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家儿童庆丰收

2014-09-09黄缨岚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芦笙铜鼓苗家

黄缨岚

《苗家儿童庆丰收》是根据苗族的芦笙调填词而成的,歌曲简单易学,充满情趣。备课者课前首先就作品及苗族音乐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和筛选,最终设计出一节唱歌活动课,并作了很好的示范。

课始:执教者从“苗族大山里的回声”入手,设计出“对着大山喊一喊”“对着大山来敲鼓”等情境游戏,引导学生愉悦地进行节奏模仿活动,融知识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苗族音乐情境。

课中:苗族有两件特有乐器——“铜鼓”和“芦笙”。《苗家儿童庆丰收》中自然少不了铜鼓。教师先让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样,在“视觉封闭”的情境里,学生的听觉更加灵敏,铜鼓那苍劲雄浑的音色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接着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在没有歌词的地方,加入铜鼓的演奏(节奏是教师设计的)。现场,学生兴趣盎然,表现生动。预设情境生成为学生心中的“真实”情境。

苗族将芦笙的音调比作母亲的声音。根据这一文化信息,教师在课中带领学生聆听“母亲”的声音,学唱“母亲”的声音(歌曲旋律),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谱例的观察和再认,找出“芦笙调”,把刚用过的鼓槌当芦笙,边唱边“演奏”,加深对音调的理解,从而记住“母亲”的声音。在这一教学活动中,音乐与文化交融,知识与音乐相融,情境与活动相依,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苗寨音乐文化,理解了文化中的音乐。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心中瞬间升腾起的民族情感。

课终:音乐既可“唱”可“听”也可“看”,还能引起愉悦的“身体反应”(舞蹈)。苗族人能歌善舞,他们每年都举行传统活动,敲铜鼓、吹芦笙、围成圈圈跳起舞。学生学会了歌曲,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教师营造一个隆重的节日场景,请出几位学生在教室中间用扇子表现熊熊燃烧的篝火,女生围成圈圈边唱边跳芦笙舞,男生在圆圈里敲起铜鼓。音乐声中,学生们俨然成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苗童在纵情歌舞,“火苗”把学生们的小脸映得通红,也把音乐与文化积淀在心底。

看完这个课例,也许你认为“情境活动”就是好看热闹,错了;或许你会认为“情境活动”就是要“大动干戈”,那就更错了。其实,热热闹闹的音乐活动是一种参与,安安静静地聆听、探究,思考也是一种参与,只要把学生的音乐思维积极调动起来,就是真正的参与,真正的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芦笙铜鼓苗家
岜沙芦笙节
苗家歇饮
一颗柿子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苗家小阿妹
你好,芦笙
东兰铜鼓响八方
醉了雷山(敬酒歌)
芦笙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