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蜱与森林脑炎研究进展

2014-09-19石宏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防治

石宏武

摘要:森林脑炎是一类蜱媒职业性传染病,它对特定职业人群的健康构成了很大危害。该文对蜱的种类、分布、危害及森林脑炎的媒介蜱种、复合感染等进行了综述,为蜱的控制和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蜱;蜱媒传染病;森林脑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3-138-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icks and Forest Encephalitis

Shi Hongwu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Fuzhou 350119,China)

Abstract:The forest encephalitis is a kind of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threaten to the health of some specific occupation groups.This paper mainly intends to provide certain degree of value of the containment of tick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forest encephalitis,by summarizing the ticks′ species,distribution,damage and the forest encephalitis′ media ticks,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etc.

Key words:Ticks;Tick-borne encephalitis;Forest encephalitis;Prevention and cure

蜱是脊椎动物体表一类非永久性寄生虫,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一些特定人群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蜱,还会引起一类职业性传染病——森林脑炎。同时,由于蜱的种类、分布、携带病原等情况复杂,给蜱媒传染病的防治带来了诸多困难,也给公共安全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

1 蜱与蜱媒传染病

1.1 蜱的种类 蜱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亚目的一类小型节肢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已发现的蜱有3科18属890余种,其中,硬蜱科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1-2]。杨晓军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蜱类2科、6亚科,共计10个有效属、119个有效种[3],这其中约有30种蜱具有明显的医学重要性[4]。

1.2 蜱的危害 对动物而言,被蜱叮咬后会出现骚动不安和伤口感染,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对人类而言,蜱的危害早已超越叮咬、损伤、过敏等直接危害,更甚者是蜱媒传染病的流行[5]。蜱通过叮咬能够传播许多种疾病,从而成为人和家畜许多疾病的重要来源,其在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中发挥的作用仅次于蚊类。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6-7]。对于经常接触蜱的职业人群(经常在森林地区活动)来讲,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蜱媒疾病的极大威胁,甚至罹患蜱媒职业性传染病。

1.3 蜱媒传染病 蜱媒传染病现已发现有20余种。按照病原体的生物属性,可分为蜱媒病毒性疾病、蜱媒立克次体病、蜱媒细菌性疾病、蜱媒螺旋体疾病、蜱媒原虫病等。常见的包括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鼠疫、土拉杆菌病(野兔热)等[6-7]。流行病学方面,该类疾病的流行与自然地理(如花蜱属、盲蜱属分布于南方,而革蜱属、璃眼蜱属分布于北方)、季节、职业等条件相关。

2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称蜱媒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森林脑炎属于蜱媒传染病,是危害森林地区职业人员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8]。

2.1 传播特点 森林脑炎经携带病毒的蜱叮咬侵入人体,病毒可在蜱体内繁殖传代,因此,蜱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该病分布广泛,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森林地区,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地也有发生。林区采伐工人患病比较多,其发生具有严格的地区性、季节性、职业性。流行于每年5~6月,8月后下降,致残率为10%~15%,死亡率约为20%[9]。

2.2 主要症状 森林脑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d。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大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病程中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意识障碍、精神损害、肌肉瘫痪及系统损害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患者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a之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及精神障碍[10]。

2.3 媒介蜱种 可以传播森林脑炎的蜱类有约16种,包括全沟硬蜱(北方最主要的媒介种)、卵形硬蜱(南方最主要的媒介种)、嗜群血蜱等[2,3,11,12],其中分布较为广泛的媒介蜱种见表1。

表1 中国森林脑炎主要媒介蜱种分布区域

[媒介蜱种&属种&分布区域&全沟硬蜱&硬蜱属&北京、河北、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西藏、宁夏等&嗜群血蜱&血蜱属&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卵形硬蜱&硬蜱属&云南、陕西、甘肃、湖北、西藏、青海、贵州、福建、台湾、四川、浙江等&森林革蜱&革蜱属&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宁夏等&边缘革蜱&革蜱属&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日本血蜱&血蜱属&河北、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

2.4 复合感染 蜱可携带多种病原,在叮咬的过程中传播森林脑炎的同时,很可能会传播其他疾病,引发复合感染,这将对职业人群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同时为确认和治疗带来困难和麻烦[2,3,11,12]。森林脑炎主要媒介蜱种可传播的其他疾病见表2。

