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降准,还是正税清费?

2014-09-10张宏

中国报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定向信贷三农

本刊记者 张宏

在中小微企业不良资产上升,普遍经营不景气,甚至老板跑路情况下,出现定向降准资金脱离中小微企业靶心,发生跑偏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4月25日、6月16日,央行两次推出定向降准政策,统计显示,两轮定向降准已释放流动性1900亿元左右。其中,第二轮降准的结构、导向政策更加明确,支持范围扩大至“三农”和小微企业。据悉,定向降准的银行还有望继续扩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6月末“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仍有机会入围第二批降准名单。

但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无论银行还是中小微企业,在定向降准之后,均未明显感觉到信贷的宽松,“一贷难求”困境没有得到多大改善。而融资渠道不通,不少企业只好转向民间借贷,在企业较为活跃的东部省份,企业间相互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等比较严重,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一批企业陷入担保圈风险。

中小企业:贷款还是很难

“小微企业、‘三农’一直不是银行眼中的优秀信贷客户,获贷能力困难。”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认为,“这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引导信贷资源向小微、‘三农’定向释放,优化经济结构。”

但身处第一线的中小企业却未能期盼到“甘霖”降临。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长期与中小企业打交道,他坦言,定向降准后,中小企业的贷款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近来没有感觉到贷款容易,我们刚申请了一笔贷款,到现在都还没有批下来,银行那边把控得比较紧。”浙江做海鲜批发的王老板告诉记者,他们这种批发商,从银行贷款向来不太容易。“虽然这几年很多银行都在推小微贷,但适合的产品不多。信用贷款额度小,才几十万元,利息也比较高,年化利率达10%—15%。”

广州某商会秘书长也表示,小微贷额度小,范围也不广,而且每家银行掌握的也不多,很多商户其实都贷不了。据近日公布的“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为46.2%。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主只能找熟人或亲戚借钱,甚至通过办理大额信用卡来缓解不时之需。湖北省襄阳市市长别必雄介绍, 该市中小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等民间准金融机构融资占比约为20%,从民间借贷融资占比约为20%。

因此,虽然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和其他有利于“调结构”的领域,但不少专家分析指出,资金是否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很难说。

银行:风险大的苦衷

“定向降准之后,我们行陆续释放了3亿元的资金,但受贷款规模等限制,这些资金很难全部转化为信贷。”山东一家城商行支行行长表示,当中小企业抱怨借贷难时,银行也有苦衷与无奈之处。其中,银行的信贷发放受到了各种限制。

“经济下行时,制约信贷的短板是愿意贷的项目不多;经济繁荣期,制约的短板是资本金和额度不够;只有遭遇钱荒时,流动性才会成为短板。”该行长称,定向降准主要解决的是资金流动性问题,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Shibor)徘徊在较低位置,隔日拆借利率超过2%,一个月拆借利率在4%左右。

而对于享受定向降准的机构来说,由于受贷款额度的限制,降准并未增加贷款资金的有效投放,仅仅减少了其在央行的部分存款。对于多出的这些闲置资金,有不少是通过存放同业、协议存款或理财等方式转到了上级或其他金融机构。6月24日,审计署公布了工商银行等八家银行2013年贷款投放情况的审计结果,其中,有3749.88亿元贷款通过同业合作、基金理财等类信贷业务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房地产企业。

“不过,即便有‘定向降准’,银行资金再宽裕,我们也不太愿对中小企业加大信贷投放。”有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就表示,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在整个信贷中的比例明显上升,但是银行不良资产增加也主要反映在这一领域。“都是些民营大老板跑路。”这位负责人觉得压力巨大,“明明企业贷款客户的风险在上升,却让银行降低利率,这不现实。”

一份国务院督查报告显示,1—5月,浙江存在风险企业557家,同比增长345 家,涉及银行贷款348亿元,同比上涨1.35倍。银行业不良贷款“双升”趋势延续,且逐渐扩大。

“正税消费”被指效用更大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当前中国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现状。即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面对社会无风险利率的大幅提升,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于是,在实体经济融资环境趋于恶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空间也愈来愈窄。

因此,此时央行推出定向降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带有鼓励、奖励与引导型的窗口信号。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显然还是存在,而这只能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来推进。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就指出,中小企业和“三农”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特征并未改变,也就并未增强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内生动力,只能导致流动性沉积于货币市场。

有财经分析人士认为,经营风险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缺乏可抵押资产等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仅从这些因素分析来看,经营风险大和缺乏可抵押资产是中小企业的固有因素,但财务制度不健全和信用观念淡薄是中小企业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加快部署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就是重要一环。

同时,相比于降准,不少专家建议,及时推出财税方面的优惠配套措施对中小企业将更为受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晓萍认为,“正税清费”效用更大。只有把税费规范,才能真正为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直接有助于有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亦同时鼓励更多人创业及投资。

定向降准:

中央人民银行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因较全面降准而言,针对性较强、导向政策明确,而被市场视为“定向降准”。

正税清费:

指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项目,免缴不必要的行政费用,依法将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并入相应税种。

猜你喜欢

定向信贷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