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草和施肥对桉树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4-09-19何金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施肥量经济效益

何金明

摘要:为探索永安地区桉树速生丰产的营林抚育技术,通过采用随机组合,对2010年造林的巨桉桉树林设计了控草和施肥量不同的抚育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桉树林实行控草和施放肥料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同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永安地区桉树林的最佳施肥量为底肥施放0.5kg桉树专用肥+0.5kg钙镁磷(永安地区土壤缺磷元素),当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次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控草方式以人工控草为主,有条件的林地实行化学除草,特别是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的山场优先考虑进行化学除草。

关键词:人工控草;化学控草;施肥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3-115-04

Effects of Weed Control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of Eucalyptus

He Jinming

(Yong'an Forestry (Group)Co.,LTD,Yong'an 366000,China)

Abstract:For exploring the forest tending technology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of Eucalyptus in Yong'an area, by adopting random combinations to design the different nurturing combinations of weed control and fertilizing amount to the afforestation of Eucalyptus grandis in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artificial control of the weed and fertilizer for Eucalyptus forest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rees, improve the forest biomass and the productivity. Meanwhile,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 indicate that the best fertilizer rates to Eucalyptus forest in Yongan area is recommended 0.25kg fertilizer for Eucalyptus+0.25kg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Yong An regional soil aredeficiency of phosphorus) as base fertilizer, then the Eucalyptus have to be topdressing 0.15kg fertilizer for Eucalyptus on the same year and 0.25kg fertilizer for Eucalyptus on the second year. Artificial control should be the primary way for the weed control, forest where conditions permit should implement chemical weed control.

Key words:Artificial weed control;Chemical weed control;Fertilizing amount;Economic benefit

桉树属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较为普遍。近几年,随着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政策后,纤维材收购价格日益走高,桉树身价倍增,成为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集约经营的树种之一。良好的抚育方式是实现桉树集约经营的重要步骤之一,特别是速生桉树幼林控草和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决定造林成败、林木效益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桉树幼林抚育成效,通过对2010年营造的巨桉纯林展开不同抚育方式(控草方式、施肥数量)的试验,总结出桉树纯林提高产量的最可行、最经济的幼林抚育方式,对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永安市,位于东经117°24′10"~117°26′18",北纬25°48′36"~25°57′00"。年均气温19.1℃,最热月气温28.1℃,极端最低温-7.6℃:最冷月气温8.6℃,极端最高温40.5℃;大于10℃的年积温6 052℃;年均日照时数1 859h,无霜期295d,最早初霜日11月9日、最迟终霜日3月10日;个别年份有降雪;年均降水量1 569mm,4~9月份雨量约占全年68%,呈现显著夏雨型气候;年均蒸发量1 455mm,相对湿度80%。试验地位于永安市永林股份燕江采购站下吉山工区101林班4大班6小班内;造林前为杉木林采伐迹地,小班造林面积6.93hm2,地型高丘,立地等级Ⅱ级,海拔185~285m,坡度18°,坡向东,土壤为红壤,肥力一般,地表植被以五节芒、蕨类为主。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地准备 试验地于2009年10月完成劈杂、炼山。完成炼山迹清后,在试验地上中下3个部位各设置8块试验小区,共24块试验小区,每小区按20m×30m拉线布控;株行距3m×1.5m,密度2 220株/hm2。2010年2月完成全面整地,挖明穴,挖穴规格为60cm×60cm×40cm,回表土至穴底1/3时按试验设计要求施底肥,搅拌均匀后回满土;选取健壮、根系发达的巨桉组培苗,2010年3月初完成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6%。

2.2 试验设计 根据永安市土壤肥力、杂草生长特点、最佳经济效益原则,试验区内按不同控草方式和不同施肥数量进行组合,采取随机组合,3次重复,另设置一块不施肥不除草小区作对照。具体控草方式分为:(1)不除草;(2)人工除草;(3)化学除草;施肥分为:(1)不施底肥;(2)低量底肥(桉树专用肥0.25kg+钙镁磷0.25kg);(3)高量底肥(桉树专用肥0.5kg+钙镁磷0.5kg),当年追肥一次。相对应追肥量为:(1)不追肥;(2)低量追肥(桉树专用肥0.15kg);(3)高量施肥(桉树专用肥0.25kg)。试验区外桉树底肥按高量底肥即桉树专用肥0.5kg+钙镁磷0.5kg施肥,抚育作业按人工全面除草作业。具体组合成8个试验组合1个空白对照,即空白对照区(不施底肥+不除草);组合①低量施底肥+不除草;组合②高量施底肥+不除草;组合③不施底肥+人工除草;组合④低量施底肥+人工除草;组合⑤高量施底肥+人工除草;组合⑥不施底肥+化学除草;组合⑦低量施底肥+化学除草;组合⑧高量施底肥+化学除草。见表1。

