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2014-09-04秦啸鸣杨开阳秦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

秦啸鸣 杨开阳 秦雷

开封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秦啸鸣 杨开阳 秦雷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为指导社区开展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开封市裴场公社区2270名居民进行高血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收集资料。结果 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6.34%,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02%, 女性患病率为14.86%,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P<0.01)。该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既往研究大大提高, 男女性在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控制率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高血压患者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者。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社区干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提高, 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高血压常常与糖尿病同时存在,二者是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 因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目前认为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是达到以上目的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为此, 对开封市某一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为指导社区开展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于2013年08月~10月对河南省开封市裴场公社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2270名居民进行高血压调查。最终资料完整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者2216人, 54人因拒绝调查或在调查时间内外出等原因未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在广泛检阅文献、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员由社区医生、护士以及暑期大学生实践者组成。经过培训合格后二人一组入户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并认真填写调查表。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调查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脑卒中、高血压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等,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心率等,并检测血糖(罗氏血糖仪, 快速检测)。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收缩压≥140 mmHg(1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有明确高血压史为高血压。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吸烟支数>10支/d×5年为吸烟。饮用酒精量>25(男性), >15 g/d(女性)为饮酒。食盐标准≤6 g/d为正常盐摄入量, >6 g/d为高盐膳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 Data 3.02 软件进行双录入,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病率按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标化。

2 结果

2.1 总体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人数共2216人, 其中男性1032人, 女性1184人, 高血压患者362人, 患病率16.34%,标化患病率16.57%。

2.2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 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186例, 患病率为18.02%;女性患者176例, 患病率为14.86%。高血压患病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25, P<0.05), 见表1。

2.3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情况 20~40岁高血压患者28例, 患病率为4.15%;41~60岁高血压患者197例, 患病率为18.52%;60岁以上患者137例, 患病率为28.72%。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50.31, P<0.01),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

表2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情况

2.4 高血压与慢性病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者两组间比较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2.5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如表4所示:本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70.17 %, 男女分别为74.19 %和65.91 %;男女性高血压知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965, P>0.05)。高血压治疗率为54.70 %, 男女分别为57.53 %和51.70 %;男女性高血压治疗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237, P>0.05)。高血压控制率为27.90%,男女分别为33.87%和21.59%;男性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79, P<0.01)。

表3 有无高血压者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表4 不同性别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开封市裴场公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6.34%, 与陈惠等[3]的报道相近( 16.1%)。并且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8.02%、14.86%,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康凯燕等[4]的报道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比例远远高于女性有关, 需进一步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本调查同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康凯燕等[4]的报道结果相似。其原因考虑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器官功能逐步衰退, 如动脉硬化逐渐加重、血压调节机制出现障碍、肾功能逐渐减退等;此外, 与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运动缺乏及精神因素等可能有关。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增高, 结果与相关文献一致[5],再次证明高血压与以上疾病可能有关。近年来多数研究均表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因二者的叠加作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本调查发现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既往研究大大提高[6], 考虑与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体检比例明显提高有关, 并且与近年来加强对高血压的社区干预, 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 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等有关。通过以上措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 并且定期监测血压, 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同时调查发现, 男女性在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控制率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可能与女性家务繁忙、服药依从性较差及对自我的关心程度差等有关。因而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加强宣教至关重要。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高血压有关的调查研究, 能够根据本地特点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能够大幅度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促进社区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支出, 节省医疗资源, 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27-1028.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编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9( 7):579-615.

[3] 陈惠,李滨,胡蓉,等.重庆市涪陵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的分析.重庆医学杂志, 2007, 36( 19):2001-2002.

[4] 康凯燕,刘学双,张海滨,等.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的分析.职业与健康, 2012, 28(2):203-204.

[5] 刘文斌.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全科医生, 2011, 14(3):300-302.

[6] 袁涛,薛梦,黄晓波,等.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四川医学, 2011, 32(4):460-463.

475000 河南大学医学院(秦啸鸣);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杨开阳);开封市中心医院(秦雷)

秦雷

猜你喜欢

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