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家具规划设计研究评述

2014-09-18姜乖妮李春聚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家具设施

姜乖妮 李春聚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24)

0 引 言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关注城市家具对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性.由此推动了城市家具建设由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需求的低水平阶段向重视装饰性、环境性、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等高层次需求的转变.另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生活闲暇化趋势使人们的户外生活需求增加,引发了对支撑各类户外生活的城市家具需求的显著增加,而现状和使用需求之间在数量、种类、质量、维护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迫切需要梳理相关研究,理清已有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寻找问题,以为本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打好基础,为城市家具建设能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新需要提供借鉴和引导.

1 城市家具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1.1 城市家具的概念

关于“城市家具”这个概念,是方振宁先生在2003年10月为《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撰写的题为:《东京“城市家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现在在中国已经被广泛使用了[1].目前国内对城市家具的界定标准尚未一致,主要存在公共环境设施,环境设施、公共设施、城市设施、户外家具、街道家具、街道设施、公共家具、城市家具等名称,非常混乱.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目前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城市家具”一词1960年代源于欧美国家,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但如果从涵盖和影响的地域范围来说,很显然“城市家具”的范围大于“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这是两者的重要差别之一.

已有研究对城市家具的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种:(1)城市家具通常是指城市生活中人们触手可及的公共环境服务设施[2].(2)城市家具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目的,追求视觉表现与理想的一种产物,它包括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3].(3)城市家具,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定义的一类家具,是将其作为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环境的组成元素——城市的“道具”,而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特征[4].(4)城市家具是为方便人们进行健康、舒适、高效的户外生活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内设置的一系列相对应于室内家具而言的设施[5].(5)“城市家具”指在城市户外空间中以促进和满足人们进行户外交往和运动为目的的用具,是营造具有自由、平等、充满人文关怀等美好价值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6].(6)“城市家具”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城市外部空间中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用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城市公共设施、环境设施等,它是对应于城市外部空间生活需要的产物,是环境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7].(7)泛指城市街道中的诸如报刊亭、体闲座椅、公交候车亭、自动公共厕所、垃圾容器、道路护栏、路灯、花钵、指路标牌、公用电话亭、交通标志牌、城市雕塑、广告牌、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城市公共环境设施[8](8)“城市家具”的概念在近年流行起来,其实它就是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9].(9)所谓“城市家具”就是在城市外部空间中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用具;城市中除了户外座椅外,还包括城市照明,指示系统和其他一些设施,如候车亭、电话亭等这些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10].

综上,尽管不同研究者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过分析可知,城市家具具有三大特点:(1)功能性,它服务于城市的户外生活;(2)公共性,它附属于城市公共空间;(3)艺术性,它能塑造、美化城市景观.另外从定义表述的细微差别来看,城市家具与公共环境设施,环境设施、公共设施、城市设施、户外家具、公共家具等在范畴上基本是一致的,是相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大范围而言的,而街道家具、街道设施(Street Furniture)则将地域范围限定在了街道空间中,显然街道家具包含于城市家具,为便于研究,本文统一采用“城市家具”(City Furniture)这一名称.

1.2 城市家具的功能

鲍诗度,王淮梁,孙明华等认为城市家具有四种功能:基本性、环境性、装饰性和复合性.基本性指城市家具外在的、首先为人所感知的功能性,直接向人们提供使用、便利、安全防护、信息引导等服务;环境性指城市家具通过其形态、数量、空间布置等,对环境要求予以补充和强化;装饰性指城市家具以其形态、数量衬托和美化环境;复合性指城市家具可以同时把几项使用功能集于一身[11].李志国认为城市家具有装饰审美、实用性和文化传承功能[12].张秋梅认为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空间及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和设计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框架上的细部点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深化和细化[13].鲁榕和刘晓雯认为城市家具有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好审美功能[14].邵慧认为“城市家具”对于城市而言,至少具备两个功能: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识别、依靠和洁净等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点缀、烘托和活跃环境气氛的功能[15].缪晓宾认为,城市家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精神功能是指城市家具的配置体现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人文精神、经济实力、设计水准等诸多因素,在供人们使用的同时还能诱导行为的发生以及愉悦人们的精神,“城市家具就成为了行为的发生器”[16].

