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了吗?

2014-09-09黄丽梅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兴奋点纤夫前台

黄丽梅

世界杯的球场上,一支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兴奋起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那么,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得到生动成长呢?我想,关键是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曾经听过一节六年级的简便计算总复习课,印象颇深。

师:喜欢做简便计算吗?

生1:喜欢。

生2:还可以吧,因为有的时候会出错。

师:把你(生1)喜欢的简便计算题写出来,你(生2)去写一道让你出错的题目。

(生1板书:11×(■+■)×7,生2板书:78.5×1+7.85×90)

师:为什么他(生1)喜欢它?为什么她(生2)不喜欢它?请你分析一下。

生3:第一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能够简算,第二题小数点容易点错。

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3:11可以和■乘起来,7也可以和■乘起来,然后就可以简便运算了。

(板书:11×■×7+11×■×7=7+11=18)

生4:第一题可以凑整。11乘■等于1,7乘■等于1,合起来等于2。

(教师板书:11×■+■×7=1+1=2)

生5: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

师:有三位小朋友发言了,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

生6:我喜欢生3的回答。

生7:我不认可生4的回答,不能直接把11和■乘,7和■乘。

…………

师:生1说他喜欢第一题,现在让他来说一说为什么吧。

生1:这道题我原来一直做错,后来终于做对了……

相信你也一定会感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成长!

启示一:素材从学生中来,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教师不按常理出牌,以学生所举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例子作为研究内容,拉开教学的序幕,并请学生分析原因,展开讨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一句句可爱、质朴的话语不断从学生嘴里蹦出来,不仅显示了他们的童真,更展示了他们的“学生经验”,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眼里“有感觉的简便计算”。学生列举的例子真是一帖强效的药引,它们从学生中来,代表了学生的心声,所以更能激起他们思维的共鸣,充分点燃了他们学习的“兴奋点”!

启示二:把学生推向前台,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上学习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个个问题把学生不断地推向前台。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直接指出,而是继续用“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这样的问题抛还给学生,自己则步步后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考着,辨析着,最终找到了“喜欢”的那一题的“可喜之处”,“不喜欢”的那一题的“不讨喜之处”!

“纤夫和放牧者”的故事告诉我们:纤夫用绳子拉动逆水而行又没有动力的船,费尽力气也不能日行千里;而放牧者总是把牲畜带到水草丰盈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选择食物。作为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在为做“放牧者”努力吗?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了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世界杯的球场上,一支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兴奋起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那么,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得到生动成长呢?我想,关键是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曾经听过一节六年级的简便计算总复习课,印象颇深。

师:喜欢做简便计算吗?

生1:喜欢。

生2:还可以吧,因为有的时候会出错。

师:把你(生1)喜欢的简便计算题写出来,你(生2)去写一道让你出错的题目。

(生1板书:11×(■+■)×7,生2板书:78.5×1+7.85×90)

师:为什么他(生1)喜欢它?为什么她(生2)不喜欢它?请你分析一下。

生3:第一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能够简算,第二题小数点容易点错。

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3:11可以和■乘起来,7也可以和■乘起来,然后就可以简便运算了。

(板书:11×■×7+11×■×7=7+11=18)

生4:第一题可以凑整。11乘■等于1,7乘■等于1,合起来等于2。

(教师板书:11×■+■×7=1+1=2)

生5: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

师:有三位小朋友发言了,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

生6:我喜欢生3的回答。

生7:我不认可生4的回答,不能直接把11和■乘,7和■乘。

…………

师:生1说他喜欢第一题,现在让他来说一说为什么吧。

生1:这道题我原来一直做错,后来终于做对了……

相信你也一定会感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成长!

启示一:素材从学生中来,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教师不按常理出牌,以学生所举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例子作为研究内容,拉开教学的序幕,并请学生分析原因,展开讨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一句句可爱、质朴的话语不断从学生嘴里蹦出来,不仅显示了他们的童真,更展示了他们的“学生经验”,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眼里“有感觉的简便计算”。学生列举的例子真是一帖强效的药引,它们从学生中来,代表了学生的心声,所以更能激起他们思维的共鸣,充分点燃了他们学习的“兴奋点”!

启示二:把学生推向前台,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上学习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个个问题把学生不断地推向前台。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直接指出,而是继续用“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这样的问题抛还给学生,自己则步步后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考着,辨析着,最终找到了“喜欢”的那一题的“可喜之处”,“不喜欢”的那一题的“不讨喜之处”!

“纤夫和放牧者”的故事告诉我们:纤夫用绳子拉动逆水而行又没有动力的船,费尽力气也不能日行千里;而放牧者总是把牲畜带到水草丰盈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选择食物。作为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在为做“放牧者”努力吗?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了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世界杯的球场上,一支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兴奋起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那么,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得到生动成长呢?我想,关键是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曾经听过一节六年级的简便计算总复习课,印象颇深。

师:喜欢做简便计算吗?

生1:喜欢。

生2:还可以吧,因为有的时候会出错。

师:把你(生1)喜欢的简便计算题写出来,你(生2)去写一道让你出错的题目。

(生1板书:11×(■+■)×7,生2板书:78.5×1+7.85×90)

师:为什么他(生1)喜欢它?为什么她(生2)不喜欢它?请你分析一下。

生3:第一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能够简算,第二题小数点容易点错。

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3:11可以和■乘起来,7也可以和■乘起来,然后就可以简便运算了。

(板书:11×■×7+11×■×7=7+11=18)

生4:第一题可以凑整。11乘■等于1,7乘■等于1,合起来等于2。

(教师板书:11×■+■×7=1+1=2)

生5: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

师:有三位小朋友发言了,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

生6:我喜欢生3的回答。

生7:我不认可生4的回答,不能直接把11和■乘,7和■乘。

…………

师:生1说他喜欢第一题,现在让他来说一说为什么吧。

生1:这道题我原来一直做错,后来终于做对了……

相信你也一定会感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成长!

启示一:素材从学生中来,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教师不按常理出牌,以学生所举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例子作为研究内容,拉开教学的序幕,并请学生分析原因,展开讨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第一题看上去有感觉,第二题要转个弯才有感觉”……一句句可爱、质朴的话语不断从学生嘴里蹦出来,不仅显示了他们的童真,更展示了他们的“学生经验”,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眼里“有感觉的简便计算”。学生列举的例子真是一帖强效的药引,它们从学生中来,代表了学生的心声,所以更能激起他们思维的共鸣,充分点燃了他们学习的“兴奋点”!

启示二:把学生推向前台,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上学习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个个问题把学生不断地推向前台。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直接指出,而是继续用“你最喜欢谁的回答?你最不认可谁的发言?”这样的问题抛还给学生,自己则步步后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考着,辨析着,最终找到了“喜欢”的那一题的“可喜之处”,“不喜欢”的那一题的“不讨喜之处”!

“纤夫和放牧者”的故事告诉我们:纤夫用绳子拉动逆水而行又没有动力的船,费尽力气也不能日行千里;而放牧者总是把牲畜带到水草丰盈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选择食物。作为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在为做“放牧者”努力吗?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了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兴奋点纤夫前台
一场丑态百出的“变脸”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纤夫号子
丰子恺送画
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走向前台
化学课堂上增强学生兴奋点的几种途径
多元价值评判中的教学新格局论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精准选点,破译古诗词教学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