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品管圈压疮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苏昇毛梅红奚晓霞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 采用品管圈活动对压疮管理进行干预,以降低住院压疮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将2012年1-7月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98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2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96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分析导致压疮的原因及现有预防措施效果等,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检查。结果难免压疮申报率由活动前的8.86%提高到活动后的9.79%;在院压疮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9,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增进护士的团队精神,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品管圈;压疮;管理;神经内科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运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品管圈活动对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和患者需求的热点问题,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较多,伴随的基础疾病多,多伴有肢体行动障碍或意识障碍,卧床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3],发生率达30%~60%[4]。压疮的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延长住院天数,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科学管理分析、积极预防处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我们于2012年8月在神经内科成立压疮品管圈,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的住院病人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2年1-7月住院病人982例(申报难免压疮后,发生压疮5例),观察组为2012年8-2013年2月住院病人96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 品管圈(QCC)活动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小组由护理组长任圈长、护士长兼伤口小组组员任辅导员、不同岗级临床护士作为圈员共10名组成,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2名。

1.2.2 确定主题

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为"救身圈",圈徽由蓝色放大镜、红色爱心及十字组成,意为护士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诚于医德的信心,带给病人关心、关怀与呵护,见图1;为了对患者: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对医院: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形象;对护士:减轻工作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定了"降低住院压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2年8-2013年2月。

图1 救身圈

1.2.3 制定活动计划

按照PDCA(Plan-Do-Check-Action)程序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2012年8月为确定QCC主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阶段;9-11月为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2月为效果检查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总结资料及成果发布阶段。

1.2.4 现状调查

收集护理部高危患者难免压疮申报率、在院压疮发生情况,召开圈会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内容包括压疮知识知晓度、高危人群的评估方法、预防压疮的措施等。

1.2.5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为:全年在院发生压疮率≤0.05%,即半年度发生例数≤1例(含已申报难免压疮的)。

1.2.6 要因分析析及要因论证

根据调查结果运用鱼骨图进行逐层分析,共有32个末端因素,综合考虑后进行要因论证,确定了6个本科室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①护士对压疮认识不足,如压疮与IAD的区别、预防措施掌握不全,尤其是特殊部位等;②皮肤交接不到位;③局部皮肤受压时间长、床单不平整;④病情变化时,未做到动态评估;⑤难免压疮、带入压疮申报流程不完善、标识不全。见图2。

图2 神经内科压疮患者发生的原因鱼骨分析图

1.2.7 制定对策并实施

1.2.7.1 针对主要原因,小组成员经过充分的分析讨论,制定了如下措施,并积极组织实施:①定期知识培训及考核:运用PPT典型案例分析讲解、制作图文并茂的皮肤护理手册、预防措施一对一指导等对压疮理论知识、预防措施、压疮产品等培训并考核评价;②严格落实交接班:床位护士对本组患者的皮肤情况掌握,有高危因素的完善预防措施并重点交接;新人院或转科的患者仔细检查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③减少局部皮肤受压时间:合理应用气垫床,Q2h翻身,避免托、拉、拽等动作,防止管道等不平整物品在皮肤下;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④病情变化时,动态评估皮肤情况及Braden评分,对高危的患者申报难免压疮并执行相应的预防措施;⑤Braden评分低的患者及时申报难免压疮至圈长、护士长、科护士长及伤口小组成员,做好相应的登记,在病区一览表上难免、带入及发生压疮分别用绿色、粉色回形针变换顺序标识,当班护士对本病区高危患者一目了然。

1.2.7.2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实行护士长、圈长、圈员三级管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有无发生压疮;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有无做好皮肤评估及预防措施,有无填写压疮高危评估表、做好护理记录等;对有压疮的,检查换药的方法、敷料是否正确、转归情况等;患者的体位、床单元是否达到要求;护士对压疮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程度。每月由圈长组织成员集中2次,总结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再按新措施实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1.2.8 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对策实施3个月后,对活动效果进行检查,具体方法为:①标准化:将压疮考核标准纳入专科考核;②规范管理:不定期考核压疮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③推广应用:将"神经内科压疮规定"提交护理部审核后制定成标准,在全院推广实施;

1.2.9 检讨与改进

针对本次品管圈活动进行检讨分析:在院无压疮发生,但制定的对策中仍存在问题:如带入压疮和在院发生的压疮标识更换顺序很容易混淆,已更改为难免、带入、在院压疮分别用绿、粉、红色回形针标识。对于动态评估方法没有标准等遗留问题将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

1.3 评价指标

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神经内科在院患者压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2检验,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无形成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参与人员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等得到了提升,增加了凝聚力;也为品管圈在别的护理活动中运用积累了经验;并且使难免压疮申报流程及标识应用、压疮预防措施及规定、压疮考核等相关指标标准化。

2.2 有形成果

活动前后难免压疮申报数/率及压疮发生数/率比较见表1。由表l可见,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难免压疮申报率上升,压疮发生率为0,达到预期目标。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难免压疮及发生压疮比较

3.讨论

3.1 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品管圈活动前,圈员针对压疮进行现状调查,并根据鱼骨图原理,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及要因论证,最终确定护士对压疮认识不足、皮肤交接不到位、局部皮肤受压时间长、未做到动态评估、申报流程不完善及标识不全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根据要因分析,制定了对策表,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操作演示,技能分层培训、组织考核等进行逐渐提高思想意识、知识技能水平,最终达到预期压疮发生例数≤0的目标。

3.2 品管圈活动使团队凝聚力增强

品管圈活动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对压疮发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这些措施,定期进行效果分析汇总,使护士齐心协力与整个护理团队共同努力,提高压疮管理的有效性。

3.3 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必要性

压疮发生率是对基础护理质量的真实反映,神经内科多为老年、偏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长期卧床、皮肤抵抗力差,极易发生压疮,压疮发生后很容易引起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本次品管圈活动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压疮预防及处理的知识学习,使其对压疮的预防及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同时,品管圈加强了预防压疮的细节管理,能及时评估和发现压疮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切断压疮发生的途径,使压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在降低压疮发生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额外支出费用,也避免因压疮问题而导致的护患纠纷,保证了护理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但可以提高难免压疮申报率,降低压疮发生率,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可提高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进了护士的团队精神,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周东梅.品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社,2008:1501-1502.

[2]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一1104.

[3]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4.

[4]陈枚.压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14(6):375.

[5]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护理与康复,20ll,10(4):347~348.

R473.74

B

1009-6019(2014)12-0211-0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品管圈压疮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