表1 具体试验组合

[&不施肥&低量施肥&高量施肥&不除草&空白对照区&组合①&组合②&人工除草&组合③&组合④&组合⑤&化学除草&组合⑥&组合⑦&组合⑧&]

endprint

2.3 具体作业方式及次数 当年试验区外桉树按0.25kg/株专用肥追肥1次,人工全面除草作业2次,第二年按0.25kg/株专用肥追肥1次,人工劈草作业1次;试验区内追肥按试验设计对应追肥量追肥1次,除草按试验设计相对应作业2次,化学除草采用“农达”牌化学除草剂;第二年试验区内追肥按试验设计对应追肥量追肥1次,同时全劈1次;

3 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

造林后3a(2010-2012年)内每年年底12月调查小区内树木成活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调查采取每木检尺,求算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为了减少试验区外生长环境对试验区内桉树的影响,以期得到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具体调查时试验小区内最外围一圈桉树不计入调查范围。

材积按福建省桉树二元材积公式(福建省桉树丰产标准,2003):V=0.00003546D1.782514957H1.256710514计算。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Ward法),统计软件采用美国版STATISTICA5.0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完成。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结果 经2010年12月底(1a生)、2011年12月底(2a生)和2012年12月底(3a生)3次调查,得出各试验区内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见表2。

表2 各试验小区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

[抚育

组合& 1a生巨桉 & 2a生巨桉 & 3a生巨桉 &[H](m)&[D](cm)&[H](m)&[D](cm)&[H](m)&[D](cm)&空白对照&0.89&0.0&1.95&1.6&2.8&2.5&组合①&2.0&1.7&3.65&3.2&5.45&5.3&组合②&2.03&1.8&3.87&3.6&6.28&6.1&组合③&0.82&0.0&2.05&1.8&3.14&2.8&组合④&2.44&2.3&4.55&4.2&7.42&7.3&组合⑤&2.39&2.3&5.16&5.1&8.56&8.2&组合⑥&0.9&0.0&2.11&1.9&3.08&2.7&组合⑦&2.1&1.8&4.3&4.0&7.57&7.2&组合⑧&2.2&2.0&5.01&4.9&8.43&8.1&]

4.2 林分生长效应分析 首先对各试验小区桉树林分进行目测发现,未施肥小区内桉树长势很差,林木枯黄矮小、叶面缺元素病症明显;而施肥小区内桉树长势均匀,林木壮实,叶片颜色深绿。对不同试验小区桉树树高和胸径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树高和胸径的F值分别为14.98**和14.56**〔F0.05(2,24)=3.4,F0.01(2,24)=2.54〕,均达显著的差异水平,表明不同的抚育组合对桉树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组合④、组合⑤、组合⑦、组合⑧4个小区的桉树树高和胸径相对空白对照区差异更为显著,进一步对该4个组合3a生树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空白对照区进行多重比较,其结果见表4。从表4可看出,不同的抚育组合桉树对比空白对照区桉树的树高和胸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生长高低顺序是组合⑤>组合⑧>组合⑦>组合④,结果表明同时加强桉树林内控草和肥料管理,能够促进桉树生长,有利于林分健康生长。

表3 各试验小区树高和胸径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

[变异

来源&自由度&树高 & 胸径 &平方和&均方&F 值&平方和&均方&F 值&总变异&26&137.07&&&148.67&&&组间&2&76.08&38.04&14.98**&81.54&40.77&14.56**&组内&24&60.93&2.54&&67.13&2.8&&]

