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分析及测度

2014-09-07蒙燕MENGYan

价值工程 2014年13期
关键词:资源型竞争要素

蒙燕MENG Yan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541004)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最早的研究起源于国外。比较典型的有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美国休斯顿、日本九洲等资源衰竭而产业兴旺比较成功的典范,也出现了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巴库效应”[1,2,3]。国外产业转型经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参考与指导作用。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的产物,经过多年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面临着主体资源已趋枯竭、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效益较低等诸多问题[4]。城市赖以依存的支柱产业——资源产业效益日趋下滑,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有效规避资源型城市产业对资源产业的刚性依赖,走出具有自身有特色的产业转型之路,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事关社会稳定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提高的大局,对产业转型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经济与政治意义。本文在立足于资源型城市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关理论,提出构建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相关理论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体系。旨在对不同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与决策依据。

1 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1.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基础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创立起来的,自形成以来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5,6,7]:第一阶段,是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为代表的“比较成本理论”阶段。前者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后者称之为比较优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一国应根据其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比较优势制定本国的产业政策,分别按“两强取其最强,两弱取其次弱”的原则去生产产品,然后双方进行交换,这样双方的福利都会增加。第二阶段,就是以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0理论)阶段。该理论认为,生产比较有优势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区域的要素不同,因此都需要根据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去制定产业政策,以此充分利用其所应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该种要素密集型产品。而波兰经济学家莱布辛斯基在此基础上,又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进行补充,他认为一国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必将减少另一种密集型要素产品的生产,由此可以推出,资本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将趋于萎缩,这样才能保护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第三阶段,是“二战”以后崛起的所谓各种新贸易理论。是在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等新的条件下,认为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同时又在由从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需要、内涵由单一的劳动力成本向多个因素综合比较成本(技术、资金、知识等)、从供给方的比较优势分析向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从适应比较优势到创造比较优势观念、从重视绝对比较优势向重视相对比较优势等方面[8]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与深入。

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波特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过程中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而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的国际市场中,这些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是一种互补关系。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一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只能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而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处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而利用比较优势发展要比竞争优势相对更容易一些。

1.2 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评价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城市资源产业的开采与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经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已趋枯竭,资源产业效益明显下滑。但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来说,其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就是资源存量相对丰厚。尽管城市的主导资源储量逐渐递减,但有的资源型城市的主导资源存量仍然很大,在全国或区域仍占据重要位置;除主体资源外,还需要拥有比较丰富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支持,还可以为招商引进资源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二是存量资源巨大。资源型城市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建设,城市经济已具有相当基础,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不同长足进步,而资源型城市的国有大企业拥有大量的厂房、设备、公用设备等存量资产,这些资产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有的资产处于闲置状态,盘活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为进行资产重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和机遇。第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城市资源的逐渐枯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直接产生了大量的下岗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力的累积,相对其它类型的城市而言,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充裕。第四是政策优势。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国家已制定或正在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体系与法规体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保障与支持;同时资源型城市也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为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便利与动力。第五是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在资源性主导产业与下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水、电、路、讯、热等生产、生活设施比较完备,有巨大的承载能力。第六是其它比较优势。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资源产业技术体系等,都可以成为某一资源型城市的特殊优势,对外商产生强大吸引力。

2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综上所述知资源型城市具有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但当前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新兴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使优势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拥有好的比较优势也并不能表明城市产业就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单纯的依靠廉价的天然生产要素等比较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基于并合理开发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与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全球或区域同类产业产品或异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取得一定的领先与主动地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就是如何再造城市产业竞争优势。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阶段划分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选择及构成是由其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的优劣、资金、技术的丰欠、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等比较优势因素所决定的。同时这种选择与构成必须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必须将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进行升级过渡到竞争优势,这要求对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进行培育,直到发展成竞争优势。通常资源型城市培育产业竞争优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被动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或区域贸易与分工的阶段。这一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贸易模式是建立在本身生产因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相对优势基础下的;二是培育绝对优势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源型城市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主要指资源产业)的改造,或是直接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在生产成本拥有绝对优势,具备获取贸易利润的一个必要条件;三是竞争优势阶段。整合产品、企业、市场、政策等各种因素,以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为依托,突出产品个性化,旨在规划合理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及营销策略,强调相关及辅助产业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具备国内或区域竞争能力,获取贸易利润并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四是因为垄断优势相对跨国经营的阶段而言。随着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该产品就进入成熟阶段,为了尽可能的保证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生命周期,就需要在技术上对其进行改造,还应该积极地寻找跨国经营或其他贸易的模式。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措施 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培育与实现:一是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产业本身来说,如果资源产业还没到枯竭的时候,即资源产业还处于成长或成熟期,此时就可以主动选择比较有优势的产业,实现资源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并通过适度保护或利用高科技对该资源产业进行改造,以此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获取生产的绝对优势,同时整合市场、政策等因素,以此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获取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开发高科技量、高附加值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生产上的绝对优势——以获取相对长期的相对垄断利益为目的,规划贸易模式,整合市场、营销等因素,获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三是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布局现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聚集,进行衰退产业的退出与改革,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替代产业,提升产业化水平。总之,资源型城市某一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其创新升级的能力,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动力与保证。

