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武当山庙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4-09-13周红萍苏家福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武当山武当庙会

周红萍,苏家福

ZHOU Hongping,SU Jiafu

●体育社会科学●

生态文明视域下武当山庙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红萍,苏家福

ZHOU Hongping,SU Jiafu

从生态文明视域研究武当山庙会的起源、特点、主要价值、发展状况,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不足弊端,提出发展方略。

武当山;庙会;现状;科学发展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1]。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武当山庙会在维持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提升武当旅游文化品位、加强经济建设中发挥具大作用。武当山庙会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生态文明视域下研究武当山庙会的起源、特点、主要价值、发展状况,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不足弊端,提出发展方略,为省内外庙会科学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1 武当山庙会的起源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镇,方圆30多km2之内有72峰,峰奇谷险,风景秀丽。武当山风景名胜区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素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武当山庙会是武当山传统的道教法事活动,武当山庙会因朝山进香而起。湖北武当山的朝山活动可追溯到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是以民间信徒修仙的形式进行。唐贞观年间,武当山始建五龙祠,自此以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入山开宗布道,历代高道名师也相继在此隐居修炼,并长期进行宗教活动。相传,道教所崇奉的“真武大帝”(玄武帝),传世时曾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成为当地人们崇拜的对象。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生日,九月九是真武大帝飞升之日,每年这时候,武当山紫霄宫都要举行三天大法会。整个法团的高功法师,带领众道人清洁身心,沐浴斋戒,依科演范开坛、取水、祀灶、净坛、扬幡、请圣、朝礼、庆贺、祝寿、上表、回向、落幡、送神等等,最后普度科仪。庙会前后,各地的道教名流、善男信女都不远万里前来武当山为道教的主神真武大帝祝寿祈福。武当山这沿袭不衰的生态习俗,更是吸引了我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方友人的顶礼膜拜[3]。

2 武当山庙会的主要特点

武当山庙会活动内容大致有朝山进香、做斋醮道场、举行民间艺术活动等,朝山进香是长期存在的民间宗教信仰的习俗,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朝山进香主要有三种:一是香会进香,二是道教信徒苦行进香,三是进散香。武当道场主要是做小启朝、大启朝,小启朝法事需要一天时间,早朝设立请神、荡神、安神,中朝拜表、宣文、悦神,晚朝送神、拜忏、拜斗。做大启朝法事场面更为宏大、壮观,需要3天时间,会期内举行各种民间艺术活动,邻近几县的剧团,各村镇的狮子、龙灯、旱船以及说书、演唱、杂技杂耍等,都来参演,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2.1 时间的固定性

武当山庙会时间固定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这个日期是“真武大帝”诞辰与飞天的祭日,武当庙会把时间放在此时,主要是祭祀“真武大帝”。这些诞期产生之后,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影响较大,便以某种相对固定的格局进行世代相传,成为习俗不宜变更。也就形成了其时间的固定性。

2.2 内容的丰富性

武当山庙会的形式和内容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即有传统的“祭祀”、“祈福”、“去鬼神”等文化活动;又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如武术、狮子、龙灯、旱船以及说书、演唱、杂技杂耍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武当山宫观道乐,其音乐、舞蹈、戏法、武术等到于一体,增强武当庙会的内容形式,提高了武当庙会的气氛。

2.3 人员的复杂性

在信息化时代,武当文化传播世界各地,随着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参加庙会活动的人员也有逐年增加。除了本地人员之外,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群众参加,数千甚至数万之众集中于一时一地,盛况空前。同时,参加庙会活动人员的社会身份也复杂多样,工、农、商、学、兵、仕,三流九教,大人小孩不一而足,有祈福许愿的,占卦算命的,展示才艺的,摆摊做买卖的。这些人或是庙会文化活动的表演者,或是评头品足者,或是组织者或管理者,这些都构成了人员的复杂性。

2.4 影响的辐射性

庙会文化活动时间固定,内容丰富,人员复杂,其影响力也较大,武当山靠庙会的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一是通过武当庙会 “真武大帝”修炼与飞天的传说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通过祈福还愿扩大了影响。世事无奇不有,有些人士在庙会期间有所祈求,碰巧灵验了,就烧香还愿,大肆宣传,也会吸引到大批信众,辐射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三是武当利用“武当山宫观道乐”,通过网络传播,扩大影响力;四是通过电视影片的武当武术、传播武当文化。庙会文化、民俗文化节与现代文化结合,形成了以武当庙会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缠绕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高了武当山庙会影响的辐射性。

3 武当山庙会的价值

武当山庙会时间的固定性、文化的丰富性、人员的复杂性、活动的辐射性等特点,使武当庙会显现出以下价值:

