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4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肌群腰痛核心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4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熊国才罗健叶立汉董洪伶邓振兴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腰痛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0例和治疗组(传统治疗联合核心肌群训练组)40例。结果两组慢性腰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慢性腰痛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慢性腰痛患者第2、3、4周及2、3、6个月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在慢性腰痛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核心肌群训练;慢性腰痛;ODI评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时间延长,劳动强度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出现慢性腰痛等症状,成为康复科疾病诊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慢性腰痛是一组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对于慢性腰痛,是指一组以下背部、腰骶区和臀部疼痛不适为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80%的腰痛没有明确的诊断,病程一般较长,通常超过12周以上,恢复很慢、很难[2]。选择合适的有效地恢复性训练措施对于改善慢性腰痛症状,提高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80例慢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腰痛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3±10.1)岁;病程12周~50周,平均病程(20.1±10.5)周;治疗组(传统治疗联合核心肌群训练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8±10.6)岁;病程13周~52周,平均病程(20.9±11.1)周。排除标准:伴有发热、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不适合运动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一般选用中频脉冲电治疗加电针治疗,共约40~5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每疗程休息3~5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训练以积木操(核心肌群训练的一种)为治疗方法。具体如下:第一组动作:俯卧位,双前臂与脚尖垂直撑地,全身拉直做俯卧撑动作,维持此动作。第二组动作:上半身体与第一组动作相同,抬起右腿与躯干成一直线,维持此动作。第三组动作:与第二组动作相同,改抬左腿,维持此动作。第四组动作:左膝改跪着地,右前臂同样垂直于地面支撑,抬起右腿及左臂,保持身体平衡,维持此动作。第五组动作:与第四组动作相同,右膝改跪着地,左前臂同样垂直于地面支撑,抬起左腿及右臂,保持身体平衡,维持此动作。第六组动作:左前臂垂直于地面,躯干转侧打直与地面呈三角形,保持身体平衡,维持此动作。第七组动作:右前臂垂直于地面,躯干转侧到另一面打直与地面呈三角形,保持身体平衡,维持此动作。第八组动作:上半身躺下,抬起双腿与地面呈45度,维持此动作。第九组动作:抬起双腿与地面呈45度,挺起上半身,尝试以手指碰触脚尖。第十组动作:平躺休息后,尝试以左手指碰触右脚尖,维持此动作。第十一组动作:与第十组动作相同,尝试以右手指碰触左脚尖,维持此动作。第十二组动作:仰卧、双手抱胸,双脚垂直于地面做半桥式动作,维持此动作。以上每组动作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不同,从维持5~10秒开始,若能承受,在下一个循环增加5秒,每组动作间隔20秒休息,做4-6个循环,每天1~3次,7天为1疗程,疗程中间可休息3~5天,也可坚持每天进行。

1.3 观察指标 参照腰痛ODI评分标准[3],两组慢性腰痛患者观察指标为:①腰痛腿痛程度;②个人生活料理情况;③提举重物情况;④行走状况;⑤坐立情况;⑥站立情况;⑦睡眠状况;⑧性生活状况;⑨社会生活状况;⑩旅行状况。每个项目按受影响程度评为0-5分,记录不同观察时间的评分数值(总分=所得分数/5×回答的问题数×100%),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4周及2、3、6个月ODI评分情况。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腰痛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慢性腰痛患者腰痛ODI评分标准比较 两组慢性腰痛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慢性腰痛患者的差异性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慢性腰痛患者第2、3、4周及2、3、6个月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腰痛患者腰痛ODI评分标准比较表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腰痛形成因素较为复杂,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腰痛不同程度上与腰部肌肉力量减弱所致的腰椎失稳有着互为因果关系[3]。慢性腰痛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临床治疗主要有传统的物理治疗和中医针灸等治疗,同时还有核心肌群训练[4]。核心肌群是指肋骨以下至骨盆之间称为身体的核心,核心肌群是指在此区域内负责维持脊柱活动及稳定度的肌肉群,依照其功能和属性包括整体稳定肌群和局部性稳定肌群,其中整体性稳定肌群包括腹内斜肌前部、腹外斜肌、腹直肌、竖脊肌、腰方肌、臀部肌群等,通过整体性稳定肌群训练可以促使脊柱进行比较有力量的大范围活动,局部性稳定肌群包括肌主要包括腹横肌、多裂肌、横膈膜、盆底肌、腰大肌、腰方肌、臀部肌群等,在进行局部性稳定肌群训练时,可以保持脊柱的静态稳定性[5,6]。核心肌群训练是目前较为新颖的治疗慢性腰痛的技术,不仅仅是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肌力训练,而且还包括腰椎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协调性等不同因素的共同参与[7,8]。核心肌群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脊椎相关的肌肉和韧带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增强腰椎随意性运动和稳定性,有助于腰椎生物力学动态平衡状态的恢复,从而改善慢性腰痛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综上所述,核心肌群训练在慢性腰痛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Kent P,Mjsund H L,Petersen DH. Does targeting manual therapyand / or exercis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Med,2010,8(8) : 22.

[2]Omkar SN,Vishwas S,Tech B. Yoga techniques as a means of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J Bodyw Mov Ther,2009,13(1) : 98-103.

[3]库华义,李 奇,于 婧, 腰痛患者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5):472-474.

[4]李旭,郭险峰.慢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肌群肌力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12—1014.

[5]刘 夏,王惠娟,吴红瑛,腰背核心肌群在等速旋转运动中力矩和表面肌电的特征[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4):315-319.

[6]刘烜玮,赵娜娜,肖鹏,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2,27(5):361-362.

[7]王兴水,李保良,李志辉,等,核心肌群训练配合姿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54-255.

[8]曾勇,邹佳华,邓光锐,等,核心肌群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52-253.

Theclinicalresearchof40caseschroniclowbackpainbycoremuscletraining

XIONG Guo-cai,Luo jian,YE Li-han,DONG Hong-ling,DENG Zhen-xing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526000,China

ObjectiveTo approach clinical resul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by core muscle training.MethodTo analyz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which was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herapy group) 40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tradi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re muscle training group) 40 cases.ResultThe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were no difference,the ODI score before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in 2, 3, 4 weeks and in 2, 3, 6 month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clinlcal symptom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by core muscle training are obviously improved,ODI score is decreased,which is to be used.

core muscle training;chronic low back pain;ODI score

R269

A

1007-8517(2014)12-0042-02

2014.05.03)

猜你喜欢

肌群腰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更正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