表4 控草和施肥组合方式不同桉树树高、胸径的多重比较

[组合

方式&[H]&[X]1-[X]4&[X]1-

[X]3&[X]1-

[X]2&[D]&[X]1-[X]4&[X]1-[X]3&[X]1-[X]2&空白对照区2.8&5.76&2.5&5.7&&&&&&组合⑦&7.57&0.99&4.77&0.86&7.2&1.0&4.7&0.9&组合④&7.42&1.14&4.62&1.01&7.3&0.9&4.8&0.8&组合⑧&8.43&0.13&5.63&8.1&0.1&5.6&&&组合⑤&8.56&8.2&&&&&&&]

4.3 肥料对桉树生长的影响分析 桉树施肥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桉树营养状况和促进桉树速生丰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营林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实现林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表5可看出,不同施肥量试验区巨桉生长量差异明显,高量施肥组合>低量施肥组合>不施肥组合;与不施肥组合相比,低量施肥组合与高量施肥组合3a生巨桉树高分别提高126%和158%,胸径分别提高147%和180%。说明肥料的施用量对桉树的生长影响极大,因此,在经济效益相同的情况下,就桉树专用肥而言施用0.5kg较施用0.25kg更能促进桉树生长。

表5 不同施肥量3a生巨桉生长状况

[施肥量

(kg)&平均树高

(m)&对比度

(%)&平均胸径(cm)&对比度

(%)&0&3.01&2.67&&&0.25&6.81&126&6.6&147&0.5&7.76&158&7.47&180&]

4.4 控草方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分析 造林后控草管理是保证影响林木成活率和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造林初期林地处于裸露状态,杂草容易滋生,而林木又小,杂草和林木相互争夺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如果除草不到位或不及时,林地就可能会被各种杂草所覆盖,直接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下和影响林木生长效果。从表6可见,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不控草小区桉树而言,有经人工控草和化学控草小区3a生桉树平均树高和胸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进一步比较人工控草和化学控草小区内3a生桉树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发现二者差异并不明显(平均树高差=0.01m,平均胸径差=0.1m)。因此,控草能大大提高桉树成活率和生长量,这是因为通过控草消灭了和林木争抢生长空间的杂草,大大提高了林木的光合作用和卫生通风条件,而人工控草和化学控草因为均达到了控草效果,二者差异并不显著。

表6 控草方式不同对3a生桉树树高的多重比较

[控草方式&[H]

(m)&[X]1-[X]3&[X]1-[X]2&[D]

(cm)&[X]1-

[X]3&[X]1-

[X]2&不控草&4.84&1.52&0.01&4.63&1.37&0.1&人工控草&6.37&1.53&6.1&1.38&&&化学控草&6.36&6.0&&&&&]

4.5 各组合的投资效益分析 通过前面分别对控草方式和施肥量大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分析发现,各组合方式不同对桉树生长差别相当明显,相应得到的经济效益也相当明显,且加大抚育强度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经营投资必然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投入与产出比必须合理。因此,通过前面的比较,目前已确定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四个组合对桉树生长具有明显效果,所以对该四组合再次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endprint

4.5.1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施肥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肥料成本多投入133.2元/667m2,而蓄积平均增加1.0m3(人工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1.07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7.16,化学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0.94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6.28)。因此,增加肥料量可以实现桉树树高、胸径、蓄积量地增高,在永安地区推荐高量施肥,加强桉树水肥管理。

表7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对施肥量不同的投资分析

[除草方式&低量施肥高量施肥&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 &人工除草&7.42&7.3&0.015248&8.56&8.2

&0.022412

&0.9&0.007164&7.16&化学除草&7.57&7.2&0.015231&8.43&8.1&0.021509&0.9&0.006278 &6.28&]

注:投入差:桉树专用肥2 000元/t,钙镁磷800元/t,按树按900元/m3计。

4.5.2 施肥量相同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同样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控草成本(当年除草2次、次年全劈1次)多投入40元/667m2,而蓄积量却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因此,化学除草方式相对于人工除草方式在永安地区并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优势,而且化学除草相对于营林作业队伍的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林木的损伤甚至死亡;但是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是桉树林地内肥料的最有力争夺者,而化学除草对于灭杀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拥有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表8 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分析

[施肥量&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低量施肥

高量施肥&7.42

8.56&7.3

8.2&0.015248

0.022412&7.57

8.43&7.2

8.1&40

40&0.015231 0.021509 &-0.000015

-0.000903&-0.015

-0.903&]

