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与效果评价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化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与效果评价

陈荣郭玉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探讨分析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中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观察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114.9±32.9)d明显高于对照组(98.5±16.9)d,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肿瘤化疗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条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

肿瘤;化疗;PICC置管;护理;效果评价

临床对于肿瘤患者治疗常常会采用化疗治疗方案,在化疗期间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为患者减轻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也可防止外周静脉受到化疗药物破坏,确保整个化疗过程顺利完成,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便、程序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等诸多优点,有利于避免上肢血管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护理工作是确保PICC置管成功的重要措施,为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这一年期间随机抽取了一个月,抽样调查显示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PICC 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介于17-74岁,平均(49.6±3.1)岁;疾病类型:5例食管癌患者,8例肺癌患者,17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中男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介于18-73岁,平均(49.2±3.3)岁;疾病类型:6例食管癌患者,9例肺癌患者,15例乳腺癌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对比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指导患者术肢进行握拳运动,并且要求患者术肢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上举活动或者提过重的物品。②穿刺点采用无菌绷带加压包扎后1d应该更换1次敷料,以后每周都应该定期更换一次敷料,并且将肝素帽也要更换。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这样有利于随时观察穿刺部位具体情况。一旦发现穿刺部位敷料松动、潮湿、渗血等,也应立即更换敷料。每次换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避免交叉感染。③健康宣教。在PICC置管当日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在术后置管24h应化疗用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2.1 置管前护理。在进行PICC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化疗的副作用及PICC应用的意义、重要性及必要性,介绍置管的大致过程及导管留置时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 置管中护理。在置管穿刺过程中,首先应对穿刺点进行消毒、铺巾,穿刺时保持15°-30°角度进针,观察到回血后应将角度压低,进针深度在2mm左右,再将止血带松开后,轻压止血,将穿刺针芯撤出后进行置管。在导管进入患者的肩部时应使患者头部朝着穿刺侧,下颚靠着肩部,避免导管会深入颈内静脉。其次,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管道,并使导管妥善固定。借助X线透视确定导管位置正确后应将其与输液装置连接进行输液。

1.2.2.3 置管后护理。置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渗液、静脉炎

等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疼痛、水肿、颜色变化、渗液等状况,检查导管是否出现松动、脱位或者移位、打折。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可将患肢适当抬高,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其次,应注意预防感染。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对比。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观察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114.9±32.9)d明显高于对照组(98.5±16.9)d,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讨论

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中最安全、方便、无痛的措施是PICC,因此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沈焕云等[2]研究表明,做好肿瘤化疗患者PICC期间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外周静脉输液对血管的损伤,也可减轻静脉炎痛苦。本组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全过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10%,置管时间也明显提高(P<0.05)。这与肖冬英等[3]研究基本一致。孙文瑞等[4]研究表明,对于长期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注意护理细节,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这与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提高6.6%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加强肿瘤化疗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条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

[1]郑春辉,王风, 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39(9): 700-702.

[2]沈焕云,吴丹.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8): 107-108.

[3]肖冬英, 陈荣, 曾令秀, 等.护理干预对PICC 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0): 959-960.

[4]孙文瑞, 詹健, 王海治, 等.局部热敷加喜辽妥预防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1, 41(6): 569-570.

R473.73

B

1009-6019(2014)12-0177-01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化疗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