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2013年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乙类建湖县肝炎

建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建湖 224700

2004~2013年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荀以标沈洪祥单绍红

建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建湖 224700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建湖县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建湖县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建湖县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菌痢、梅毒和疟疾的防控工作。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疫情分析

为了解近10年来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制定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4-2013年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建湖县传染病年报表、建湖县公安局人口资料。

1.2 统计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建湖县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展动态情况:2004~2013年建湖县未报告甲类传染病,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8377例,死亡9例。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42.12/10万降至2013年的91.40/10万。其中2004年、2007、2010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42.12/10万、109.12/10万、100.27/10万。见表1。

表1 建湖县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展动态情况

2.2 各类传染病疫情分析: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情况,见表2 。

表2 建湖县2004~2013 年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肠道传染病,累计报告2797例,占传染病的33.39%。年均发病率为34.55/10万,10年中发病最高年是2004年,发病率为60.00/10万。痢疾病例最高,1853例,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66.25%,发病率为22.89/10万。

呼吸道传染病,累计报告3807例,占传染病的45.44%。年均发病率为47.03/10万, 10年中发病最高年是2005年,发病率为53.70/10万。肺结核病例最高,3756例,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8.66%,发病率为46.40/10万。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累计报告1711例,分别占传染病的20.42%,年均发病率为21.13/10万年, 10年中发病最高年是2010年,发病率为34.5/10万。梅毒病例最高,688例,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总数的40.21%,发病率为21.13/10万。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累计报告59例,分别占传染病0.70%,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年,10年中发病最高年是2013年,发病率为2.98/10万。疟疾病例最高47例,占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总数的79.66%,发病率为0.58/10万。

新生儿破伤风,累计报告3例, 2004年、2005年、2010年分别报告1例。

2.3 重点传染病疫情分析: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5位具体分布,见表3。

表3 建湖县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5位一览表

2.3.1 肺结核病 2004-2013年共报告3756例,死亡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6.40/10万),居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

地区分布:各乡镇均有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10万)的乡镇是上冈镇(10.56)、近湖镇(8.29)、庆丰镇(3.99)、建阳镇(3.29)、沿河镇(2.74)。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50-60岁组发病最高共792例,占肺结核总病例数的21.09%,其次是40-50岁组469例,占12.49%。男女性别比为2.79:1,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最高3178例,占肺结核发产病数的84.61%,其次为工人129例、学生96例、家政、家务及待业87例,离退休人员46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43%、2.55%、2.32%、1.22%。

2.3.2 痢疾 2004-2013年共报告185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2.89/10万。

地区分布:各乡镇均有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10万)的乡镇是近湖镇(13.844)、建阳镇(1.85)、上冈镇(1.72)、芦沟镇 (0.78)、高作镇 (0.63)。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1-10岁组发病最高共1003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53.83%,其次是45-55岁组137例,占7.35%。男女性别比为1.65:1,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755例,占菌痢发病数的40.74%,其次为农民最高539例、学生205例、幼托儿童145例,工人71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9.09%、11.06%、7.83%、3.83%。

2.3.3 病毒性肝炎 2004-2013年共报告15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1/10万。

地区分布:各乡镇均有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10万)的乡镇是近湖镇(6.72)、上冈镇(2.31)、庆丰镇(2.00)、芦沟镇 (1.15)、建阳镇 (1.10)。

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1-10岁仅报告3例,以20-50岁组发病最高共856例,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53.60%,其次是50-60岁组310例,占19.41%。男女性别比为2.40:1,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最高1097例,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的68.69%,其次为个人122例、学生78例、家政、家务及待业50例,离退人员46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64%、4.88%、3.13%、2.88%。

病源学分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率为67.76%,未分型的占32.24%。乙型肝炎占已分型肝炎60.54%,甲型肝炎占18.48%,丙型占5.08%,戊型占15.90%。

3.讨论

建湖县2004~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年报告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除2010年、2011年有所波动外,年均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率在103.50/10万,低于全国传染病年发病率水平[1],说明建湖县传染病疫情总体呈现平稳,稳中有降态势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10年来,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5位为肺结核、痢疾、肝炎、淋病和梅毒,位次波动不大。2004~2013年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率显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居首位,其发病率呈先上升趋势, 后逐渐下降。2004年血源与性传播性疾病呈上升趋势, 后逐渐下降,2010年又呈上升趋势,性乱、卖淫嫖娼和吸毒等高危行为的泛滥,是乙肝、梅毒、艾滋病和淋病等传染病呈现蔓延的原因。2004~2013年无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等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报告,原因可能与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关[2]。

十年来建湖县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绝大多数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有了较大程度下降,但新发传染病和曾经得到较好控制的旧传染病疫情的死灰复燃,对建湖县传染病防制工作带来双重的挑战,应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时要做好以乙型肝炎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3]。

[1]王子军,我国1990-2000年传染病流行态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312-313.

[2]王标,2003-2009年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和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月第49卷第2期:97-98.

[3]曾陵君,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9月第17卷第9期:1781-1783.

R181.8+1

B

1009-6019(2014)12-0024-02

猜你喜欢

乙类建湖县肝炎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世界肝炎日》
建湖县开展涉炉企业“百日清零行动”
建湖县推动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专项整治
世界肝炎日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应该完全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参保地支付标准”政策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及其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