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数学活动课程中“活动”的设计

2014-09-09佘路祥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面积目标儿童

佘路祥

从活动课程的视角考察数学课,每一课时都可以设计成若干个活动,把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板块式推进,实现主动发展与高效课堂的有机统一。

儿童数学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动机组织课程,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这里的数学活动不仅仅指外显的肢体活动,更重要的是内隐的思维活动,正如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实物实验,而是通过思想上的实验,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活动是智慧的根源,也是儿童的经验构建方式。从活动课程的视角考察数学课,每一课时都可以设计成若干个活动,把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板块式推进,实现主动发展与高效课堂的有机统一。要借助这些活动引领儿童达成数学教育的目标,需要教师智慧地设计“活动”。

一、活动设计的准备

1.超越教材。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从儿童立场和学科本质出发,立足具体的学情,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合理取舍、适度重构是“儿童数学”活动设计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我们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儿童活动的素材和空间;另一方面,弥补限于教材版面留下的空白,拓展欲言又止的内容。

2.读懂儿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设计活动之前要准确把握儿童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水平,有效调用儿童的前数学经验,预测儿童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设置能启迪儿童思维的问题,让儿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在无痕中探究新知。

3.反思自己。教学是自身教育理念与客观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数学和教师之间的真实相遇。教师应注重反思: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注儿童的主体地位?有没有让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外化?我们的“讲台意识”有没有淡下来?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有没有降下来?……

二、活动设计的要求

1.活动的名称。要使用简洁的词组或短句浓缩活动内容,提炼活动目标,前后名称应力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如《认识面积》一课四个活动的标题分别是:找面积、涂面积、比面积、量面积,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简明扼要,儿童一看就懂。

2.活动的步骤。应抓住核心和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提出最具张力的问题,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每个活动均有几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须有很强的操作性,能非常清楚地告诉儿童做什么、怎么做。因此,描述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中、低年级的活动通常要在句首标上小标题。如《认识面积》活动三的步骤这样描述:①看一看:下面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②摆一摆:从信封中拿出材料,摆一摆。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④想一想:还有不同的比法吗?引领儿童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从粗浅到深入,同时关注方法的优化。

三、活动实施的环节

1.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儿童积极、能动地根据活动所提供的学习目标、内容等进行独具个性的自主学习,并简要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2.合作探究。组长统一组织组员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彼此互助,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3.展示交流。各组根据活动要求,展示学习成果,交流个人或小组内依然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自我完善。个体根据全班展示交流的结果,适当纠正、补充自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

当然,这些环节不是一个机械的标准流程,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学段、课型、学情等具体情况进行增删、调整。

以活动定位和导航,用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让儿童在活动中亲近数学、领悟数学、提升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面积目标儿童
面积最少的国家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