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

2014-09-04曾丽娟吴格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内科胰腺炎重症

曾丽娟 陈 燕 吴格怡 潘 换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

曾丽娟 陈 燕 吴格怡 潘 换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重症疾病且并发症多, 本文拟通过SAP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 总结出SAP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并经严格预防性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展情况。结果 发现护理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 预后更好, 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急重, 但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 可供临床借鉴。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 死亡率高且并发症多, 据统计, 死亡率高达20%~30%[1]。一旦发生如ARDS、MODS、DIC等并发症, 则往往抢救无效死亡。近年来,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改变以外科手术的传统方法, 以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案, 结合消化内科精细护理,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3年本院76例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36例, 年龄18~65岁, 中位年龄42岁, 平均年龄48.5岁。入选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3, 上海)诊断标准[2], 入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37人, 对照组39人。其所有患者中胆源性SAP 44例, 高三酰甘油血症引起21例, 酒精性6例, 其他如肿瘤性、感染性等5例。经对比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既往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按随机化原则将入选患者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 实验组严密监护并采取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SPSS1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为率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护 SAP患者病情危重多变, 生命体征的监测为预防和抢救措施提供了重要保证。必须24 h心电监护, 记录患者的呼吸、脉博、心率、血压、血氧, 同时,重病患者的神志、瞳孔也是监测的范围。记录24 h出入量,做到补液平衡, 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2.2 肠麻痹、肠胀气的护理 胰腺炎患者禁食是必须的,进食后可引起胰腺分泌过多的胰液加重胰腺炎。同时, 肠蠕动减弱导致肠麻痹、肠胀气, 腹部彭隆, 肛门排气减少。作者自配的中药大承气汤对患者有较好的作用, 患者可口服大承气汤, 2次/d, 1包/次, 留置胃管患者可经胃管入, 明显减少了肠麻痹、肠胀气的发生。如果肠胀气严重, 用大承气汤灌肠, 收到良好效果。

2.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重症胰腺炎患者已经禁食, 故出血的原因多为应激性溃疡。每天制酸护胃药物的常规预防相当重要。护理上每天要询问患者有无剑突下疼痛, 有无返酸、嗳气, 还要观察大便的性状, 有无柏油样便甚至血便, 及时将信息向医师反馈。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马上给予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或云南白药口服, 加强制酸药物使用,必要时急诊胃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2.4 高血糖的护理 常规给予小剂量正规胰岛素控制血糖,重症患者每天测量三餐前及睡前血糖, 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尽量使血糖降到8~10 mmol/L范围, 以利于病情恢复。

2.5 继发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患者可出现任何部位的感染,包括胰腺的无菌性坏死或感染性坏死, 胰腺脓肿, 腹腔感染甚至腹膜炎产生。护理上首先要护理器物干洁, 保持房间的清洁卫生, 护士要在接触患者前后冼手, 防止医源性感染,同一房间的病患, 如果是感染患者, 则须隔离开一定距离或更换床位,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每天观察腹痛症状, 患者有无腹痛拒按等腹膜炎体征, 及时报告医生。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

2.6 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预防性护理 胰腺炎常见的肺部功能衰竭最严重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血氧饱和度及痰液的改变。取床头抬高30°的体位利于患者的肺部通气, 防止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生ARDS则给予高流量吸氧, 转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循环衰竭常表现为心动过速、肢端湿冷、口干、血压下降甚至休克[3]。每天要测量患者的血压情况, 观察意识改变, 注意保暖。肾功能衰竭则为少尿或无尿, 每天记录24 h出入量以资参考, 观察尿色变化, 避免应用肾损害药物。

3 结果

表1可以看出, 患者的肠麻痹、肠胀气、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胰腺脓肿或腹腔感染, ARDS以及休克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但心肌损害及肾功能衰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考虑患者心肌损害及肾功能衰竭与患者病程进展及本身心肾功能关系较密切, 而护理工作在这两方面的影响较微小, 故差别不大。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另外, 统计中发现,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4人, 死亡率为10.8%, 而对照组死亡人数为7人, 死亡率为17.9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预防性护理措施可降低SAP患者的死亡率。

4 讨论

SAP是消化内科一种急危重症, 以自身胰液的分泌并消化自身器官为特点。临床上并发症多种多样, 且SAP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4], 是消化内科治疗的难点。护理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抑制其发展是急需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76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 预防性地做好护理工作, 在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或刚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处理跟进,病重患者进行抢救,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总结出部分经验,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学习, 但同时, 护理措施尚不完整, 如患者的心肌损害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未能明显下降, 希望兄弟医院护理工作人员能继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以供借鉴。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 1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832.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3, 上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33(7):530-535.

[3] 彭朝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干预.吉林医学, 2013(34):3938-3939.

[4] 肖丽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当代医学, 2009,15(31): 110.

524000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曾丽娟 陈燕), 呼吸内科(吴格怡 潘换)

猜你喜欢

内科胰腺炎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