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27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血尿酸痛风关节

贵州省黔西县中心医院中医科,贵州 黔西 551500

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27例临床观察

龚黎明

贵州省黔西县中心医院中医科,贵州 黔西 551500

目的分析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妙散;痛风;临床观察

痛风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骨与关节破坏、畸形以及功能障碍,晚期还可能合并有肾炎、结石、高血压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秋水仙碱,虽可取的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我院采用四妙散治疗痛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9±2.6)岁,病程7天~20年,平均病程(8.6±4.2)年;受累关节位于第一跖趾关节患者为41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腕关节2例、手指关节2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4例,高血糖1例。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组方:黄柏1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苍术10g,威灵仙10g,丹皮10g,赤芍10g,防己10g,茯苓10g,麦芽10g。如果为寒湿甚者去黄柏,加秦艽10g、独活10g,如果为湿热甚者加地龙10g、忍冬藤10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首次口服lmg,之后患者可每隔1-2小时服用0.5mg,注意第一天总量应当控制在3mg以内,待患者疼痛缓解后每日剂量改为0.5mg。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即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的情况。上述各项症状均根据无、轻、中、重四个类型分别计分0、1、2、3。观察期评分情况的各项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积分,并结合临床经验来制定。通过观察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拟定。治愈:患者的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检查显示血尿酸、血沉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同时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以及劳动,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明显降低;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生活可以自理,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无效: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好转或者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平均为(2.5±0.6)分,对照组症状积分平均为(4.0±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其中恶心、呕吐者3例,胃痛者2例,皮疹、眩晕各1例。观察组仅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恶心、呕吐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痛风属中医“热痹”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病机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风寒湿热邪气杂合而至,痹阻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或者房室不节、感受外邪等,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而发为痛风,其中湿热又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因素,故临床治疗时主要采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法[2]。

四妙散出自清代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组方主要包括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利湿、舒筋通络的功效。本研究中,四妙散方中黄柏苦以燥湿,苦寒入下焦,苍术则苦温燥湿,薏苡仁除了甘淡利湿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同时还可以通血脉而利关节。本方将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同时还可以起到引药下行的目的,以便直达病所。此外,丹皮和赤芍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凉血之效;威灵仙主要功用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尤其善治痛风顽痹;防己则可以祛风利水、消肿止痛,其他如茯苓、麦芽则可以起到健脾护胃的功效,防止用药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薏苡仁均能够起到降低血尿酸的功效;丹皮能改善微循环;川牛膝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威灵仙能够活血化瘀,达到活血通络之目的。诸药合用,疗效显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进一步证实了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有效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2-293.

[2]关战立,王红霞.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95.

[3]王跃旗,王义军,王磊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11):873-877.

R259

A

1007-8517(2014)12-0045-01

2014.05.04)

猜你喜欢

血尿酸痛风关节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痛风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