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弱”:一种尊重的姿态

2014-09-09倪晨瑾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儿童

倪晨瑾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多次培训学习,体育教师开始逐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成长,要善于发现、善于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认知,联想、推敲、对比、总结、归纳出新的认知体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智慧的一种挑战,而不是简单的“让位”或“撒手”。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一起对话、练习,我发现了教师“示弱”的价值。“示弱”字面含义是暴露弱点,显示软弱。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主动展示自己错误的动作,以赢得大家的帮助,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是教师“示弱”?教师的“示弱”会不会削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教师的“示弱”会不会影响教学的效率?有这些顾虑和问题是自然的。

请看几个教学片段,让案例来回答你心中的担忧:

片段一:三年级《抛打纸球》教学

围绕“怎样才能击准纸球”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尝试自主练习,几分钟后集合,询问:“大家在练习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碍于面子,没有一个学生举手,面对这样的冷场,教师主动接过话:“我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看一看,为什么我总是击不准球?”孩子们被我突如其来的“示弱”信号所惊讶,自觉安静了下来,仔细观察我的动作,积极思考,当我动作刚停止,便争先恐后地大声指出我的错误。这样观察、思考、纠错的效果比教师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要深刻得多。

片段二:四年级《耐久跑》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当离规定距离还有200米的时候,我大声“示弱”:“同学们,倪老师坚持不住了,跑不动了,你们不要等我了,赶快超过我,超过我的同学均可以获得强手的称号!”其实学生们也很累,当他们看见老师败下阵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已经替代了机体的疲劳,他们纷纷加快步伐超越我,冲向终点线。

片段三:四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

当学生掌握了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后,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在跨越式跳高分组练习时进行了分层设置,通过摆放不同高度的竹竿,让学生因人而异,自主选择。教师的设想是好的,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发现选择低高度的孩子是“0”。而事实上,有几个学生由于选择的高度过高,跨越式跳高动作变形,频繁掉竿踢竿,造成心理恐慌,影响到正确动作的巩固与定型。这时,我走到较低的竹竿前说:“老师年纪大了,只能选择这个高度练习,愿意陪伴我一起练习的同学到这里来!”教师一声“示弱”的召唤,引来了很多学生的参与,那几个有困难的孩子也高兴地加入我们,适合的高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动作,更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个人特点、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儿童、尊重儿童,就必须研究儿童、成为儿童、支持儿童。有了这样的思想与气魄,教师的“示弱”就是一种教育的尊重,就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儿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下一个动作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