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怡良 “乏味”的针织女王

2014-09-12段俊芳

BOSS臻品 2014年9期
关键词:针织时装周咖啡

段俊芳

从一条纱线的白日梦开始

很难说一个人究其一个梦想,到底是在哪一个时刻发生的化学反应。对于潘怡良来说,这个时刻很长很长,长到不客气地、毫无保留地贯穿了她整个童年。故事的开始没有悬念,就如中国的宝岛台湾好像总有一种地道的魔力一样,出生在那里的潘怡良从小就已是“针织”的孩子。

潘家的家族事业是经营一间针织外贸工厂,这让潘怡良从牙牙学语起就对针织滚瓜烂熟。那时候,针织工厂只单纯接一些加工的单,但这足以让她从未知开始编织一个梦想。纱线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纤维的一种,但是对于慢慢长大的潘怡良来说,是用力拉扯她进入织品行业的重要线索。她抓紧它,带着从小萌发的情怀和热忱,在高中结业之后向台北及首尔的文化学院办事处提出了报名申请。1919年成立的文化服装学院 (Bunka Fashion College) 是国际上只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亚洲知名度最高院校和世界十大服装设计院校之一,也是日本服装学府的先驱,无论是申请,还是高昂的学费,进入它都并非易事。但似乎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发榜当天潘怡良顺利接到了日本以限时邮件寄发的合格通知书,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山本耀司、高田贤三、长尾智明等著名设计师的校友。

在日本的几年对潘怡良来说十分重要,一年级时在时尚商品基础科学习的服装综合基础,和二、三年级掌握的高度专业技术,都确实地滋长了她柔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就是在此时她打下了利用针织的垂坠特性来展现女性柔美线条的坚实基础。

简单、热爱,在懵懂里惊喜你

回国后,潘怡良顺利完成了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饰研究所硕士学位。2001年,她以自己象征“欢欣乐观的”意大利文名字GIOIA创立个人品牌。拥有二十年服装经验的她一开始只负责品管和业务的部分,这对于一名织品服装设计师来说却并非一件“不够专业”的坏事。在日本学习期间的经历仿佛就已先知。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逐渐稳定经济飞速发展,成衣市场日益增长,该行业已经演变成为现代化的服饰工业,文化服装学院把重点从裁剪转移到面向市场,并迅速发展成为一所能够应对社会快速变化的学院。谁也不曾想到如此接轨的大学背景在潘怡良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在她拥有丰富的服装市场与管制经营经验之后,她意识到设计与市场的平衡十分重要,无法盲从顾客,设计师也不能太过于主观导向,沟通才是了解需求、深刻创意的最佳解决方式。潘怡良式的客制化模式得到的市场反应非常突出。GIOIA PAN品牌推出后,在短时间内深受各界瞩目。不仅专注于顾客的量身定制,GIOIA对一针一线纯手工的斤斤计较,对质感和精密度的重视,还有以传统技艺与流行元素结合以颠覆针织刻板印象的新生命独特思维,都成为屡屡被应邀设计名媛服装的至关原因。

2007 年世界小姐后冠的中国代表张梓琳小姐,其参赛之系列礼服即出自于潘怡良之手。除此之外,合作过的艺人造型也不计其数,各大厂牌也热烈邀请合作展出,如 Mercedes-Benz 、Bvlgari、DHC、Lanc?me、Swarovski、富御珠宝、伯爵表等。

2013年9月大提琴家张正杰身穿“咖啡纱”制成的燕尾服推出了结合咖啡、音乐、时装设计的大提琴独奏会,而此件“咖啡纱”同样也是潘怡良一次全新的创作。由咖啡渣制成的咖啡纱,不仅有咖啡渣吸附异味的效果,且穿起来通风舒适,更有降温功能。她在接受采访时打趣道:“原来咖啡纱不是‘咖啡色而是一种环保材料。”敢于直面挑战的潘怡良,总能令每一位顾客刮目相看。

