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母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2014-09-19张汝利袁德水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3期

张汝利+袁德水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量、形态变化、种子产量、播种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采种时间范围内,随着采种时间的延长,球果重量呈缓慢上升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及品质则呈上升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华北落叶松的最佳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采种期;种子产量;播种品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3-112-03

Effect of Different Collecting Times to the Seed Yield and Quality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Seed Trees

Zhang Ruli et al.

(Mulan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Weichang 06845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n the seed quality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in different collecting seed time,the seed weight,morphology,seed yield and sowing quality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were preliminary determined by the test methods. Meanwhile,the scientific basis was provided on the seed collecting time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The results showed tha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collecting time in a certain time frame,the changing extension of cones weight increased slowly then began to decline,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seeds increased slowly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uitable seed collecting time should be after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Key words: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Seed collecting time;Seed yield;Sowing quality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抗寒、速生、木质优良、用途广、耐腐朽等优点,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理想树种[1],同时因其速生、涵养水源的作用比较显著,又是较好的生态林树种。近年来,关于梓树[2]、云南松[3]、楸树[4]、红松[5]等树种的采种期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华北落叶松的研究多集中在生长特性、林分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等方面[6-10],关于华北落叶松采种期研究未见报道。而适宜的采收期能收获品质好、发芽率高的种子,因此确定种子采收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一般来说,近于成熟的种子与完全成熟的种子相比较,近于成熟的种子耐贮性相对较差,所以采种期的早晚对其遗传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无性系120号作为试验树种,分析了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的球果重、球果形态、种子重量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华北北部的河北省围场县木兰林管局龙头山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内,地处东经117°21′,北纬42°27′,海拔1 280~1 400m,年均气温4.7℃,年平均降水量450~460mm。以山地棕壤及黑土为主,土层厚0.6m以上,属冀北山地,是华北落叶松自然分布区及主要适生区,培育管理水平良好。

1.2 供试材料 2012年春在落叶松一代园内的24个区内的6小区选择生长量相近、结实量大体一致的优良无性系分株。该小区始建于1984年,投入无性系30个,目前整个种子园已生产23%的一代园种子6 040kg。

1.3 试验设计 在6小区3.5hm2的30个无性系内,选择1个无性系120号长势相近的8个分株,挂牌标记,从2012年8月10日至9月10日,共分10个处理,每3d随机摘取4个球果,作为4个重复。

1.4 测量内容与方法 (1)球果重:用1‰电子天平称量。(2)球果由绿变黄指数:分6级,0级:球果绿色;1级:球果鳞片尖端变黄;2级:球果鳞片边缘部分变黄;3级:球果鳞片整个表面1/2以下变黄;4级:整个球果鳞片1/2以上变黄;5级:整个球果鳞片完全变黄。(3)产种量:不同采种期4个球果的种子产量,用电子天平称量。(4)发芽率:种子经过处理后,在25℃的恒温条件下,14d以上时间即可完成发芽试验。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利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种期对球果重量的影响 球果重随着采种期的推延呈上升趋势后,由8月10日的44.8g上升到8月22日的50.6g;8月22日与8月19日采集的球果相比,重量上升差异不显著,但与9月3日和9月6日的球果下降趋势呈极显著差异,8月16~28日球果重的升降差异不显著(表1)。

表1 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

[采种日期(月/日)&球果重(g)&多重比较&8/10&44.8&BC&8/13&46.6&BC&8/16&49 .5&B&8/19&50.3&A&8/22&50.6&A&8/25&50.1&A&8/28&48.8&AB&8/31&47.2&B&9/3&45.6&BC&9/6&41.4&C&]

注:差异显著性用Duncan检验,同一行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2.2 不同采种期对球果形态的影响 不同采种期对球果的形态有一定的影响,8月10~25日,球果鳞片变黄缓慢,8月25~31日,球果鳞片变黄迅速,8月31日至9月6日球果鳞片完全变黄十分迅速;也就是说,8月25日以后球果已全部成熟,8月31日以后球果过于成熟(图1)。

[变黄指数][5

4

3

2

1

0][8/10][8/13][8/16][8/19][8/22][8/25][8/28][8/31][9/3][9/6][(月/日)]

图1 不同采种期球果鳞片变黄指数

2.3 不同采种期对种子重量的影响 对不同采种期的球果进行晾晒处理后,分10个处理,每个处理每个日期的种子取100粒,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重,结果见表2。由表2看出,8月10~22日100粒种子重量变化明显,8月25日以后种子重量变化不明显,最早一天与最晚一天相差0.027g,较显著。

表2 不同采种期100粒种子的重量

[采种日期(月/日)&种子重(g/100粒)&多重比较&8/10&0.478&D&8/13&0.479&CD&8/16&0.482&C&8/19&0.483&C&8/22&0.495&BC&8/25&0.504&B&8/28&0.504&B&8/31&0.506&A&9/3&0.506&A&9/6&0.505&AB&]

2.4 不同采种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对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同样分10个处理,每个日期一个处理,每个处理100粒种子,用恒温箱进行发芽率试验,试验完成后其结果见表3。由表3看出,由8月10日至9月6日,10个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基本上是缓慢上升态势,只有8月19日略有后退,属个别现象,8月10日与8月31日比较相差6.9%,另外,8月10~22日基本类似,8月25~28日基本相同,8月31日至9月6日则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表3 不同采种期的每100粒种子发芽率

