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拖班时间的应用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品管圈科室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二区 广西 梧州 54300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拖班时间的应用

苏培颖李冬梅高妍黄施罗嘉玲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二区 广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整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拖班的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QCC)活动小组,找出护士拖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影响工作效率、造成拖班的主要因素,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本科室护士工作的QCC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2013年6~9月护士各班拖班时间,从实施前平均拖班时长2.4h, 实施后为1.1 h,有效减少了1.3 h。结论成立QCC活动小组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工作。

品管圈;工作效率;减少拖班时间

品管圈(英语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缩写,简称QCC)指在自发的原则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改善之目标的品质管理活动[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病种多、住院病人周转快、工作繁忙等因素,常常造成护士严重拖班,身心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2]。因此,在现有的力资源配置情况下,如何摆脱此困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拖班的时间,是护理人员和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对本科室2013年6~9月开展实施QCC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活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设置为肝胆、腺体外科(包括头颈、肝胆、乳腺专科):开放床位为49张,床位使用率>95%,手术11~4台次/d,平均5~7台次/d,化疗6~10人次/d,化疗接液11~16瓶次/d,填写评估单6张/病人;护士13人,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4.5岁;学历层次:本科4人、大专6人、中专3人;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6人、新毕业2人。

1.2 目的: QCC管理活动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法相互配合。

1.2.1 成立QCC活动小组 自愿报名组队,投票推选善于沟通的责任组长担任圈长,小组人员分工,职责包含:监督管理活动、分配成员任务、PPT制作、组织成员活动、数据收集统计、采集相片。

1.2.2 准备阶段:围绕该主题,进行一次正式的讨论会。讨论造成拖班的原因及各班拖班的时间,并写在纸条上进行现场汇总;按照所占的一定比例对原因进行由大到小排序,得出拖班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针对原因,对好的方法进行记录;方法汇总后,制定可行方案措施。

1.2.3 设定目标,每个班组拖班时间控制在0.5个小时。

1.2.4 检查:一个方案周期实施完成后,召开会议,汇总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重新检查实施方案过程中存在的纰漏,分析原因,再次针对该部分制定应对措施。

1.2.5 总结优化阶段: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记录,并形成一套工作标准。

2.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拖班的时间得到明显改善,从拖班时间最长的主班3 h减少到1h,有效减少达66.7%;卡班从2h减少到0.5h,有效减少达75%;从实施前平均拖班时长2.4h, 实施为1.1 h,有效减少了1.3 h,见表1 。

表1 QCC活动前后拖班的时间分析对比 [h %]

3.讨论

3.1 我科为肝胆、腺体外科,病种多,常有肝胆腹部外伤急症、头颈手术频繁,乳腺手术、化疗患者周转快,科室护士经常超时间下班;另外科室为新开展科室,护理人力资源年轻化,资历浅、临床经验欠缺、电子护理文书书写繁琐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等因素,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导致了护士严重拖班,身心疲惫,容易出现错漏,影响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针对这些因素,科室成立QCC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拖班的存在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本科室护士工作的QCC管理,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找出影响工作效率、造成拖班的主要因素。

3.2 成立QCC活动小组后,科室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科学管理时间,抓住工作重点,分清主次,应用ABC时间管理,规划护理工作;强化专科知识、临床技能,迅速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有目标、有重点地掌握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强化本科室常用的药品、物品、仪器管理和使用,规范物品摆放,严格管理;科学合理地排班,安排科室业务学习及其它事物时原则上凸显人性化;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并且每天有人员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分析、记录;做好新护士入科培训,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熟悉工作流程。通过对方案组织实施后,拖班时间明显减少,从表1可见,平均有效时长减少了1.3 h,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记录,形成一套工作标准。

通过开展QCC管理活动,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工作,只有不断分析评估、改进,再分析、再提高,才能保证护理质量[3]。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

[2]肖凌凤.激励理论提高管理效能.现代护理报.2007-01-18.

[3]宋瑰琦,秦玉霞.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护理质量管理指导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27.

苏培颖,女,护师,大专,

R472

B

1009-6019(2014)12-0217-01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品管圈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