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儿童的阅读

2014-09-09李琳

江苏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课程校本

李琳

“课程”是跑道,是儿童成长的经历和过程,当课程与学校、教室、儿童、教师关联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一种生活,属于教师,更属于儿童。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研究流派众多,名师辈出,主张纷呈,其中在“语文”前面添加定语以凸显自己主张的更成为惯常之举。从积极意义解读,这无疑表达着语文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们对语文的炽热情感、深入探索与不懈追求,这些立论也是对语文教育研究的不断激活。但无论何种流派,抑或哪家之言,小学语文研究首先都应是“儿童派”“儿童观”,不管谓何“语文”,都首先应是儿童的语文,因为是儿童学语文,“儿童”成为语文不可替换的恒定主语。

教学研究说到底是儿童研究,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理应成为教师研修的第一专业,是每一位教师终身的修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在不断探索要“到哪里去”的同时,还要时常省思我们“从哪里来”,也就是要回溯到小学生语文学习本质和规律的源头,这一回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向着儿童本义的回溯和回归。

回到儿童的语文,回到儿童的阅读,要研究和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什么、读什么,二是怎么学、怎么读。“学什么、读什么”,指向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载体,一方面指阅读的文本(选文),共计12册国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例子”固然重要,但不能、更不可能要求其承载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无限责任”。因而在国家课程的引领下,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面对浩如烟海又纷繁杂陈的读本读物,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选择、推荐最适合的、最优秀的作品。阅读也是有季节秩序的,对于小学生,儿童文学作家专为儿童所写的儿童文学作品理应成为小学六年的首选阅读文本,无论科幻、魔幻,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无论诗歌、童话,还是散文、小说,其中的人物、事情都与儿童的生活最近,与儿童的想象最近。应该说这一大类读物就母语儿童文学而言,拥有着大量优秀经典的作品,能够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这是力学小学作为校本阅读的主流推荐,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尊重学生对读物的自主选择和个人偏好。2003年以来,学校推出“一位作家·一套丛书·一本经典”,每年寒暑假为全校学生精心遴选、拟定分年段的儿童文学推荐读本,在假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各年级、各班级还精选其中的作品作为新学期组本、班本读书会的共读内容。当然,我们主要推荐儿童文学阅读,并不表明我们排斥其他读物,作品适合儿童,作品足够优秀,完全可以进入儿童阅读的视域。

另一方面,面对整套、整本、整篇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在文学课、阅读课、读书会等课时上,还需要通过精选、优化和整合,将其转化为适切的教学内容,编辑为“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校本活页教材,提供给儿童阅读。2013年,学校语文组共同研发“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三至六年级共编写四个分册,以七大主题——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小孩们”“大人们”“经典人物”“探险经历”“奇幻世界”“动物世界”“风景画面”等为单元架构,对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主题化重构。此校本教材将搭载“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与国标教材对接,并科学嵌入学期课时计划,实现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互补共建。

“怎么学、怎么读”指向语文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语文学习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及近现代数十位泰斗级大家均有经典性学术论断,可谓博大精深,但语文学习作为母语学科,又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和基础方法,这恐怕就是各家之言的共性之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语文教育特点揭示了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础方法,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性。关于“儿童性”,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让热爱(让爱),一个是让实践(让知)。让儿童阅读,让儿童言说,让儿童写作,让儿童评价,“让”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智慧和境界。即便是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方法、引领的路径如果没有从儿童出发,其结果只能是迫使儿童沦为学习的机器和阅读的容器。

“课程”是跑道,是儿童成长的经历和过程,当课程与学校、教室、儿童、教师关联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一种生活,属于教师,更属于儿童。为儿童设计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其实是致力于为儿童创造一种生活,阅读的生活,文学的生活,但首先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阅读,是儿童的文学。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幻世界,回到儿童的阅读,就是全面、完整地回归到儿童生活的世界,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语文课程校本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刊首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