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制药线穴位埋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药线特制盆腔炎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20

特制药线穴位埋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杨灵景杨春景杨良机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20

目的:观察特制药线穴位埋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3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加上特制药线穴位埋植。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1>),结论应用特制药线穴位埋植疗法是一种疗效高花钱少,易学的好方法。

慢性盆腔炎;特制药线穴埋;中医中药。

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特制药线加中药穴位埋植1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上述时期在本科就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34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一般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或流产史,有下腹隐痛,下坠感,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症状,月经痛,月经期延长。输卵管阻塞者可继发不孕。下腹压痛,B超示多数盆腔积液,少数附件性包块等。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7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4岁,己婚14例,未婚有性生活史3例。防环15例,无避孕措施2例,有生育人流史13例,盆腔积液14例,附件炎包块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3岁,己婚15例,未婚性生活史2例,放环14例,无避孕措施3例,有生育人流史12例,盆腔积液15例,附件炎性包块7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中医

1.2.1 辨证论治

1.2.1.1 湿热瘀结

主要症候:常有低热起伏,腰酸腹痛,经行或劳累时加重,胸闷纳少,口干而腻,经行先期、带多色黄,腥臭,大便秘结或溏,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方药:

A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柴胡、丹参、赤芍、败酱草、鱼腥草、川棟子、陈皮、元胡、苡仁、湿热重者加蒲公英。

B丹参、赤芍、桃仁、木香、蒲公英、金银花、茯苓、丹皮、生地、病重加元胡,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

1.2.1.2 寒凝气滞

主要证候:小腹胀痛有冷感,腰骶酸痛。经行或劳累后则甚,月经后期,量少、色紫、有血块、得温则舒、带多清稀、舌质淡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法。

A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小茴香、延胡索、没药、当归、赤芍、川芎、内桂、蒲黄、五灵脂、丹参、木香。

B理气活血,化瘀利湿法。

1.2.2 方药: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桃仁、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制香附、甘草。

以上方剂均以一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0天,可以服用3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治上加用药线穴位埋植法:

1.2.2.1 材料 杨式变性羊肠线,"邦达"牌天然生物蛋白线2号,4公分长(广州中山市邦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1.2.2.2 药线的制作 将复发分湿宁注射液30ML,倒入消毒后的针盒内,将针盒下面点燃酒精棉球煮沸浓缩至5ML。然后将2号胶原蛋白线放入浓缩后的针剂中,盖上针盒约2-3小时,使生物蛋白线吸收药汁,待其饱和后即可使用。仅限一天,因改日易致细菌感染,不再使用。杨式变性羊肠线则不必浸泡直接使用。

1.2.2.3 取穴

下腹部中极穴为进针点,向上下左右各埋入一条药线,并在压痛点埋入1-3条药线。

1.2.2.4 操作 常规皮肤消毒,在穴位下方2CM处用利多卡因局麻。将制作好的药线装入埋线针管内,在局麻处刺入,当针尖到皮下0.5CM左右处后(肌肉丰满处稍深,肌肉薄弱处稍浅)再同肌纤维方向平行的前进5公分,待针尖到达穴位前方过2公分处时,得气后边将针心推入边将针管拉出,恰使药线的中部埋在穴位中,起一针透二穴的作用。拔出埋针管后,针孔敷上消毒棉球粘上创可贴。注射处7天不得接触水,以免引起感染。周围皮肤可檫浴不可淋浴。杨式穴位埋植疗法每20-30天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联系3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有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常规复查血常规均正常,B超提示盆腔积液消失或减少,附件炎性包块消失或缩小。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1.4 统计目的: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例

3.讨论

妇科盆腔炎症不同与其他的内科炎症,大部分为逆行感染所致。致病菌经子宫内膜感染后,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最后累及宫旁结缔组织或经子宫内膜、输卵管播散于盆腔结缔组织。一般慢性盆腔炎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发展而来,其主要病变为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粘连,分泌物积聚。性病的滋生蔓延、经期卫生不良、产后或流产感染,尤其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的普遍应用及妇科小手术无菌操作重视不够,都是慢性盆腔炎发生的原因[2]。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方法较多,治愈率各家报道不一,疗效均不满意。我们运用特制药线加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此顽病收到满意效果。药线穴位埋植疗法,通过药线对穴位及患处病灶部位的良性刺激,生产经络传导促进疾病炎症纤维组织溶解吸收。与中医中药结合治疗疗效倍增,从而达到治愈慢性病之目的。它具有花钱少,疗效高,能缩短病程,复发率低,疗效巩固。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致器官周围粘连,抗炎物不易进入,往往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其病机多由湿热注或湿浊邪毒未尽,郁积胞宫胞脉,以致脏腑功能失常,血失常,冲任受损,迁延不愈,瘀滞日久,经脉不通,则开积液,粘连和包块。本病临床症候复杂,但瘀、热、湿三个面为其主要因素,其中瘀血贯穿始终。

[1]赵欣,周宁.慢性盆腔炎整体辨证综合治疗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04):531-532

[2]高晓静,涂爱国,滕艺萍,项豪华.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3):376-377

R711.33

B

1009-6019(2014)12-0094-02

猜你喜欢

药线特制盆腔炎
硼/氧化铜延期药线燃烧性能及延期性能研究
污水预处理PAC加药线失效原因分析
浮不起来的球
带童锁安全刀架
慢性咳嗽可否埋线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