表2森林脑炎主要媒介蜱种可传播的其他疾病

[名称&复合传播疾病&全沟硬蜱&Q热、北亚蜱传立克次氏体病、莱姆病、人巴贝西原虫病、斑点热、疑似无形体病等&嗜群血蜱&土拉伦菌、莱姆病、螺旋体病、蜱媒斑疹伤寒、Q热、回归热、梨形虫病等&卵形硬蜱&单核细胞(粒细胞)埃立克体病、斑点热群立克次氏体病、发热伴血细胞减少综合征等&森林革蜱&Q热、北亚蜱传立克次氏体病、土拉杆菌病(野兔热)、布氏杆菌病、出血热、斑点热等&边缘革蜱&土拉杆菌病(野兔热)、北亚蜱传立克次氏体病等&日本血蜱&莱姆病、梨形虫病、斑点热等&]

3 防治对策

3.1 蜱的控制 目前,利用药物灭蜱是控制蜱的主要途径。最早广泛应用的杀蜱剂是砷,有机氯制剂等因毒性大、残效长、抗药性等原因已被禁用。目前使用的杀蜱剂主要包括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抗生素类药物等。而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蜱和森林脑炎实施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13]。

3.1.1 遗传控制 利用遗传学方法改良牲畜品种及利用辐射、化学不育剂、激素等可使蜱失去生殖能力,从而达到衰减蜱的自然种群的目的。例如利用60Co照射雌蜱可使其完全绝育。但由于遗传控制操作困难、费用高,目前生产可行性较低[14]。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敌对蜱及其侵袭病进行防治的一种生物技术。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寄生蜂、捕食性天敌、驱蜱植物等对蜱类自然种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剂原则上有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产、应用和稳定性等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个体释放,可对同类起引诱作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目前已分离到先导信息素、释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诱导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种类,可以对蜱引诱聚集,以便采取捕杀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种 对森林脑炎来说,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用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抗蜱疫苗在蜱类防治中具有很大的潜能,实验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发宿主自然免疫反应。蜱中肠、卵巢等组织的提取物能诱发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实现大面积应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对疫苗的认识尚存缺乏、技术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药物治疗 近年来国内报告早期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为21~28d,疗效较好。应用中药板蓝根等组成方剂用于临床,在退热、缩短病程、恢复病情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外有报告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18]。

3.2.3 免疫疗法 森林脑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正常人,可选用人用免疫血清、静脉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进剂,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等治疗[19]。

3.3 综合防治 蜱媒传染病在动物间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间,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卫生监测系统可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早期预警;防止或减少蜱叮咬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径,因此要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应穿着浅色和尽量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同时,提高职业人群对于蜱媒传染病的认识,并掌握遭蜱叮咬时的一些应急处置措施。总之,应结合地理、季节、生态等因素,采取综合管理和防护措施,减少蜱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董泽峰,侯军,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2]马米玲,李海建,庆保平.我国蜱媒传播的人兽共患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1):41-42.

[3]杨晓军,陈泽,刘敬泽.中国蜱类的有效属和有效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4):529-533.

[4]董泽峰,侯军铭,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5]杨振洲,陈国仕,李彦.疾病媒介蜱虫控制策略[J].传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军,王姝,等.刍议蜱媒传染病[J].传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吕中芳,汪彦情.福建省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J],2011,17(5):38-40.

[8]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脑炎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2):158.

[10]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11]孙毅,刘国平,杨丽炜,等.黑龙江省部分林区全沟硬蜱复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调查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7,14(4):231-240.

[12]边尧,杨光友,孙家刚.实验室条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罗建勋,殷宏.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9(6):49-50.

[14]高志华,刘敬泽.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罗建勋.蜱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10:93-96.

[16]许荣满.信息素与蜱的防治[J].中国卫生杀虫药械,2008,14(3):159-161.

[17]黄小丽.蜱的化学、免疫学及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66-268.

[18]高庆辉,林涛,赵禹.干扰素-2b联合利巴韦林抗森林脑炎病毒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5-17.

[19]杜彦丹,张晓光,李英知,等.治疗森林脑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备[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2):1 435-1 437.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敌对蜱及其侵袭病进行防治的一种生物技术。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寄生蜂、捕食性天敌、驱蜱植物等对蜱类自然种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剂原则上有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产、应用和稳定性等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个体释放,可对同类起引诱作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目前已分离到先导信息素、释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诱导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种类,可以对蜱引诱聚集,以便采取捕杀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种 对森林脑炎来说,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用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抗蜱疫苗在蜱类防治中具有很大的潜能,实验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发宿主自然免疫反应。蜱中肠、卵巢等组织的提取物能诱发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实现大面积应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对疫苗的认识尚存缺乏、技术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药物治疗 近年来国内报告早期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为21~28d,疗效较好。应用中药板蓝根等组成方剂用于临床,在退热、缩短病程、恢复病情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外有报告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18]。

3.2.3 免疫疗法 森林脑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正常人,可选用人用免疫血清、静脉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进剂,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等治疗[19]。

3.3 综合防治 蜱媒传染病在动物间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间,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卫生监测系统可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早期预警;防止或减少蜱叮咬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径,因此要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应穿着浅色和尽量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同时,提高职业人群对于蜱媒传染病的认识,并掌握遭蜱叮咬时的一些应急处置措施。总之,应结合地理、季节、生态等因素,采取综合管理和防护措施,减少蜱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董泽峰,侯军,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2]马米玲,李海建,庆保平.我国蜱媒传播的人兽共患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1):41-42.