3.1 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武当庙会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生态文化娱乐活动,为民间艺术的展示、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平台。庙会是民间艺术大显身手的最佳场所,这些很少在正规舞台表演的民间舞蹈,民间绝技,民间曲艺,歌谣在庙会期间大放异彩,其存在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首肯。同时,由于有庙会文化表演活动的客观需要,大多数庙会都组建有自己的艺术社团,如龙狮队,民间乐队,歌舞队等。一些频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靠之世代相传。如武当山宫观道乐,就为当地宫观道乐的传承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庙会的文化活动还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各地各类不同派别的民间艺术集中于一时一地表演,形成了民间艺术汇演之类的小格局,带有一定的竞技性质,其品位高低立见,质量优劣立现,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艺人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凡此种种,使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留、传播和发展。

3.2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武当庙会文化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发挥了自娱自乐功能和休闲功能。庙会文化活动的主体是群众,组织形式是自愿自发,带有明显的自娱自乐性质,他们自导自演,自得其乐。而且大多数庙会的日期是节日或农闲,给群众的休闲消遣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其次,武当山区农村平时难得有文化娱乐活动,一年几次庙会,客观上为群众送上了几场文化大餐,加上庙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倍感亲切的民间艺术表演,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作用,可以说庙会活动是基层文化活动的补充,一次大型的庙会,就是一场大型的文化活动。此外,庙会文化活动的经费多数是庙会方自筹或靠信众募集的,在某些方面减轻了文化部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济压力。所有的这些,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

3.3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作为武当庙会文化活动主要内容的民间艺术,由于其古朴性和原始性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前来观赏,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已逐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新亮点,倍受世人关注。许多地方都将庙会文化活动与开发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局面。如“真武大帝”修炼、升天戏剧,以其美丽的传说,独具地方特色的宫观乐道艺术,武当武术为景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多年来,武当庙会文化在打造旅游品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4 武当山庙会发展的现状

武当山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武当”工程,不断挖掘、继承、弘扬、发展武当文化,以武当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两大主要特色文化开发为突破口,将个性共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子。

4.1 武当山庙会文化市场繁荣

武当山庙会文化的主要内涵是道教文化,突出 “祭祀”、“祈福”、“去鬼神”等道教文化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文化又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加狮子、龙灯、旱船以及说书、演唱、杂技、杂耍等民族传统文化或地方特色武当山宫观道乐于一体。并通过广播电视、音像娱乐、文物、图书、游艺、网络文化等综合性传播,呈现出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新格局。到目前为止,武当山特区各类文化经营单位(户)63家,其中文化馆1个(文化站),文艺演出团队5家,演艺厅1个,国术馆1个,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9家,歌舞厅6家,书报刊销售出租店11家,电子游戏机室4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6家,印刷企业5家,其他还有健身房、乒乓球室等10余家[4]。

为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先后投入60多万元,经过三年,精心遴选,辛勤笔耕,认真编校,编纂《武当文化丛书精选》,于2007年1月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丛书》包括《大岳武当》、《武当山古建筑》、《武当道教史略》、《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医药》、《武当武术精粹》、《武当神仙大观》、《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武当民间文学》、《武当民俗》等10部书,400多万字。并作为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拳头产品亮相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5]。

特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办 “坐而论道”、“武当是我家”、“警界线”等栏目,积极为武当旅游做好宣传;总面积5820平方米,3层7个展厅的武当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件,其中70%为国家一级文物,全面展现了武当文化悠久的历史。以武当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店40多家,解决就业人员1 000多人。文化馆因势利导,鼓励热爱文化的民间人士组建文化团体,积极开展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成立于2006年的武当山夕阳红艺术团由原有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拥有6支小分队,400多名团员,成为武当山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生力军,打破了过去政府出钱办文化的传统模式,带动了许多群众自发参与活动,为构建和谐武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5]。

4.2 武当山武术彰显魅力

武当山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特点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武当武术是武当旅游发展的突破口。目前,经系统整理,共挖掘武当武术拳种、套路近百种,武当拳法研究应用机构达50多个。特区积极引导、扶持个人和社会力量兴办武术馆校,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兴办武术馆校热潮,仅武当山特区就有各类武术馆、校14家,在校学员近4 000人,其中外籍学员超过600人次。武当武术爱好者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上亿人[5]。

为了让世界了解武当,让武当走向世界,2003年9月成立“中国武当功夫艺术团”,现有团员65人,将武当山道教秘传内家功夫融汇于舞台表演之中,创编出独具武当特色的艺术载体,武、艺并重,雅、俗共赏,并作为旅游项目向中外游客展示。多次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韩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受到各界的好评,已成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堰市、湖北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国故事”祥云小屋进行了精彩的武当武术表演活动,吸引了国际功夫巨星成龙、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钱文忠等众多明星、名家观看,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30余万人次。因此被授予“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最佳团队奖”[5]。

4.3 武当山道教文化亮点纷呈

重建玄帝殿。玄帝殿的修复在整个景区开发建设上是一次大手笔,随后而来的玄岳门、龙虎殿、东西配殿、配房和御碑亭、紫霄宫朝拜殿、三清殿,太和宫朝拜殿、琼台中观大殿、配殿、西道院和钟鼓楼、元和观、复真观(太子坡)大殿、祖师殿、五云楼、九曲黄河墙、冲虚庵大殿和配殿,磨针井、乌鸦岭至金顶古神道等20余处古建筑群的修缮和复原,让武当山古建筑再现了当年的盛世风光。斥资4 000多万元打造的逍遥谷生态旅游区,不仅以武术剧场、猕猴剧场和道教代表人物雕塑群吸引着游客,更是以那清澈透亮的溪水和曲径通幽的山涧让游客投身大自然中,戏水、探幽,悠哉游哉[6]。

