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分析研究

2014-09-13宝,褚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院校

杨 宝,褚 婷

YANG Bao1,CHU Ting2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分析研究

杨 宝1,褚 婷2

YANG Bao1,CHU Ting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健身和娱乐功能为主,但参与的强度和频数明显较低;男同学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明显高于女同学;在锻炼项目上,男同学倾向于同场对抗类和力量类运动项目,女同学更倾向于健身类和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场地器材不足、宣传不够、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体育锻炼;高职院校;终身体育

大学阶段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趋向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可见,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年限基本为3年6个学期,其中体育教学时间有2-3个学期,单单依靠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爱好,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如何延长大学生体育生涯,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其在大学阶段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形式、活动场所等特征,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山西省8所高职院校(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作为调查对象,向8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有效率89.0%。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excel对获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调查

2.1.1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的与动机的调查

动机是个体参与行动的内在需求。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表1),选择强身健体的人数最多,说明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性较强,首先注重的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其次才是它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只有5.3%的学生为提高体育课的成绩,完成学习任务来进行体育锻炼,从侧面也反映了绝大多数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好的。

2.1.2 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图1 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调查

从图1中可以看出,山西省高职院校男女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有比较大的差异,男同学选择偏向于竞争激烈、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比较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跑步、健美运动;相反,女同学倾向于参加身体接触较少、柔美类、易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瑜伽、交谊舞。

2.1.3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与场所

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中,66.8%的同学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是自发结伴活动,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活动方式相对于其它活动方式自由度较大,时间、地点相对不受限制,并且在同学们结伴的活动中不会有孤独感并且增近了彼此的友谊。有36.9%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说明了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锻炼场所选择上仍是以学校操场(球场)为主,男女生分别占61.1%和71.1%,而选择在公园、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并不多。这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上是比较单一的,主要倾向于无偿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消费意识还比较浅薄。

2.1.4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

表2 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调查(人)

表3 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调查(人)

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是确保运动效果的基础条件,也是反映学生能否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娱乐、强身健体、运动休闲的有效反映。

按照我国判断体育人口的标准,必须同时遵循三点要求: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30min以上、每周体育活动频率达到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达到中等以上。若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判定的话(表4),有80.7%的学生可以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单从这一点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动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体育锻炼频率的调查中,54.5%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周3次以上,这样往往会造成体育锻炼的间断性,运动效果的不理想等后果;还有8.5%的同学从不参加体育锻炼,46%的同学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说明这部分同学体育锻炼意识较差,这是学校及体育教师应重点培养的学生,提高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多进行指导与宣传。

2.2 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4 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通过调查,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场地器材不足、学生锻炼意识差和体育锻炼活动无组织领导三个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各级各类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差,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这和我国多年来实施应试教育,中小学迫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体育锻炼,更无从谈起体育意思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开设讲座、授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普及,落实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第三个方面,无组织领导,占到调查总数的45.3%,说明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控制能力,需要学校安排专门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以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为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的情况要好于参加频率的统计情况,男女生在项目选择上存在的差异性,男同学倾向于同场对抗类和力量类运动项目,女同学更倾向于健身类和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2)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和组织形式相对局限,活动场所集中在学校,主要是通过结伴的形式参加体育锻炼;场地器材不足、体育锻炼意识差和无组织领导是制约山西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2 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体育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讲座,学校网站、校园橱窗等形式宣传体育锻炼的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的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2)加强组织管理,建立有效模式。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建立一套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大宣传与组织力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作用与意义。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学习成绩当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增加技能学习,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大学阶段对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逐步使学生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的体育观念,更好地转变其内在的运动动机与需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为达到终身体育提供内在的动力基础和外在的技术基础。

4)加大体育投入,重视体育场地,器械的改善。学校应该将稀缺资源的体育场馆、设施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提高体育场馆使用率;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场馆设施的投入,为顺利实施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物质保障。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许彩明.课外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84-85.

[4] 郭世安.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分析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 (2):49-50.

[5] 荆光浑,张子沙,肖水平.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报,2004(2):10-17.

Research on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This study using literature data,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ents taking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Study found that:Shanxi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to fitness and entertainment features based,but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male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projects in the exercise,male students tend antagonism and strength class sports,female students tend to fitness classes and Netted against class sport;lack of venues and equipment,inadequate publicity,poor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is restricting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 major factor.

physical exercise;polytechnic colleges;lifetime sports

G806

A

1003-983X(2014)01-0078-02

2013-10-13

杨 宝(197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

1.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1.Basic Department,Shanxi Architectural Technical College? Taiyuan Shanxi,030006;2.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030031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