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在20例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脏病依从性我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60000

心理疏导在20例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王芒果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60000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在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心理疏导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组20例和心理疏导组20例。结果心理疏导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在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应用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心理疏导;老年;高血压心脏病;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是我院干医科常见的临床病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1]。针对干医科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40例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心理疏导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组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68~85岁,平均年龄(72.8±7.2)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10.3±2.9)年;心理疏导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70~87岁,平均年龄(73.6±8.0)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0.9±2.5)年。心功能分级:I~II级。两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普通护理组:主要是针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心理疏导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措施。①首先针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主要分为焦虑和恐惧、烦躁和悲观、疑惑和失落等不同类型;②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应对措施,有效地缓解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正确面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的现实,加强护患沟通,最大程度提高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积极面对治疗的信心和治疗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参照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对两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评价,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s,分)

注:与普通护理组比较,*P<0.05。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是具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两种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同时干医科患者往往具有其独有的特点。老年患者往往在年轻时从事领导等干部岗位,其心理上对于患病后社会角色、患者角色的变化相对较敏感[2]。心理上的负性情绪的产生往往更加显著,因而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的疏导,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①焦虑和恐惧: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对于治疗过度担心,对于功能恢复往往有恐惧感,害怕复发和死亡;护理人员要通过热情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观察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语言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致的了解患者心理变化,鼓励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缓解压力。尽快从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以健康心态面对疾病[4]。②烦躁和悲观:这类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也是由于情绪上波动较大引起的,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悲观厌世;护理人员耐心地讲解老年高血压心脏病发病机理,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帮助患者适应治疗环境的变化,尽快进入治疗角色,通过换位思考帮助患者克服急躁、怨恨的情绪,最大限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疑惑和失落:这类患者因过度注重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害怕自己的病情引来外界异样的眼光,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充满了疑虑,担心预后效果不理想,情绪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落感;通过主动沟通,提高患者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的认识,告知其通过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康复,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消除其心理上的疑虑,介绍本院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对医疗服务水平的信任感,促进其尽快建立起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诊治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心理疏导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组20例和心理疏导组20例,结果表明,心理疏导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提示心理疏导在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应用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马晓飞,刘存英. 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8):2073-2074.

[2]乔 军,麻玉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8-9.

[3]王永荣,邓疆燕,管学云,等.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22-23.

[4]曹正香,周国秀,吴翠珍,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8(1):161-162.

R473.54

A

1007-8517(2014)12-0117-01

2014.04.12)

猜你喜欢

心脏病依从性我院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