2004年,武当山特区在景区25里古神道沿线和各主要景点埋设地音喇叭,不间断地播放武当宫观道乐,中外游客充分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玄妙。武当山道教协会还组建了武当山道乐经乐团,还有一些个体、集体组建各种武术表演团体,定期或不定期的参加各类大型商业展销、文化交流等活动,武当山宫观道乐和道教文化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4.4 武当山庙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武当山特区主管部门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庙会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少;在策划方面精力投入不够,原生态项目、精品项目太少;人力、物力投入也不足。2)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庙会作为封建历史时代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庙会上算卦的、看手相的神汉神婆,坐在路边铺上一块纸,上面写着为你预测婚姻、前途、考学、钱财、生男生女等等,引诱过往群众上当,骗取钱财。不少男男女女来到庙里,为爷神烧香磕头,求神保佑,庙里香(蜡)火不断,烟雾缭绕,污染环境。3)非法行医者胆大妄为。非法行医者在地上铺块塑料布,上面写着包治头痛、腰痛、腿痛等疾病的“灵丹妙药”,跟前放几瓶酒精、几个镊子、几个针管,就敢给人身体扎针治病,或自称祖传秘方,专治癌症等疑难疾病。这些非法行医者,未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胆大妄为,谋取钱财。4)饮食卫生无法保证。武当山庙会上卖饮食者几乎都是山下、山上村民,没有进行健康体检。做饮食的火炉就放在路边,包子、锅盔、油饼、油糕、油条、凉皮、凉面、炒菜等食物没有防尘防蝇设备,一盆洗碗水用来用去,饮食卫生无法保证。

5 武当山庙会发展对策

5.1 政府主导,个体参与,齐抓共管

武当山特区政府把武当庙会作为旅游产业来抓,与旅游同等对待,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重点,给予优惠政策和待遇,吸引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改造武当国术馆和武当演艺厅,修建武当山广场、武当大剧院、武当博物馆、武当书院、武当演艺厅等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为武当庙会的各项活动开展提供实践平台。

5.2 多元文化综合,提升庙会品位

武当山特区政府针对当地生态文化资源,组织人力精心策划庙会,将道教文化、武当养生文化、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和民俗文化等综合开发利用,如图1。在庙会期间开办道教文化、国际武术比赛、武当山养生节、音乐歌舞会等,赋予庙会新的文化内涵,提升庙会文化品位。

5.3 加强庙会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武当山庙会管理,对庙会文化活动中有益群众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给予大力支持;对无益但也无害的允许其存在,并逐步将其引导到有益这方面来;对违法的,如利用庙会文化活动宣传封建迷信,挑动宗教纠纷,装神扮鬼骗取财物,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等,要及时取缔打击,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对于脏乱差环境要进行治理;严格检查饮食卫生,对于卫生条件不达标准,食物品质不佳物品就地取缔,确保庙会健康发展。

图1 武当庙会文化综合图

5.4 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庙会文化活动顺利开展

庙会文化活动人数众多,各种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加强庙会文化活动的安全意识与管理,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举措。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庙会文化活动的安全工作,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思想。在行动上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如将活动场所,道路交通,演出场所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措施到位,直到活动完全结束为止。此外,还要根据武当庙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落实相关的补救措施,以保证活动文明有序,安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

[1] 百度百科.庙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896.htm#6, 2012-8-22.

[2]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湖北武当山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http://www.fjnet.com/shxx/ shxxnr/200806/t20080628_74659.htm,2008-06-28.

[3] 福客名俗网.武当山庙会详细介绍[EB/OL].http:/fy.folkw.com/ view.asp?id=3213,2010-06-29.

[4] 郭占柱,朱晚霞.武当山万人进庙赶庙会[EB/OL].http://www.chinawudang.com/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03,2004-04-22.

[5] 陈天会.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十堰软实力[EB/OL].http://www.policy.net.cn/view.jsp?id=201008100011010185,2010-08-10.

[6] 光明网.问道武当,感受神奇——武当山特区做大文化产业[EB/ OL].http://www.whlib.gov.cn/html/2009/0820/10928655.shtml, 2009-08-26.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emple Culture of Wudang Mountains from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d on he origin,characteristics,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temple fair of Wudang Mountains Temple from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o sum up successful experience,find out the deficiency of malpractice,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Wudang Mountains;temple;situation;scientific development

G80-05

A

1003-983X(2014)01-0001-04

2013-09-17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2D127);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1JDY046)

周红萍(1965-),女,湖北襄樊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44105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Hubei,441053

猜你喜欢

武当山武当庙会
武当佳境
元宵节,逛庙会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还馍录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武当山·紫霄大殿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