[3]杨晓军,陈泽,刘敬泽.中国蜱类的有效属和有效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4):529-533.

[4]董泽峰,侯军铭,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5]杨振洲,陈国仕,李彦.疾病媒介蜱虫控制策略[J].传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军,王姝,等.刍议蜱媒传染病[J].传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吕中芳,汪彦情.福建省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J],2011,17(5):38-40.

[8]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脑炎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2):158.

[10]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11]孙毅,刘国平,杨丽炜,等.黑龙江省部分林区全沟硬蜱复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调查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7,14(4):231-240.

[12]边尧,杨光友,孙家刚.实验室条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罗建勋,殷宏.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9(6):49-50.

[14]高志华,刘敬泽.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罗建勋.蜱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10:93-96.

[16]许荣满.信息素与蜱的防治[J].中国卫生杀虫药械,2008,14(3):159-161.

[17]黄小丽.蜱的化学、免疫学及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66-268.

[18]高庆辉,林涛,赵禹.干扰素-2b联合利巴韦林抗森林脑炎病毒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5-17.

[19]杜彦丹,张晓光,李英知,等.治疗森林脑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备[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2):1 435-1 437.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敌对蜱及其侵袭病进行防治的一种生物技术。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寄生蜂、捕食性天敌、驱蜱植物等对蜱类自然种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剂原则上有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产、应用和稳定性等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个体释放,可对同类起引诱作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目前已分离到先导信息素、释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诱导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种类,可以对蜱引诱聚集,以便采取捕杀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种 对森林脑炎来说,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用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抗蜱疫苗在蜱类防治中具有很大的潜能,实验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发宿主自然免疫反应。蜱中肠、卵巢等组织的提取物能诱发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实现大面积应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对疫苗的认识尚存缺乏、技术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药物治疗 近年来国内报告早期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为21~28d,疗效较好。应用中药板蓝根等组成方剂用于临床,在退热、缩短病程、恢复病情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外有报告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18]。

3.2.3 免疫疗法 森林脑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正常人,可选用人用免疫血清、静脉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进剂,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等治疗[19]。

3.3 综合防治 蜱媒传染病在动物间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间,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卫生监测系统可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早期预警;防止或减少蜱叮咬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径,因此要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应穿着浅色和尽量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同时,提高职业人群对于蜱媒传染病的认识,并掌握遭蜱叮咬时的一些应急处置措施。总之,应结合地理、季节、生态等因素,采取综合管理和防护措施,减少蜱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董泽峰,侯军,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2]马米玲,李海建,庆保平.我国蜱媒传播的人兽共患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1):41-42.

[3]杨晓军,陈泽,刘敬泽.中国蜱类的有效属和有效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4):529-533.

[4]董泽峰,侯军铭,齐岱亭.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7-49.

[5]杨振洲,陈国仕,李彦.疾病媒介蜱虫控制策略[J].传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军,王姝,等.刍议蜱媒传染病[J].传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吕中芳,汪彦情.福建省3种蜱媒疾病的研究现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J],2011,17(5):38-40.

[8]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脑炎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2):158.

[10]陈育,张晓光,韩淑祯.森林脑炎诊治现状[J].当代医学,2012,8:29-30.

[11]孙毅,刘国平,杨丽炜,等.黑龙江省部分林区全沟硬蜱复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调查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7,14(4):231-240.

[12]边尧,杨光友,孙家刚.实验室条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罗建勋,殷宏.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9(6):49-50.

[14]高志华,刘敬泽.蜱类防治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罗建勋.蜱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10:93-96.

[16]许荣满.信息素与蜱的防治[J].中国卫生杀虫药械,2008,14(3):159-161.

[17]黄小丽.蜱的化学、免疫学及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66-268.

[18]高庆辉,林涛,赵禹.干扰素-2b联合利巴韦林抗森林脑炎病毒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5-17.

[19]杜彦丹,张晓光,李英知,等.治疗森林脑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备[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2):1 435-1 437.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