[采种日期(月/日)&发芽率(%)&多重比较&8/10&79.6&C&8/13&79.9&C&8/16&80.2&C&8/19&80.0&C&8/22&80.8&BC&8/25&82.4&B&8/28&83.6&AB&8/31&86.5&A&9/3&85.9&A&9/6&86.4&A&]

3 结论与讨论

落叶松属速生树种,不同的采种期对其球果的重量、形态有很大的影响。由本试验可知,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球果重量先升后降,而形态变化则一路下滑,8月25日以后变化十分明显,变化指数大于2,而中期则变化不大;产种量和发芽率则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均有上升趋势,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则保持平稳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华北落叶松的适宜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其对大面积良种生产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只是根据2012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实际中,不同年份因物候期的不同,可能会有所提前或推迟,但及时掌握球果的成熟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立中,穆晓杰.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7):52-52.

[2]李平英,王军辉,董菊兰,等.不同采种期对梓树种子品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91-95.

[3]熊伟,王彦辉,于澎涛,等.六盘山南坡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树干直径生长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27(2):432-441.

[4]柴宗政.秦岭中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及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李军,王永明,陈波,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短周期间伐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5):90-93.

[6]武小钢,郭晋平.关帝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2):165-170.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

表2 不同采种期100粒种子的重量

[采种日期(月/日)&种子重(g/100粒)&多重比较&8/10&0.478&D&8/13&0.479&CD&8/16&0.482&C&8/19&0.483&C&8/22&0.495&BC&8/25&0.504&B&8/28&0.504&B&8/31&0.506&A&9/3&0.506&A&9/6&0.505&AB&]

2.4 不同采种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对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同样分10个处理,每个日期一个处理,每个处理100粒种子,用恒温箱进行发芽率试验,试验完成后其结果见表3。由表3看出,由8月10日至9月6日,10个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基本上是缓慢上升态势,只有8月19日略有后退,属个别现象,8月10日与8月31日比较相差6.9%,另外,8月10~22日基本类似,8月25~28日基本相同,8月31日至9月6日则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表3 不同采种期的每100粒种子发芽率

[采种日期(月/日)&发芽率(%)&多重比较&8/10&79.6&C&8/13&79.9&C&8/16&80.2&C&8/19&80.0&C&8/22&80.8&BC&8/25&82.4&B&8/28&83.6&AB&8/31&86.5&A&9/3&85.9&A&9/6&86.4&A&]

3 结论与讨论

落叶松属速生树种,不同的采种期对其球果的重量、形态有很大的影响。由本试验可知,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球果重量先升后降,而形态变化则一路下滑,8月25日以后变化十分明显,变化指数大于2,而中期则变化不大;产种量和发芽率则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均有上升趋势,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则保持平稳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华北落叶松的适宜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其对大面积良种生产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只是根据2012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实际中,不同年份因物候期的不同,可能会有所提前或推迟,但及时掌握球果的成熟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立中,穆晓杰.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7):52-52.

[2]李平英,王军辉,董菊兰,等.不同采种期对梓树种子品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91-95.

[3]熊伟,王彦辉,于澎涛,等.六盘山南坡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树干直径生长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27(2):432-441.

[4]柴宗政.秦岭中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及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李军,王永明,陈波,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短周期间伐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5):90-93.

[6]武小钢,郭晋平.关帝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2):165-170.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

表2 不同采种期100粒种子的重量

[采种日期(月/日)&种子重(g/100粒)&多重比较&8/10&0.478&D&8/13&0.479&CD&8/16&0.482&C&8/19&0.483&C&8/22&0.495&BC&8/25&0.504&B&8/28&0.504&B&8/31&0.506&A&9/3&0.506&A&9/6&0.505&AB&]

2.4 不同采种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对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同样分10个处理,每个日期一个处理,每个处理100粒种子,用恒温箱进行发芽率试验,试验完成后其结果见表3。由表3看出,由8月10日至9月6日,10个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基本上是缓慢上升态势,只有8月19日略有后退,属个别现象,8月10日与8月31日比较相差6.9%,另外,8月10~22日基本类似,8月25~28日基本相同,8月31日至9月6日则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表3 不同采种期的每100粒种子发芽率

[采种日期(月/日)&发芽率(%)&多重比较&8/10&79.6&C&8/13&79.9&C&8/16&80.2&C&8/19&80.0&C&8/22&80.8&BC&8/25&82.4&B&8/28&83.6&AB&8/31&86.5&A&9/3&85.9&A&9/6&86.4&A&]

3 结论与讨论

落叶松属速生树种,不同的采种期对其球果的重量、形态有很大的影响。由本试验可知,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球果重量先升后降,而形态变化则一路下滑,8月25日以后变化十分明显,变化指数大于2,而中期则变化不大;产种量和发芽率则随着采种期的推进均有上升趋势,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则保持平稳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华北落叶松的适宜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其对大面积良种生产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只是根据2012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实际中,不同年份因物候期的不同,可能会有所提前或推迟,但及时掌握球果的成熟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立中,穆晓杰.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7):52-52.

[2]李平英,王军辉,董菊兰,等.不同采种期对梓树种子品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91-95.

[3]熊伟,王彦辉,于澎涛,等.六盘山南坡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树干直径生长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27(2):432-441.

[4]柴宗政.秦岭中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及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李军,王永明,陈波,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短周期间伐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5):90-93.

[6]武小钢,郭晋平.关帝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2):165-170.

(责编:张宏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