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实验诊断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2014-09-04姜海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实验组

姜海艳

医学实验诊断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姜海艳

本文根据医学实验诊断教学的现状, 针对医学实验教学中展开PBL教学模式的情况, 进行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研究, 并就其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探讨。总结了在医学实验诊断教学中开展PBL的心得、教学的手段方法、教学的评分标准等, 并对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实验诊断教学;教学模式;PBL

医学的实验诊断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式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我校在医学诊断教学的形式中进行改革创新[1], 开展了PBL教学模式, 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获得了较好的成果,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市知名医学高校2012年8月~2013年8月中临床医学专业的A班与B班学生作为本组的对比调查对象, A班为实验组, 共有30名学生, 将学生分为两组, 每组15人;B班为对照组, 共有26个学生。两班学生为同年级学生, 均全部完成了第二学期的基础课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手段 将《实验诊断学》教材中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对比课程[2], 对照组B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验组的A班采用PBL的教学模式。在对实验组授课的前一周, 对学生进行课前的教学布置, 给学生阐述PBL教学的形式、授课流程、要讨论的课题、考试的形式等。根据PBL教学的内容设定思考题:①甲胎蛋白测定, 癌抗原检测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②类风湿因子测定、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把免疫学的检查项目按照类型分给实验组的两组学生, 每组100例, 一组为甲胎蛋白测定组, 另一组为类风湿因子测定组。任课教师对参与PBL教学的学生进行一一的评分。

1.4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对照组的26名学生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验组的30名学生应用的是PBL教学模式, 在教学考核中采用的闭卷测试、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的对比结果是应用SPSS13.0软件来进行计量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间的数据比较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55%的学生愿意接受PBL教学、84%的学生头清晰的课程目标、60%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引发了自我的探索意识、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我的学习兴趣、60%的学生认为没有学习负担、70%的学生处理难题的能力提高、95%的学生对知识的组织归纳能力提高、98%的学生认为增进了与老师学生的沟通交流。

2.2 闭卷考试的成绩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均进行了闭卷考试, 对其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具体结果如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闭卷考试成绩比较

3 讨论

医学诊断学是以医学理论及技术为基础, 充分利用其理论与技能对患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同时也是研究临床诊断思维方法的课程, 是医学临床课程中的基础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以此为教学起点。相比之下, PBL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主体,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是一种以时间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主调研学习讨论的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3]。授课教师从传统的灌输书本理论知识转变成指导学生对课题的认知以及对诊断技术的掌握。PBL教学模式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处理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的综合发展, 是一种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形式, 以便适应社会。

PBL教学作为创新的教学形式, 将其在医学诊断学中进行开展, 其效果是显著的, 这种教学模式是当代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值得推广应用。

[1] 石鹏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服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战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6):112.

[2] 郭斌,王莉,范钦华,等.眼科临床带教中差异教学思维初探.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01):209.

[3] 牟凤林,邓晶荣,许茜,等.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实践教学的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08):199.

13002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实验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