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

2014-09-05张红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血细胞涂片

张红祥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

张红祥

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200例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血标本观察组, 200例血常规检测中所有指标正常的健康人群的血标本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对比两组结果。结果 对照组经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异常7例, 假阴性率为3.5%, 观察组正常69例, 假阳性率为34.5%。当WBC正常、轻度增高或减低,伴随N%、L%、M%、E%、B%中某项明显增高时, 血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 对可疑标本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这对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血液系统疾病;诊断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是检验学科最基本的技能, 它以简单、经济、实用而著称。当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不断普及,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也存在着误差。通过传统的血液涂片染色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1], 因此, 该项技术仍然是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本文通过对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指标异常的血标本及正常的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的200例患者的血标本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112例, 女88例;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40.5±11.3)岁;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200例血常规检测中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为对照组,男114例, 女86例,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为(41.0±10.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及方法 将所有标本先进行血液分析仪检查, 检查严格按仪器操作要求进行;再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血涂片形态学观察, 检查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对每一份标本做好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对照组200例经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异常7例, 假阴性率为3.5%, 观察组200例经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正常69例, 假阳性率为34.5%。详见表1。

2.2 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者显微镜下血涂片形态学分析当WBC正常轻度增高或减低, 伴随N%、L%、M%、E%、B%中某项轻度增高时, 血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检出率较低;当WBC正常、轻度增高或减低, 伴随N%、L%、M%、E%、B%中某项明显增高时, 血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

表1 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者显微镜下血涂片形态学分析(n, %)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 当前血常规检查技术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经基本得到普及, 它可以测定血细胞的数量、体积、分布及白细胞间的比例[2], 它的高效性、精密度备受业内推崇, 但它不能直接体现血细胞的质量形态,易遗漏以胞结构异常为主, 而在细胞大小方面相似的病理细胞, 比如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3]。所以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临床检验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 它的直接、快捷仍然是高档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的。当血液分析仪检查提示异常细胞或临床上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标本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认真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200例经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异常7例, 假阴性率为3.5%, 观察组200例经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异常69例, 假阳性率为34.5%。该结果表明,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同时, 当WBC明显增高或减低, 伴随有N%、L%、M%、E%、B%中某项显著增高时, 血液分析仪没分类或M%或B%显著增高时, 必须进行显微镜检查, 以判断是否有白血病;当RBC、Hb、MCV或RDW指标异常时则要通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来诊断是否有贫血;当遇到M%显著增高或M%和B%同时升高, 特别是M%>20%时, 必须显微镜下检查, 以早期发现白血病[4]。

综上所述, 血液分析仪只是一种过筛检查, 虽能提供血细胞数量及其他相关参数, 但却不能对血细胞质量(形态)改变提供确切信息。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直接反应血细胞的质量、形态等, 当血细胞数量、比例、分布或直方图等发生异常或临床上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 一定要做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它能够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直接有效的诊断依据。

[1] 丛玉隆, 乐家新.再论血细胞分析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4):365-370.

[2] 唐艺, 白鸽, 熊国干.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 14(5):259-260.

[3] 符志刚.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8):181-182.

[4] 温锦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10(9):283-284.

2014-06-12]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血细胞涂片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