综上,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阐释城市家具的功能更合理一些.物质功能即上述的“基本性”、“实用性”、“使用功能”等;精神功能涵盖了上述“环境性”、“装饰性”、“审美”、“文化传承功能”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以城市家具为同一载体,应两者兼顾.至于“复合性”更多的是体现了城市家具设计的方法,而不仅是功能.

1.3 城市家具的分类

已有研究成果多是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从表1可见,目前存在多种分类.通过将现有分类方法中的不同类别与其对应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如表2),综合当前城市家具建设实际,按照不遗漏、不重复的基本原则,本文将城市家具分为11类:(1)休息设施:座椅、休息亭、廊(棚架)等;(2)信息设施:环境标识(指路牌、标志牌、导游图)、广告牌、时钟(塔)、视觉导向、阅报栏、店面招牌等;(3)照明设施;(4)卫生设施:垃圾箱、公厕、饮水器等;(5)交通设施:路障、候车亭、自行车停放设施等;(6)公共管理设施:消防栓及灭火器、配电箱、变压器、井盖、排气口、警亭、救生设施等;(7)活动设施:器械、场地等;(8)公用设施:电话亭、邮箱、报筒等;(9)艺术景观设施:绿化、雕塑、水景、艺术铺装、户外艺术品等;(10)购物设施:售货亭、书报亭等;(11)无障碍设施.

2 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研究进展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分别以“城市家具、街具、公共环境设施、街道家具、户外家具”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统计至2012年6月发表的文献,搜索结果共有相关研究论文174篇,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6篇,硕士论文17篇,最早和最新收录的研究论文分别为《城市家具——国外公共凳椅》[17],《针对银发浪潮主体的户外环境设施设计:以老年公寓为例》[18].

2.2 研究分类

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将检索到的174篇论文分类为7类(如表3).(1)基础性研究,包含:①城市家具的概念、功能、分类以及设计原则和理念等研究;②不同类别的城市家具研究;③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家具研究.(2)国外城市家具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与研究,主要包括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城市家具实例介绍与赏析等.(3)产品介绍与展示,主要通过图片加简要设计说明的形式介绍和展示城市家具单品.(4)地域性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研究.从数量上来看,关于杭州城市家具的相关研究最多;其次分别为西安、武汉、天津、北京、太原、景德镇等;对南京、桂林、淮安、株洲、盐城、重庆、长春等城市的相关研究也有.(5)设计方法研究,多是在某一视角下探讨城市家具设计问题.如形态研究、体验设计研究、人性化设计研究、城市CI语境下的城市家具设计、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陌生化手法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等.(6)制度体系研究,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相关研究非常少.本文共检索到两篇论文,硕士论文《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管理策略研究》[19]和期刊论文《探索城市家具管理新模式——北京市邮政报刊亭管理经验及启示》[20].(7)相关的其他研究,主要是一些杂谈,分类上比较难界定,而且这部分内容最多,占到论文总数的33.3%.

表1 城市家具分类方法

表2 12种城市家具分类比较

表3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家具学术论文研究动态

2.3 研究评述

通过对收录的174篇相关论文的归纳整理,可见:(1)2005年以后城市家具相关研究成果总量明显增多,且地域性研究和设计方法研究受到重视;(2)从研究内容分类看,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上,占论文总数的42%,其次为杂谈类,占论文总数的33.3%;(3)有关制度体系的研究匮乏;(4)设计方法研究总体数量虽多,但主要是单体设计,缺乏整体性研究.综上,目前已有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

3 城市家具规划设计研究展望

3.1 加强系统性研究

城市家具的系统性规划设计是指以有机秩序及系统思维为基础,赋纷乱的城市家具以秩序,将其置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相互呼应的关系中.系统设计能够通过系统化、综合不可思议的多样性[21].现代城市家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大系统,包含了多个种类,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又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因此系统性思维的引入,对城市家具的和谐有序发展至关重要.而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倾向于单体、单类城市家具设计,迫切需要加强系统性研究.

