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儿童的嬉乐型畅想活动

2014-09-09朱水平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童诗陌生化谜语

朱水平

1.嬉乐型畅想活动,需要引发儿童的陌生化观察。

缤纷的诗想如果能如源源不断的活水汩汩而来,就能持续不断地滋养诗心,儿童就能写出五彩的童诗。陌生化畅想就是生命语文所倡导的一种修炼方式。正式启动《螃蟹儿童诗》的教学之后,教者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猜关联的谜语,激发畅想的兴趣。出示一个有趣的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眼睛亮,嘴里常把泡沫吐。”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生活经验,很快就猜出了谜底——螃蟹。这个谜语几乎集中了螃蟹所有有趣的特点,有助于激活儿童关于螃蟹的表象存储。

听匹配的歌曲,触发畅想的动力。播放四川民歌《螃蟹歌》,让学生说说螃蟹有趣的地方,模仿螃蟹的样子举举钳子,跑跑步,吐吐泡,跳跳螃蟹操,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激发儿童关于螃蟹的艺术灵感。

找有趣的工作,放飞畅想的翼翅。着重引导学生把螃蟹当做陌生的事物,甚至忘记它原来的“身份”,然后展开童话式的畅想。教者首先启发学生去想“螃蟹有那么多特长,那么多精良的装备,做什么工作最有趣、最合适”?在学生自由地畅想之后,出示招潮蟹、举树枝的蟛蜞、练武的蟛蜞等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最后总结陌生化畅想的基本路径——把螃蟹当做人类,让嬉乐成为工作,学生也就获得了更多更好的诗想。

2.嬉乐型畅想活动,需要提供适切的连通支架。

童诗中的词语是最贴近儿童语言的,稚龄儿童的一两句话常常可以拼凑出一首有创意的童诗。此外,童诗的灵魂往往就是那一点天马行空的独特创意,这恰恰是儿童的长处。基于以上想法,《圆的联想》通过对图像的探险过程,挖掘儿童的创意,让其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找寻灵感。

提供嬉乐线索,激发创造的动机。让学生先在白纸的任一处画一圆形,大小可自由决定;接着,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把这个圆画成什么;最后,让学生发挥创意画出自己想到的任何东西。在画画中找寻灵感,这种方式正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

利用集体思考的方式,引起连续的创造性思考。揭示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1)想想看你要将你画出的东西送给谁?(2)你觉得他们看了会有怎样的感觉?(3)除了感觉之外,他们会有什么动作?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将答案陈列在黑板上。

通过单字或词的连锁联想开发其创造力。教师首先启发学生:上述问题(1)的答案可以加上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教师举例说明)圆的联想画中也这样加上一个形容词,可以怎么说呢?接着,教师出示童诗写作范例,说明该首诗的写作方式。最后,让学生剪下每一行诗句,将它排在画画纸上,还可以在空白处适度加上背景、图画。这样,一首有自己特色的童诗作品就完成了。

这样的写作方式虽然与仿作类似,但由于只呈现了大致的架构,有利于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写作。另外,句式的弹性大,加之诗句以剪贴方式呈现在纸上,可任意调整文字与图画的配置,因此学生有更大的创造空间,更能呈现作品的特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童诗陌生化谜语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童诗对对碰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童诗三百首
教学新思维
另一种话
识字谜语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谜语
谜语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