注:投入差:人工除草55元/667m2,化学除草35元/667m2,除草剂1 000g/667m2,除草剂(农达)40 000元/t。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2010年造林的巨桉桉树林不同控草方式和施肥量组合的不同抚育方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树胸径3a追踪调查,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桉树树高和胸径均达到显著水平,具随着投入的增加,从桉树林分生长、树高、胸径、成活率等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且林分生物量也得到大大提高。

(2)通过对不同施肥量组合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提高肥料的施用量能提高蓄积生长量,但是达到一定施肥量后,投入和产出比逐渐降低,因此,在永安地区最经济的施肥方式为底肥施放0.5kg桉树专用肥和0.5kg钙镁磷(永安地区土壤缺磷),当年追肥一次,追施量0.25kg桉树专用肥,次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

(3)通过对不同控草方式的小区试验分析表明,虽然化学除草能有效地灭杀林地内杂草和五节芒等恶性杂草,但是由于化学除草对营林作业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且受水源、地形等较多因素的制约,且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化学除草成本比人工除草成本高,而除草效果却差不多,但是化学除草对五节芒等恶性杂草的灭杀是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4)下一步将针对取得的试验成果在永安地区推广,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桉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43-174.

[2]祁述雄,王洪峰,文应乾.桉树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孙成毅,黄宝灵.速生桉人工林栽培技术的精准化探讨[J].桉树科技,2007,01:35-36.

[4]陈卫莲.浅谈提高桉树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福建林业,2007,01:28-29.

[5]吴宏源.速生桉树的幼林抚育施肥管理[J].广西林业,2007,05:13-14.

[6]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61-73.

[7]曹继钊,张英,农必昌,等.广西桉树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问题的分析[J].广西林业科技,2005,01. (责编:张长青)

endprint

4.5.1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施肥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肥料成本多投入133.2元/667m2,而蓄积平均增加1.0m3(人工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1.07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7.16,化学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0.94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6.28)。因此,增加肥料量可以实现桉树树高、胸径、蓄积量地增高,在永安地区推荐高量施肥,加强桉树水肥管理。

表7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对施肥量不同的投资分析

[除草方式&低量施肥高量施肥&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 &人工除草&7.42&7.3&0.015248&8.56&8.2

&0.022412

&0.9&0.007164&7.16&化学除草&7.57&7.2&0.015231&8.43&8.1&0.021509&0.9&0.006278 &6.28&]

注:投入差:桉树专用肥2 000元/t,钙镁磷800元/t,按树按900元/m3计。

4.5.2 施肥量相同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同样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控草成本(当年除草2次、次年全劈1次)多投入40元/667m2,而蓄积量却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因此,化学除草方式相对于人工除草方式在永安地区并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优势,而且化学除草相对于营林作业队伍的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林木的损伤甚至死亡;但是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是桉树林地内肥料的最有力争夺者,而化学除草对于灭杀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拥有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表8 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分析

[施肥量&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低量施肥

高量施肥&7.42

8.56&7.3

8.2&0.015248

0.022412&7.57

8.43&7.2

8.1&40

40&0.015231 0.021509 &-0.000015

-0.000903&-0.015

-0.903&]

注:投入差:人工除草55元/667m2,化学除草35元/667m2,除草剂1 000g/667m2,除草剂(农达)40 000元/t。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2010年造林的巨桉桉树林不同控草方式和施肥量组合的不同抚育方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树胸径3a追踪调查,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桉树树高和胸径均达到显著水平,具随着投入的增加,从桉树林分生长、树高、胸径、成活率等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且林分生物量也得到大大提高。

(2)通过对不同施肥量组合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提高肥料的施用量能提高蓄积生长量,但是达到一定施肥量后,投入和产出比逐渐降低,因此,在永安地区最经济的施肥方式为底肥施放0.5kg桉树专用肥和0.5kg钙镁磷(永安地区土壤缺磷),当年追肥一次,追施量0.25kg桉树专用肥,次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

(3)通过对不同控草方式的小区试验分析表明,虽然化学除草能有效地灭杀林地内杂草和五节芒等恶性杂草,但是由于化学除草对营林作业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且受水源、地形等较多因素的制约,且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化学除草成本比人工除草成本高,而除草效果却差不多,但是化学除草对五节芒等恶性杂草的灭杀是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4)下一步将针对取得的试验成果在永安地区推广,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桉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43-174.

[2]祁述雄,王洪峰,文应乾.桉树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孙成毅,黄宝灵.速生桉人工林栽培技术的精准化探讨[J].桉树科技,2007,01:35-36.

