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治疗分析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危象心衰死亡率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1

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治疗分析

高云飞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于2012年 1月至 2013年1月接收的20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 而将未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快速平稳降压和预防抽搐以及防治脑水肿等的临床抢救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的为 2例, 一过性脑出血为 5例, 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 不存在死亡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 , 死亡率则为 0%;对照组患者中,并发脑出血的为3例, 急性左心衰为3例, 肾脏损害为1例, 死亡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 , 死亡率为2%。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 引导其在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及时地进行初步的院前的急救, 尽快地降低血压, 并且积极地给予快速平稳的降压和防治脑水肿等临床治疗措施, 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治疗;院前急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也呈现出连年增长的趋势。在高血压患者中,以老年人为最多。高血压属于一种风险因素较多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如不注意,便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身体各项功能的逐渐衰退,其日常护理及院内护理中的风险性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及家属的重视。为了深入地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措施, 本研究对2012年 1月至 2013年 1月我院接收的 10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寻求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将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并分析我院于2012年 1月至 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 而将未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为55例,女性为45例,患者的年龄为61- 89岁, 平均年龄为72.5岁, 患者的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4.3年,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 53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为47例;对照组中男性为56例,女性为44例,患者的年龄为62- 88岁, 平均年龄为73.5岁, 患者的病程为0.5-5.5年,平均病程为3.7年,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 50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为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平均病程等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于入院前均已实施立即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降压药以及呼叫 120等初步急救措施。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快速平稳降压和预防抽搐以及防治脑水肿等紧急抢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组间对比应用 t 检验,疗效比较运用秩和进行检验,以 P <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的为 2例, 一过性脑出血为 5例, 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 不存在死亡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 , 死亡率则为 0%;对照组患者中,并发脑出血的为3例, 急性左心衰为3例, 肾脏损害为1例, 死亡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 , 死亡率为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比较

3.讨论

高血压危象发病较急,病情变化也较快, 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如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快速降压处理, 很有可能致死或致残。高血压危象患者于发病的 0.5- 1h内若得不到快速降压的处理, 便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的损害, 从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帮助其准确地掌握院前急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危象致死致残。主要急救措施如下所示。

3.1 院前急救的方法

若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难以遵照医嘱规范服药、过度劳累或受到寒冷刺激等,均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恶心、视力模糊、心悸、面色苍白或潮红、呼吸困难或嗜睡等临床症状, 短期内患者的血压可急剧上升, 其收缩压为( 220+ 15)mmHg, 而达舒张压为( 125+ 8) mmHg时, 即可判断属于高血压危象。患者应该立即休息, 其舌下可含化硝酸甘油或心痛定, 且需呼叫 120行急救。

3.2 紧急救治的方法

基础治疗和观察: 给予患者以高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 饮食需清淡易消化且低盐,三餐不宜过饱。稳定患者情绪, 如有必要可给予止痛镇静的药物。

迅速平稳降低血压的方法:迅速平稳降低血压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以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舌下含服, 并正确选择静脉降压药物, 在1- 2h内,使患者的舒张压降至 110 mmHg, 2- 6h内,使患者的血压降至 160 /100mmHg,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使患者的血压下降的过快或过猛, 以保证患者的心、脑以及肾等重要内部脏器的正常的血流灌注。静脉降压时首选硝普钠,使用输液泵进行缓慢静滴,也可应用酚妥行缓慢静注, 而后加入葡萄糖溶液中行静滴。针对心绞痛发作的患者, 可选用硝酸甘油。防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可以使用 20%的甘露醇加压后进行静滴, 若患者出现抽搐情况,则可给予安定进行静推, 并依据神经和循环系统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有效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并发症:高血压危象解除之后, 需积极地治疗可引起高血压危象的各种原发病, 比如中毒性甲亢、急慢性肾炎、嗜铬细胞瘤和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妊高症等。与此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例如脑出血和急性左心衰以及肾脏损害等则需给予相应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7%,而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则为2%。本研究结果证实,对高血压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急救知识的教育,与此同时给予其积极有效的临床急救干预,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刘贵洪 利喜定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5):332.

[2]黄勇谋.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其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41-44.

[3]伍凌.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诊治探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6):303-305

R544.1

B

1009-6019(2014)12-0067-01

猜你喜欢

危象心衰死亡率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