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病程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丈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034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唐小俞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丈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034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Hp根除率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治疗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传统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从而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等西医综合治疗[1]。但治疗效果不够明显,副作用较大,容易反复发作。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并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段为26-67岁,平均年龄为(41.21±1.35)岁;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6.59±2.67)年;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复合溃疡9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段为24-74岁,平均年龄为(44.38±2.19)岁;病程为2-15年,平均病程为(6.04±2.16)年;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溃疡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标准,均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每天口服20mg奥美拉唑,每天两次,连续服用4周;另外每天口服0.5g阿莫西林和0.4g甲硝唑,每天三次,连续服用2周。

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治疗方法。(1)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出现持续性胃腕胀痛,痛处固定,痛感如针刺或刀割感,舌头暗紫、有瘀斑等。治疗主要以化瘀止痛为主,需要采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药方为郁金、炙甘草和当归各14g,砂仁和五灵脂各8g,丹参和积壳各18g,延胡索和蒲黄各12g,香附10g。(2)针对肝郁气滞型患者,其临床症状为不固定性胃腕胀痛,时常叹气和嗳气,舌头淡红,舌苔薄白。治疗主要以疏肝理气为主,需要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药方为白芍和郁金各10g,延胡索和积壳各9g,川芎和香附各8g,炙甘草5g。(3)针对肝胃湿热型患者,临床症状有胃腕痛,恶心呕吐、胀闷不适,口苦,小便赤黄、大便溏泻,舌苔微黄。主要以疏肝泄热和胃治疗为主,应该使用化肝煎,药方为白芍15g,陈皮和丹皮各10g,青皮和佛手各9g,山栀子和黄连各8g,甘草和吴茱萸各5g。(4)针对脾胃虚寒的患者,主要症状有胃腕隐痛,当饥饿时痛感更严重,精神疲劳乏力,面色憔悴,四肢发凉,舌苔较白。治疗主要以胃止痛和温中健脾为主,需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药方为黄芪19g,白芍16g,大枣15g,炙甘草、延胡索和生姜各10g,郁金9g,桂枝8g。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后溃疡和周围组织的炎症完全消失,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胃镜检查溃疡和炎症现象减少。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胃镜检查下溃疡和炎症均未发生变化或缩小。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Hp根除率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较高,由于生活、饮食、烟酒等影响,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溃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5]。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中上腹部会伴有周期性和慢性疼痛,黑便,反酸,严重者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癌变等情况。消化性溃疡在中医学中属于胃痛、胃脘痛、心下痞、便血、呕吐等范畴[6]。

西医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于溃疡基地的纤维和周围血管壁在显著增厚,从而形成了管腔狭窄的局面,导致营养不良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使得溃疡的复发率较高,治愈难度较大。在治疗的方面,主要以抑制酸性、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通常使用促胃动力剂、解痉挛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临床症状,但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忍受。当患者停止用药后,消化性溃疡又比较容易复发[7]。因此,西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对于西药,中药治疗更加温和,对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较小。中医认为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胃肠粘膜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从而全面强化粘膜的功能,促进溃疡愈合,有效的预防复发。通常使用的中药有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合丹参饮、黄芪健中汤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共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具有改变幽门螺杆菌生存环境的作用,从而促使幽门螺杆菌消亡。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给予中医和西医治疗,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Hp根除率为78.0%;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静丽,黄雅欣.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21(24):187-188.

[3]杨从容.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49-151.

[3]郭明霞.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J].中药医疗,2011,27(26):127-129.

[4]王立,赵荣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11,26(06):125-126.

[5]张声生,赵鲁卿.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04):252-255.

[6]刘运雄.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3):141-142.

R256.3

B

1009-6019(2014)12-0029-02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病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