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初步研究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克雷伯耐药性阴性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宁夏 吴忠 751100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初步研究

王芳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宁夏 吴忠 75110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分离出来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防耐药突变浓度能力(MPC)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对从临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20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K-B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2株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按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为阳性100株和阴性102株,对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ESBLs阳性以及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其MPC、MIC以及和耐药选择指数(SI)测定结果各有特征。结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株对于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大,而且其防耐药突变浓度也明显高于阴性株,临床上应该加以关注。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防耐药突变浓度

肺炎克雷伯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作用于人体呼吸道,常常引发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等。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药物,但是由于其作用较广,很多地方出现滥用情况,导致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逐年递增。已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分离出来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防耐药突变浓度能力(MPC)进行测定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提供相应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肺炎克雷伯菌菌株来源、实验试剂。

本次研究中共有肺炎克雷伯菌菌株202株,均来自2010年5月到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病人身上。本次研究中需用培养菌株的肉汤、琼脂以及肉汤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按照研究要求,分离出的202株菌株均在37℃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购自上海钰森公司,包括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等10种。左氧氟沙星购自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59122;加替沙星购自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60447。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检测所用方法均参照卫生部编制的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及201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1]相关标准。

1.2.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具体测定方法和结果判定参照CLSI相关标准。

1.2.2 体外药敏试验(K-B)选用纸片扩散法。具体方法为: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本次研究中的质控菌株为购自上海伊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3 加替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具体方法参照琼脂稀释法以及CLSI相关标准。

1.2.4 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测定:首先将抗菌药物按对倍法稀释成不同的浓度,之后在直径为90mm的平板上面均匀混合1:9的药液和MH琼脂培养基,配成梯度浓度的含药平板,37℃孵育箱中过夜,之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37℃的琼脂培养基震荡过夜,培养结束后离心,置于10倍MH培养肉汤中,37℃震荡6h离心,将震荡离心后的菌液调至1010CFU/ml备用。测定时,取出上述100ml菌液,均匀涂在制备好的梯度浓度的含药平板上面,37℃孵育,在24h、48h以及72h时观察,以不出现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该药物的防耐药突变浓度。

2.结果

2.1 202株肺炎克雷伯菌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1 202株肺炎克雷伯菌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例(%)]

2.2 MPC、MIC以及耐药选择指数(SI)测定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防耐药突变浓度能力(MPC)测定结果显示,ESBLs阳性以及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其MPC、MIC以及和耐药选择指数SI测定结果各有特征,其中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PC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ESBLs阴性株的耐药选择指数(SI)更高。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存在一定耐药性,对于临床用药需加以关注。

3.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作为临床较为常见致病菌属,其在正常人群的存在率达到5%,在住院患者中带菌率则达到20%以上,其还是原发性肺炎的潜在危险因素,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应采取动态监测,并且及时向临床反馈,促使临床医师做出相应反馈,改变用药习惯,灵活用药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分离出来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防耐药突变浓度能力(MPC)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202株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按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为阳性100株和阴性102株,对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ESBLs阳性以及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其MPC、MIC以及和耐药选择指数(SI)测定结果各有特征,其中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PC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2]。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ESBLs阳性株较为严重,且其MPC也高于ESBLs阴性株,而ESBLs阴性株的耐药选择指数(SI)更高,临床应用应加以一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所用菌株相对较少,可在今后扩大研究数量和研究种类,并将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精确、实际的建议和方法。

[1]孙杰,徐炜新,时建英,吉建,刘春红,曹文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初步研究[J].检验医学,2013,10:878-881.

[2]邓晓慧,郑风劲,何文富,孙爱慧,刘小康.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防耐药突变浓度及耐药突变体耐药性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06:384-388.

R446.5

B

1009-6019(2014)12-0046-02

猜你喜欢

克雷伯耐药性阴性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