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9-04王寒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王寒冰

循证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寒冰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则予以循证护理措施,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92.7%)、并发症发生率(34.5%)、满意度(95.8%)、住院时间(17.5±2.1) d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循证护理, 使得护理措施具有较高有效性、合理性与经济性, 增加抢救成功率、满意度,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天数,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指慎重、准确和明智选取一种当前能够获得的、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为基础, 而且与护理专业技能及医护人员临床经验相结合, 并考虑患者价值及愿望, 将各个指标完美性结合,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对患者应用最佳护理方法达到护理目的。循证护理核心则在科学证据基础上设定护理方案, 予以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在心内科为较常见急重症, 起病较急、死亡率高。本文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循证护理,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其中男72例, 女38例;年龄27~85岁, 平均年龄(62.5±3.2)岁;病程1个月~7年, 平均时间(2.1±0.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1.2.1 心理护理 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突发性病变, 大多数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胸闷现象, 患者往往存在濒死感,导致其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应尽可能安排护理人员陪伴在身边, 对患者情况进行准确合理解释,使之了解不良情绪会导致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上升, 对病情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需情绪具有稳定性。

1.2.2 密切观察病 患者心律失常症状通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 特别在发病24 h内此情况最多, 依据此现象, 护理人员需增加此阶段巡视及护理力度, 在患者发生心悸、头昏、气促等心律失常先兆时, 需及时予以抢救。

1.2.3 疼痛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往往伴随疼痛症状, 对患者疼痛时间、性质, 异常现象仔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2.4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发与患者宣教手册, 且在病房内与患者沟通, 对其进行有效健康教育, 使之了解疾病相关信息。

1.2.5 发热护理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发热出现原因, 便于打消其顾虑, 使之能够进行积极有效配合;动态观察患者体温改变状况, 且与医师相配合予以血象监测;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开窗通风, 确保空气新鲜;按照医嘱应用降温药物及抗菌防治药物, 如有必要可予以物理降温, 及时更换患者汗湿衣物及床单等[1]。

1.2.6 心电监护 溶栓前心电图检测为基础值, 经溶栓后10~15 min检测心电图1次, 30 min打印全导联心电图, 持续检测3 h, 次日打印全导联心电图4次, 第3天需打印3次,然后每天进行1次, 详细记录心电图检测日期、时间、ST-T变化情况, 且观察溶栓效果, 可以及早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信息。溶栓治疗24 h内每隔2 h采集血液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1次, 注意凝血4项变化, 记录CK峰值与出现时间。

1.2.7 便秘护理 合理活动及休息, 前两周卧床可使得受损心肌快速恢复, 若无并发症可及早进行合理运动;提高宣教力度, 使患者了解便秘原因、大便畅通的必要性、用力排便的危害性, 尽可能降低患者顾虑, 调整良好心态配合治疗;针对患者情况设置正常排便条件反射, 往往在早餐后15~30 min, 予以排便训练通常较易完成条件反射, 持续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定时排便[2]。

1.2.8 饮食指导 急性期患者宜多应用低脂、清淡, 易消化食物, 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蔬菜水果等, 每天饮用1000 ml水, 禁忌烟酒茶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多应用新鲜豆浆、芝麻、蜂蜜等;按摩通便, 3次/d, 促进肠蠕动, 利于排粪。

2 结果

经治疗,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几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循证护理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经循证护理, 可以获得最为有效护理方案, 患者能够得到更为全面性服务。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疾病, 具有发病急、凶险性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经合理循证护理, 可以制定适宜的详细循证护理方案, 可以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有效护理措施, 由此可以增加护理质量, 且合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出现。有研究发现, 研究组经循证护理措施, 临床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其有效率、增加治疗效果, 减少住院时间等[3]。

在本文研究中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 效果明显,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几率、满意度、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循证护理, 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性、合理性且经济性护理措施, 增加抢救成功率、满意度, 而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极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2):233.

[2] 刘立新.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河北医药, 2011, 33(6):952.

[3] 王爱丽.人性化护理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2):19.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