自2003年开始,潘怡良的GIOIA获奖历程就从未间断过,2003年上海时装周“设计成就奖”,中国国际时装周“2007年度最佳女装设计奖”、连续2008、2009 两年荣获“十佳时装设计师奖”、连续2010、2011、2012 三年荣获金顶奖入围提名、“2011 年最佳女装品牌奖”、海西国际时装周“国际风尚设计师大奖”、“2012 年最佳时尚品牌奖”、“2013年度最佳女装设计师”,并评选为2012年度最具吸引力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不仅如此国际各大时尚活动的应邀也是络绎不绝,如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香港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吉隆坡时装周、釜山时装周、新加坡时装周、法国巴黎时装展等。2007年,潘怡良到北京参加时装展,受到当地业者的赏识,正式进军大陆市场。与财富相反,一个人一生只拥有一个梦想是奢侈的,也是幸运的。简单又执着的潘怡良或许一开始并未想到能成功得如此透彻,但在稚嫩时期双手触碰织品那一刻,她似乎就没有彷徨过。致力于自己单一乏味的梦想,并深度走下去,总比泛泛而活要更有力。

今年秋冬,GIOIA在时装设计上,即将推出它的最新系列--崩裂。其设计理念是通过冲突/圆融,物质/心灵, 战争/和平, 经济/环保等元素来传达崩裂的重组再造精神。毫不例外潘怡良的每一次作品都在不停地“再造”,实时惊喜世人的眼球。回顾20年前,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活跃于日本乃至世界服装产业界的人物”,作为台湾首席设计师,“针织女王”潘怡良做到了。

对话潘怡良

BOSS:有那么多服装元素,为何对针织情有独钟?

潘怡良:针织是鲜活的,它能不断变化,没有人喜欢一尘不变,在设计上能让我发挥不同的创造力。针织素材本身极富弹性,贴身、垂坠效果好,也是对女性身材的另一种创造。这种创造的可能性十分迷人。

BOSS:在经历中,哪个瞬间激发了你今后执着于针织的决定?

潘怡良:家中本来就是针织外贸工行,可能是这个的缘故,从小我就对针织并不陌生,说不出哪一刻,可能每一刻的影响都积攒了我渐渐壮大的决定。

BOSS:在日本读书期间,对你影响最深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

潘怡良:学校的教学态度。他们对设计是非常严谨跟扎实的,绝对不会马马虎虎了事,这样严苛的教学氛围和成长环境,对后来我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好习惯。回国是因为要管理家族事业。

BOSS:你获过这么多奖,有没有哪次奖项或者活动是给你鼓舞很大的?

潘怡良:获奖和成功一样,想得到也想不到,每一次的获奖都是对我自己的创作最直接的肯定,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厉害的设计师很多,我有这样的幸运和努力换来的奖项,今后更要告诉自己,需要不断的努力去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BOSS:商业化售卖的成衣和纯手工针织有很大冲突,一面要迎合市场方便生产销售,一面又精艺追求品质更趋向于高级定制,怎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潘怡良:其实做设计就不能太市场导向或太过设计导向,我会将自己想创作的在发布会上呈现,在店铺存在10%的概念才能兼顾市场需要,这样不会丢掉自己的创作空间,也能顾及到GIOIA。

BOSS:GIOIA的男装和配饰也很棒,你会任其发展吗?与你想做的针织女装的比重又是怎样分配的?

潘怡良:目前主要还是以男女装销售为主,服装才是经营的主题。类型分高级订制与成衣,这也是兼顾了市场和创作于挑战。

BOSS:你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设计师?为什么呢?

潘怡良:我没有特别喜欢哪位设计师,因为各有各的设计风格,我认为能成为设计师的都不容易,是需要毅力坚持。

BOSS:能否介绍下GIOIA 2014秋冬“崩裂”最特别的地方?跟以前比有什么突破?

潘怡良:这次很幸运获得“旭化成 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设计上着重不同材质的拼接,在面料上有也有些突破,主要运用到环保材料,整体风格又更贴切市场所需。

BOSS:你对“针织女王”这个头衔感受如何?至今为止致力于一个梦想是怎样一种感觉?今后还会坚持吗?

潘怡良:头衔不重要,重要还是在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有所突破。设计是我兴趣,我对设计有热情,就算再累再辛苦,我也会坚持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织时装周咖啡
针织暖意
下午三点的咖啡
多彩针织
冬天已去,春天还远吗?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10大实穿造型 2016纽约春夏时装周
咖啡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春夏
针织NEW IN切换温暖模式
咖啡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