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及早锻炼宝宝的运动智能

2014-09-11董绍军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宝宝身体动作

董绍军

在宝宝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里,如果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宝宝进行锻炼,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智力发育就会有明显的优势。相反,如果宝宝早期失去了接受锻炼的机会,即使宝宝有着优越的天赋,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宝宝是学习的天才,只要妈妈用心,并且采取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开启宝宝的运动智慧之门,养育出真正有运动智能的宝宝。

运动智能是指人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任何要求人运用手势或者身体各部位来完成的活动,都属于这一智能领域的活动。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其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首要的,运动智能的发展和培养尤为重要。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锻炼宝宝的运动智能。

保育与锻炼相结合 在生活照料中,结合宝宝每天的活动,让其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对于年龄不到1岁的宝宝,可结合洗澡、穿衣服等生活环节,让宝宝进行四肢伸展等运动;对于1~2岁的宝宝,可让其在起床时练习爬行、结合玩玩具练习行走等;对于2~3岁的宝宝,就可以在其情绪好时,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走、跑、跳、投掷等游戏活动。在自理能力培养中,可以让宝宝学习一些活动,如在洗澡、穿衣服、上下楼梯时,帮助宝宝进行大肌肉运动的锻炼,在吃饭、扣纽扣、穿鞋脱袜时引导宝宝练习精细动作。

多利用大自然 贴近宝宝的生活,回归大自然,利用阳光、空气、水、沙、石等开展锻炼活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多带宝宝到阳光适宜、空气较好的地方去玩耍,让宝宝在草地上滚爬、踢球,在小土坡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行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创造发展宝宝身体运动智能的环境。如在空地上绘制宽窄不一的“小桥”,锻炼其平衡能力;在树枝上悬挂高低不同的触摸物,发展宝宝纵向跳的能力等。

全面科学的锻炼 要给年龄不到1岁的宝宝做一套“按摩操”或“被动操”,并注意动作的全面性,各个部位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应得到综合的锻炼。在内容安排上,应考虑到速度、灵巧、平衡、力量、耐力等各个方面的练习。只偏重任何一种活动或一项练习都是不行的,对宝宝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在开展体育活动和练习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动作练习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程序上,应注意合理性,如速度、灵巧、平衡类的练习安排在前,力量、耐力练习可安排在后。

尊重个体差异 对素质好的宝宝,应不断更新练习方式,提高练习难度;对身体弱的宝宝,适当降低要求,并有意识地进行锻炼方法的传授,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宝宝的活动意愿,让每个宝宝在活动中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提高宝宝主动活动的积极性,使其以后乐于主动参与锻炼。总而言之,应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其他能力的发展。

作为父母,一定要多为幼儿创造运动或是玩耍的机会,让宝宝在实践中、快乐中完成与大脑和思维有关的系列动作,从而提高宝宝的运动智能。■

猜你喜欢

宝宝身体动作
动作描写要具体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