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造瘘大肠癌肠管

通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巴中 636700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余源

通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巴中 636700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实施外科治疗的措施及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01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选取手术方式,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大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对于急性肠梗阻病症来讲,其是大肠癌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消化道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我院选择自2001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人,分别给予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及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1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0人。观察组中,共计男性患者14人,女性患者16人,患者最低年龄为27岁,最高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40.1±2.9)岁。对照组中,共计男性患者13人,女性患者17人,患者最低年龄为25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1.2±2.6)岁。所有患者经CT检查及 腹部立位片检查,据确诊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病症。其中,肿瘤位于升结肠位置的患者共计15人,位于盲肠位置的患者共计11人,位于结肠肝曲位置的患者共计8人,位于降结肠位置的患者共计5人,位于乙状结肠位置的患者共计6人,位于直肠位置的患者共计15人。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治疗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调节酸碱平衡,预防出现低蛋白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情况。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进行治疗。在病人的腹直肌位置切口分层,依据肿瘤的位置对肠系膜血管进行分离结扎,在距离肿瘤5厘米处切断肠管,应用碘伏消毒,实施远端封闭肿瘤置旷术[2],在距离肿瘤近端3厘米处切开肠管,对梗阻段进行清洗,然后进行切口缝合,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3年、5年生存情况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3年、5年的生存情况比较

3.讨论

结肠癌与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其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症,多由于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导致大肠粘膜上皮出现恶性病变,进而引发大肠癌。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预后效果不良[3]。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大肠癌并发症,主要由于肿瘤体积变大造成肠腔狭窄,引发肠内容物通过阻碍,致使出现急性肠梗阻疾病。此外,肠癌多表现为局部炎症、水肿,食物发生阻塞。临床上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等。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疗效。实施外科手术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针对原发肿瘤可以进行切除根治,并且无明显一期肠吻合不利情况的患者,可以采用一期治愈性措施;第二,针对原发肿瘤可以进行切除根治,但是出现一期肠吻合不利情况的患者,需要采用二期不治愈性措施;第三,针对原发灶可切除,同时无根治几率的患者,需要采取降低肿瘤负荷的措施。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后,需要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防止出现伤口感染问题。我院选择自自2001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人,分别给予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及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3年、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冯国光,吕强,顾志相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因此,应用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手术方法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3年、5年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冯毅.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54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165-165,166.

[2]赵健飞.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116-116.

[3]周瑛.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吻合与二期吻合的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14,(7):136-136.

[4]冯国光,吕强,顾志相等.老年左侧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139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8):2004-2005,2006.

R735.3+4

B

1009-6019(2014)12-0092-01

猜你喜欢

造瘘大肠癌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