临时钢支撑吊装就位,节省逆作板下钢支撑施工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作强度。

4 施工成效与总结

(a)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速率正常,基坑开挖深度达到地下30 m,地下连续墙变形基本都控制在70 mm左右,周边管线沉降控制在80 mm以内,未发生管线事故。

(b)立柱变形在初期比较明显,随着地下2 层板的浇筑,立柱上抬速率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说明逆作板完成后,基坑形成箱体,有很好的抗隆起作用。

(c)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可以看出顺逆结合的施工方法有效发挥了钢支撑顺作速度快和逆作板撑变形小的优势。

本车站通过合理的顺逆结合施工技术除发挥了各自的特点,有效控制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浪费,是超深基坑工程更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猜你喜欢

内衬土方车站
高耐磨Al2O3-SiO2-ZrO2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制备研究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磷酸反应槽内衬碳砖膨胀试验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
提高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道施工质量的途径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胡尖山油田内衬油管应用与效果评价
深基坑土方开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