3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资源型城市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从贸易的利益实现角度去审视。而资源型城市竞争优势主要是指城市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建立的持久的以及获取优势地位的能力。我们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产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一是某一产业在不同产业间的全球或区域资源配置中是否占有特定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产业间竞争优势;二是某一产业相对于全球或区域的相同产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表现为产业内竞争优势。产业间竞争优势的强弱主要是由产业特点决定的,而产业内竞争优势的大小则取决于市场环境容量。本文从产业间竞争优势与产业内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描述与度量。

3.1 产业竞争优势度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从产业间竞争优势与产业内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进行度量与测度呢?产业间竞争优势方面:M.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在不同的产业间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取决于供方、需方、潜在入侵者、替代品和产业本身竞争这五种作用力。据此,可从资源约束状况、规模经济性、产业关联度、技术层次、成长前景等五个方面来描述某一产业在全球或区域不同产业间是否具备产业间竞争优势;产业内竞争优势方面,M.波特认为,一国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公司战略及公司结构这四种基本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两种偶然因素。同样据此,可以用要素禀赋状况、市场进入能力、市场占有状况三个方面来说明某产业是否具备产业内竞争优势。本文在基于M.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资料数据的易获得性,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8个层面计11个指标的度量体系(表1)。运用此测度体系,可对资源型城市不同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为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的优化与提升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表1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测度指标体系

3.2 产业竞争优势度量的指标体系 资源约束状况的度量指标。一个产业受资源约束的状况取决于数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可以用“中间投入率”和“技术要素相对密谋”两个指标来度量一个产业受资源约束的状况。中间投入率是从数量方面来观察一个产业受资源约束的状况,指某产业在自身生产活动中,生产单位价值的产品所消耗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中间投入率越低,产业受供方市场的数量约束越小,产业竞争力越强。技术要素相对密度是从产业要素投入的结构方面观察一个产业受资源约束力状况。产业投入中技术要素的份额越大,意味着产业受到的资源约束越小,竞争优势越强。考虑到指标计算中资料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及城市不同技术层次产业要素投入类型上的差异,定义技术要素相对密度为固定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的相对比率。计算公式:技术要素相对密度=固定资金完全消耗系数/劳动完全消耗系数。上述两项指标均可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计算得出。

产业规模经济性的指标。规模经济性强的产业中,大规模企业往往会比小规模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收益率。因此可以设置“规模效应系数”指标来度量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规模效应系数是从经营效率随经营规模而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来看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指大规模企业对其他企业所具有的相对效率。规模系数越大,表示该产业规模经济性越强。计算公式:规模效应系数=产业中大型企业的平均利润/产业全部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产业关联度的指标。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低同时体现在该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其他产业发展对该产业的影响两方面,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

其中b¯ij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I-A)-1的元素,n 为产业部门数,i表示投入产出表中的行,j表示投入产出表中的列。影响力系数和感度系数越大,表示产业关联度越高,产业竞争优势越显著。以上两项指标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

产业技术层次的指标。一个产业是否属于高技术产业,体现于投入要素的技术含量、生产过程的工艺水平、产出品的技术档次等各个方面。而所有这些则综合地体现于产业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程度。“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能有效地来度量产业的技术层次。全要素生产率指产出增长率减去所有投入增长率的加权和后的余额,又称为“广义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意味着产业技术创新和吸收科技成果的能力越强。

产业成长前景的指标。一个产业未来市场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结构的变动。可用“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度量产业成长前景的基本指标,同时“产出比重上升率”也可以反映出产业发展的近期趋势。需求收入弹性指收入增长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对产业需求的增长比率,其越高表示该产业越具有迅速增长的需求,因而越有可能获得持续较高的增长率,产业竞争优势越显著。产出比重上升率是从产业实际增长拓展的轨迹来外推该产业未来的市场地位,其计算公式:产出比重上升率=报告期某产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基期的同一比重。

要素相对丰度。主要描述资源型城市拥有的某种要素禀赋相对于其他区域的丰富程度。实际计算中可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来代替。计算公式:RCA=资源型城市某产业商品出口占城市总出口比重/各区域该产业商品出口之和占全国或全球总出口比重。当RCA大于1时,表示该产业具有要素禀赋优势,越大表示该产业的要素禀赋更优越。

竞争力指数。主要描述某种商品进入市场的能力,资源型城市某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则该产业就更容易进军市场,表现为较高的竞争力指数。计算公式:竞争力指数=资源型城市某产业商品贸易顺差/资源型城市该立业商品贸易总额。

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的大小最终是由市场占有率来判定的。资源型城市某一产业的产品在该产品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越大,表明资源型城市在该产业中竞争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显著。计算公式:市场占有率=资源型城市某产业商品出品额/各区域该产业商品出品总额。

4结束语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与核心,其转型成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选择。本文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相关理论及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立足于资源型城市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的构建,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与理性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度量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体系,为资源型城市产业优化与提升提供了决策依据。

[1]Bradbury,J.H.Towards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resourcebased town development[J].Economic Geography,1981,55(2):147-150.

[2]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出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6,3:9-15.

[3]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资源型城市转型学概论[J].资源产业,2003,5(6):64-65.

[4]李梅,杨明俊.中国城市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2):6-7.

[5]王玉敏.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116.

[6]何翔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2):7-9.

[7]卢旭东.从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的产业政策导向[J].商业经济文荟,2006(2):104.

[8]李春明.浅析比较优势理论与企业发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1):109-110.

猜你喜欢

资源型竞争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