[4]陈卫莲.浅谈提高桉树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福建林业,2007,01:28-29.

[5]吴宏源.速生桉树的幼林抚育施肥管理[J].广西林业,2007,05:13-14.

[6]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61-73.

[7]曹继钊,张英,农必昌,等.广西桉树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问题的分析[J].广西林业科技,2005,01. (责编:张长青)

endprint

4.5.1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施肥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肥料成本多投入133.2元/667m2,而蓄积平均增加1.0m3(人工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1.07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7.16,化学控草方式下蓄积增加0.94m3/667m2,产出投入比为6.28)。因此,增加肥料量可以实现桉树树高、胸径、蓄积量地增高,在永安地区推荐高量施肥,加强桉树水肥管理。

表7 控草方式相同情况下对施肥量不同的投资分析

[除草方式&低量施肥高量施肥&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 &人工除草&7.42&7.3&0.015248&8.56&8.2

&0.022412

&0.9&0.007164&7.16&化学除草&7.57&7.2&0.015231&8.43&8.1&0.021509&0.9&0.006278 &6.28&]

注:投入差:桉树专用肥2 000元/t,钙镁磷800元/t,按树按900元/m3计。

4.5.2 施肥量相同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效益分析 同样通过对组合④(人工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⑤(人工除草+高量施肥)、组合⑦(化学除草+低量施肥)和组合⑧(化学除草+高量施肥)进行比较它们各自之间的3a生桉树的投入和产出差,结果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控草成本(当年除草2次、次年全劈1次)多投入40元/667m2,而蓄积量却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因此,化学除草方式相对于人工除草方式在永安地区并没有体现出太大的优势,而且化学除草相对于营林作业队伍的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林木的损伤甚至死亡;但是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是桉树林地内肥料的最有力争夺者,而化学除草对于灭杀五节芒等恶性杂草拥有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表8 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控草方式不同的投资分析

[施肥量&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投入差

(元)&蓄积差(m3)&产出投入比(%)&[H](m)&[D](cm)&蓄积(m3)&[H](m)&[D](cm)&蓄积(m3)&低量施肥

高量施肥&7.42

8.56&7.3

8.2&0.015248

0.022412&7.57

8.43&7.2

8.1&40

40&0.015231 0.021509 &-0.000015

-0.000903&-0.015

-0.903&]

注:投入差:人工除草55元/667m2,化学除草35元/667m2,除草剂1 000g/667m2,除草剂(农达)40 000元/t。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2010年造林的巨桉桉树林不同控草方式和施肥量组合的不同抚育方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树胸径3a追踪调查,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桉树树高和胸径均达到显著水平,具随着投入的增加,从桉树林分生长、树高、胸径、成活率等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且林分生物量也得到大大提高。

(2)通过对不同施肥量组合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提高肥料的施用量能提高蓄积生长量,但是达到一定施肥量后,投入和产出比逐渐降低,因此,在永安地区最经济的施肥方式为底肥施放0.5kg桉树专用肥和0.5kg钙镁磷(永安地区土壤缺磷),当年追肥一次,追施量0.25kg桉树专用肥,次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

(3)通过对不同控草方式的小区试验分析表明,虽然化学除草能有效地灭杀林地内杂草和五节芒等恶性杂草,但是由于化学除草对营林作业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且受水源、地形等较多因素的制约,且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化学除草成本比人工除草成本高,而除草效果却差不多,但是化学除草对五节芒等恶性杂草的灭杀是人工除草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永安地区如果林地内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应该优先考虑化学除草的可操作性,其余山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推荐化学除草。

(4)下一步将针对取得的试验成果在永安地区推广,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桉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43-174.

[2]祁述雄,王洪峰,文应乾.桉树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孙成毅,黄宝灵.速生桉人工林栽培技术的精准化探讨[J].桉树科技,2007,01:35-36.

[4]陈卫莲.浅谈提高桉树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福建林业,2007,01:28-29.

[5]吴宏源.速生桉树的幼林抚育施肥管理[J].广西林业,2007,05:13-14.

[6]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61-73.

[7]曹继钊,张英,农必昌,等.广西桉树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问题的分析[J].广西林业科技,2005,01. (责编:张长青)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肥量经济效益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
不同施肥量对烟草生长发育及经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