3.2 重视规划设计定位研究

合理的规划设计定位对城市家具系统建设非常重要.通过整理已有的174篇论文发现,严格意义上涉及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的论文异常匮乏.相较于我国“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法定规划编制体系,以及逐步兴起的景观风貌规划、色彩规划和灯光照明规划等非法定规划来说,我国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规划体系对城市家具直接进行控制的内容少、力度弱,导致各类城市家具“各自为政”、甚至“打架”的情况屡见不鲜,应积极探索将城市家具系统规划纳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途径,只有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分层次、逐级予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其整体的协调可持续性,也才能使其真正从细节上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3.3 加快法制化建设和制度体系研究

对现有城乡规划法规文件进行梳理后发现,涉及城市家具系统的主要有:(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对公厕、垃圾箱的位置、间距等进行控制;(2)《城市公共交通标志》(GB/T5845.3-2008),对总标志和分类标志、一般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公共汽电车站牌和路牌、运营工具、站(码头)和线路图形符号等做了规定;(3)地方性标准和规范,如《上海市道路指示牌管理规定》、《上海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公共设施设置准则》(SZ-42-2005)、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DB11/T 500—2007)、《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2004)等.从这些规范控制的具体内容来看,多是对设置位置、数量等刚性内容的控制,而很少涉及色彩、体型、体量等美学内容和不同城市家具的组合设置内容.应加快相应的法制建设,明确规划设计要求和深度标准,对城市家具系统的有序和谐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城市建设制度,美好城市的建设在于完善的城市建设制度”[22],制度体系研究是规划设计实施效果的保障.目前有关研究论文仅2篇,占论文总数的1.2%,严重滞后.而城市家具系统涉及城建、交通、邮政、电信、市政、环保等多个部门,交叉和疏漏并存,建设管理问题复杂,亟需加强制度体系研究,探索积极有效的部门协作体制.

3.4 完善技术体系

虽然随着对城市家具建设问题的日益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各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缺少衔接与协调.如城市规划专业对城市家具的研究主要是在工程系统专项规划中对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各类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位置、数量等.环境艺术学以设计艺术学为依托对城市家具进行设计,关注功能、结构、形式、强调在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提升信息交流互动的格调与品质.人体工学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测算、生理、心理测算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公共环境及设施之间的协调关系.所以,应以发挥城市规划的系统协调和龙头控制作用为核心,建立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的技术体系.

3.5 鼓励公众参与

首先,作为使用主体,公众参与城市家具的规划设计环节,是实现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根本.其次,城市家具散布于城市之中,地域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公众是协助管理部门实时监测城市家具状态、及时发现破损等情况最有利和最可靠的主体.最后,公众也是保护、爱护城市家具的主体.所以,应积极探索公共参与的方式、途径、法律及体制保障,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4 结 论

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景观水平,城市家具在新世纪的意义非同寻常[23].目前,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本文基于国内的174篇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梳理出了一个研究框架.由于受数据库收录和检索环节所限,无法收集全部的研究论文,导致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对已有研究论文的分类主观判断性较强,加上认识和理解水平的局限,可能会有疏漏.在此仅抛砖引玉,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家具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方振宁.我们需要“城市家具”[J].楼市·居住房产,2008(4):59

[2]李佳毅.城市家具设计研究——2010上海世博会[J].景观设计,2011(1):42~44

[3]过伟敏.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申淑娟.商业步行街中的城市家具艺术研究[J].艺海,2010(12):71~72

[5][11][21]鲍诗度,王淮梁,孙明华.城市家具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2004:3

[7][16]缪晓宾.城市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D].2008:10,14~15

[8]形意达.形意达设计作品欣赏——城市家具设计,视觉同盟,2009.6.24,http://www.visionunion.com/article.jsp?code=200906230063

[9]百科名片,城市家具.http://baike.baidu.com/view/751097.htm

[10]毛颖.城市家具的色彩设计研究[D].2009:10

[12]李志国.城市家具设计的现状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7(1):79~81

[13]张秋梅.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街道家具[J].城市问题,2009(11):41~43

[14]鲁榕,刘晓雯.环境设施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

[15]邵慧.杭州城市家具系统整合与创新研究——以复兴路为例[D].2009:5~6

[17]漆德琰.城市家具——国外公共凳椅[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8(03):4~5

[18]王芳.针对银发浪潮主体的户外环境设施设计:以老年公寓为例[J].艺术百家,2012(5):232~234

[19]赵明实.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2010

[20]付帅.探索城市家具管理新模式——北京市邮政报刊亭管理经验及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03):44~45

[22]朱介鸣.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47~180

[23]赵阳.城市家具设计一个跨国工业设计的研究课题[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9):52~55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家具设施
规划设计作品
民生设施非“摆设”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